配色: 字号:
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八年级生地结业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01-03 | 阅:  转:  |  分享 
  
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3.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5.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如图是东南亚某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烟雾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火山喷发点最接近(  )

A.(100°E,4°S) B.(100°W,4°S)

C.(102°E,2°S) D.(102°W,2°S)

7.火山喷发时,火山附近的风向是(  )

A.西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该地火山活动频繁,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9~10题。

9.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聚落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10.最易受到洪灾威胁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如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  )

A.沙黄土带 B.沙漠带

C.黏黄土带 D.黄土带

12.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 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

13.(12分)如图示意某国位置、主要城市及部分资源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国的城市多分布在   洋沿岸。该国北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当我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该国首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在该国首都当地时间上午10点进行的足球比赛,身处北京(120°E)的球迷看直播的时间是   。(选填字母)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4)该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

(5)从降水方面比较,该国森林主要分布区比草原分布区   。

(6)该国的森林和草原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请写出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7)据图中信息,列举该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4.(14分)图1是某省简图,图2是该省A、B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所示的湖泊是   湖。

(2)该省中部的河流比较短小,请分析成因。   。

(3)填表比较A、B两地的气候差异,并写出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因素。

A地比B地 导致差异的因素 冬季气温         气温年较差     ﹣﹣ 年降水量         (4)该省有当归、百合等野生药材950多种,它们适宜生长的环境各异。分析该省适合多种中草药生长的气候条件。   。



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降水充沛 ④热量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分析】地形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地地形起伏,对农业限制较大,一般只能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平原适宜种植业,对农业生产影响和限制较小。

【解答】解:根据图示中的地理位置“东海”推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与东北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降水充沛、热量充足,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地形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结合农业区位优势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2.图中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距城区较近,劳动力丰富 B.距河流较近,无旱涝灾害

C.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D.地势较高,光照更充足

2.【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这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足的地方应该发展种植业。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山坡,乙地位于平地,地形较平坦,便于耕作。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影响,结合该地地形的特点分析。

3.近些年,甲、丙两地的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

①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 ②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

③甲、丙两地的自然生态得到恢复 ④图中所示河流的水量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分析】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给动物提供生存的家园。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丙位于山坡,乙位于平坦的地区;植树造林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故“玉米地变成了柑橘林”可以使甲、丙两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乙地的洪涝灾害威胁降低。与“自然生态的恢复、河流的水量”无直接的关联。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植树造林的好处,结合图示内容进行理解。



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如图是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青海省的电力生产结构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量约占(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4.【分析】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但是如果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话,它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我国目前电力构成中还是以火电为主。

【解答】解:图中所示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中,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约占五分之四。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青海省的电力生产及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5.【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青海省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故B正确;A错误,青海省位于大河上游;青海省煤炭发电比例较大;青海省风力发电占比例很小,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青海省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如图是东南亚某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烟雾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火山喷发点最接近(  )

A.(100°E,4°S) B.(100°W,4°S)

C.(102°E,2°S) D.(102°W,2°S)

6.【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

【解答】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烟雾高浓分布地区的中心位置为(102°E,2°S),因此火山喷发点最接近(102°E,2°S)。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火山喷发时,火山附近的风向是(  )

A.西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7.【分析】风向是风的来向,火山灰飘向是风的去向。

【解答】解:读图可知,根据烟雾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的分布可知,火山喷发时,火山附近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风向与火山灰飘向的关系,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解答此题。

8.该地火山活动频繁,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原因是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8.【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东临太平洋和大洋洲,西临印度洋。

【解答】解:图中是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此题。



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9~10题。

9.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聚落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9.【分析】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聚落分布等。

【解答】解:根据图示信息,图中公路穿过了多个居民点,因此,其布局主要考虑因素是聚落。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时认真阅读地图,把相关的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加强记忆。

10.最易受到洪灾威胁的居民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图中的乙地位于山谷之中。

【解答】解: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居民点容易受到洪灾威胁的是乙地,该地位于山谷之中,遇到暴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故选:B。

【点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如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  )

A.沙黄土带 B.沙漠带

C.黏黄土带 D.黄土带

11.【分析】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由来“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地区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解答】解:读图可知,题干提供的图示中有戈壁带、沙漠带、沙黄土带、黄土带、黏黄土带,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上,位于黄土带;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的判读,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解答此题。

12.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 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12.【分析】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解答】解:科学家提出了黄土高原的许多成因学说,其中“风成说”已得到了广泛支持,其证据是黄土高原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而且离沙漠越远,黄土颗粒越细。读图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自西北向东南;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来历及风沙吹来的方向,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解答此题。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

13.(12分)如图示意某国位置、主要城市及部分资源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国的城市多分布在   洋沿岸。该国北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当我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该国首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在该国首都当地时间上午10点进行的足球比赛,身处北京(120°E)的球迷看直播的时间是   。(选填字母)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4)该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

(5)从降水方面比较,该国森林主要分布区比草原分布区   。

(6)该国的森林和草原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请写出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7)据图中信息,列举该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13.【分析】(1)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该国北部是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巴西首都大约是48°W,该城市位于西三区,比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据此解答。

(4)巴西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该地形区覆盖着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

(5)巴西森林分布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草原分布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6)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而目前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

(7)巴西农产品原料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解答】解:(1)图中所示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该国北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是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2)当我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即我国是冬季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该城市位于南半球。

(3)巴西首都大约是48°W,该城市位于西三区,比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在该国首都当地时间上午10点进行的足球比赛,身处北京(120°E)的球迷看直播的时间是11+10=21时即晚上。

(4)巴西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该地形区覆盖着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

(5)从降水方面比较,该国森林主要分布区比草原分布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森林分布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草原分布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6)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而目前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应该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

(7)据图中信息可得,巴西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农产品原料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大西;是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2)昼长夜短;(3)D;(4)亚马孙平原;(5)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6)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而目前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应该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7)农产品原料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考查巴西的相关知识点,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信息解答,牢记即可。



14.(14分)图1是某省简图,图2是该省A、B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1中所示的湖泊是   湖。

(2)该省中部的河流比较短小,请分析成因。   。

(3)填表比较A、B两地的气候差异,并写出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因素。

A地比B地 导致差异的因素 冬季气温         气温年较差     ﹣﹣ 年降水量         (4)该省有当归、百合等野生药材950多种,它们适宜生长的环境各异。分析该省适合多种中草药生长的气候条件。   。

14.【分析】甘肃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储存和加工,已发现的中药材达1600多种,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1中所示的湖泊是青海湖,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2)该省中部的河流比较短小,主要原因是:这些河流发源于祁连山,河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冰雪融水较少,因此河流水量少;加上气候干燥,沿途蒸发量大,渗流强烈,流程很短便消失。

(3)读图可知,A、B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A地比B地低,导致差异的因素是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A地比B地大;年降水量A地比B地小,导致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4)甘肃省气候复杂,跨四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地区,适合多种中草药的生长。

故答案为:(1)青海;(2)这些河流发源于祁连山,河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冰雪融水较少,因此河流水量少;加上气候干燥,沿途蒸发量大,渗流强烈,流程很短便消失。

(3)

A地比B地 导致差异的因素 冬季气温 低 纬度位置、冬季风 气温年较差 大 ﹣﹣ 年降水量 小 海陆位置、地形 (4)甘肃省气候复杂,跨四个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地区,适合多种中草药的生长。

【点评】本题考查了甘肃省的概况,掌握甘肃省的气候、河流等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