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天才也是流氓的传奇画家 卡拉瓦乔 2006年BBC拍了一部介绍伟大艺术家的纪录片,第一集介绍的是天才画家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里面有一张加菲(Andrew Garfield)的盛世美颜图,cos的卡拉瓦乔的《捧水果篮的男孩》,如果看过原作的人肯定觉得这是卖家秀和买家秀吧~ ![]() ![]() 《捧水果篮的男孩》》 但是不要急着下结论他画的“丑”,再看看他画的《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Young sick Bacchus),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居然笑出了声,他把代表青春和美貌的酒神画成了一个嘴唇发白的病人,手里还拿着一串快烂了的葡萄……你很难想象这是诗歌和绘画的灵感之神啊!想要了解卡拉瓦乔的画风还是要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经历。 ![]() 《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 卡拉瓦乔的名字就是他出生小镇的名字,就像达芬奇一样,名字都是以他们的出生地命名的。卡拉瓦乔只是当地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和祖父在同一天因为瘟疫去世了。他19岁的时候,他的妈妈也去世了……早年丧父青年丧母,让这个少年慢慢走上了一条“人神共弃”的道路。 母亲去世后,他便去了米兰,一开始先从当学徒开始。那时的人但凡有点才气都会去当时的艺术中心——罗马。卡拉瓦乔也不例外,在他22岁的时候,他便去了罗马。 当时有个出人头地的套路:首先去临摹古代人的雕塑,罗马当时最不缺的就是雕塑;其次是模仿拉斐尔等有名画家的画作,虚怀若谷,勤加练习;最后要持之以恒,在一番苦练之后必成大器。卡拉瓦乔才不要走这样的路,因为一开始他就要逆势而为。 他当时和一群身为分文和他一样的人混在罗马社会的底层。罗马的街头当时是什么样的呢?街上充斥着酸酒和陈年大蒜的味道,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游手好闲的雇佣兵,还有乞丐、妓女、酒鬼和庸医……他就混在这其中,身上配着一把剑和一把匕首,除了打工画画也会到处惹是生非,脾气火爆,性格傲慢。 当时的艺术还是为宗教服务的,画作也基本都是教会题材,在教堂里的壁画和天顶画也是为了给文盲传播教义。卡拉瓦乔才不关心天堂是什么样子,他只关心世俗,他的艺术就是呈现真实,展示当下。他也不太关心前人的绘画技巧,什么构图,什么配色,他有他自己独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自然为师,以底层人民为模特。传说他绘画的时候不画素描,只是看,一遍遍的看,然后直接作画。 ![]() 《纸牌作弊老手》 23岁他画了一幅改变他一生的画作《纸牌作弊老手》(The Cardsharps),画面以一种舞台剧效果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握着几张牌和两个男人在一起打牌,其中一人在他身后偷看了他的牌,并给他对面的男人伸出一个剪刀手的姿势来透漏小伙子的牌,而在小伙子对面的人,在身后正在偷偷抽一张牌。画面由此定格,引发人们的无限思考,接下来会怎样呢? 这幅画被当时的权贵,红衣教主看中了,教主很喜欢赌博,看到这个场景之后,觉得他画的太真实了,现实中的赌场就是这个样子啊,所以他邀请卡拉瓦乔住进他的宫殿,教主身边聚集了当时有名的人,还有卡拉瓦乔喜欢的美酒和音乐。之后有了金主爸爸的卡拉瓦乔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可以专心作画了。他的艺术天赋也是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了很多好的作品。 ![]() 《召唤圣马太》 28岁他接到一个订单,要为罗马的教堂画一幅关于马太的宗教画。马太是《圣经》里的人物,他是个为政府收税的税务员,非常遭人唾弃,耶稣想在被人鄙视的人群中找一个人做他的门徒,所以选了马太。这幅画就是要表现耶稣召见马太的情景。 他苦思冥想似乎进入瓶颈期,后来经过几番尝试,他也不顾买家要求,运用了明暗大法创造了一幅影响后人深远的画:在昏暗的房间里(其实是个三流酒吧),有几个人围在一个桌前,这时,耶稣带着他的门徒进来了,门徒指着一个人好像在告诉耶稣这就是他要找的人,而耶稣呢,根本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耶稣,因为他身边没有天使,没有光环,也看不清他的全貌,你只能在昏暗中看到一只指向马太的手,好似在说,“就是你,跟我走~”而这时的马太整个人也处在懵的状态,用手指着自己,看着耶稣好似在说“我,我吗?” 卡拉瓦乔把这个枯燥的宗教题材描绘的像舞台剧一样生动有趣,最厉害的是,场景的忽明忽暗,让人不禁在想,是谁在一旁打光,而打在主角身上的这道光束被后人称之为“酒窖式光线”(卡拉瓦乔光),这种光影的运用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荷兰画家伦勃朗,世界三大名画之一的《夜巡》就是用了这个方法。 ![]() 《夜巡》 之后,卡拉瓦乔又创作了一幅有名的马太画,这些画作使他名声大噪,但是他人格中暴力的一面再次展现出来,整个人变得喜怒无常,变得疯狂起来,不但行为上挑衅别人,在作画上也得罪了当时教会的人。终于有一天,他在一场决斗中杀了人,从此开始亡命天涯。 靠着他的仰慕者,他用画笔给自己开了一条生路,他逃到了一个罗马警察和赏金猎人都追不到的地方——那不勒斯。他在那里重新开始,滴酒不沾也不再搞事情,专心于画作之中,为了报答帮助他的人,一幅幅好画在他的笔下生出。若岁月如此静好也未必不是件好事,但后来又有新的诱惑在等着他。 ![]() 《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 马耳他的骑士团邀请他,给他名望,给他身份,给他金钱,他觉得这是一个和过去道别的好机会,所以离开那不勒斯去马耳他接受册封。在那里他创作了一幅他画的最大的画——《正被砍头的施洗圣约翰》。这幅画有17英寸大,大约像电影屏幕一样大,在马耳他的教堂里,看起来就像给人播放一出舞台剧。但是画面让人不寒而栗,描述的是在监狱里圣约翰正在被处死的过程。他在血泊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好似在用鲜血洗涤他的罪恶。在画面暗处有两个囚犯在看着这个施暴的过程,观画者就像这两个囚犯一样,对暴行无能为力。谁说艺术一定是带给你美,带给你高尚,卡拉瓦乔就是要拉你入世俗,带你看这残酷的事实。这幅画是对自己暴行的忏悔。 看到这里,你会想卡拉瓦乔一定是“改过自新”了吧,但是并没有,他体内总有暴力在流动,连他自己都控制不了……一个月后,他因为暴力冲突再次锒铛入狱。 后来,罗马传来消息,他的仰慕者们为他打通了关系,罗马政府赦免了他的死刑,这次他要回家了,为了报答他们,他带了自己的一些画作上了船。但是,在途中,他被当地的警察当做逃犯又关押到牢里,当他用钱打通关系出来后,船已经开走了,他的画还在船上,为了追赶那些画,他沿着海岸线追赶,结果病倒在路上,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 《手提歌利亚人头的大卫》 他的那些画作里有一幅叫《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的画,是我最喜欢他画的一幅。大卫和歌利亚都是《圣经》里的人物。巨人歌利亚带兵进攻以色列,所有人都怕他的神力而不去迎战,最后,大卫用投石弹弓打中歌利亚的脑袋,并割下了他的头颅。关于这个故事已经有不少艺术家进行创作了,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最出名的应该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卡拉瓦乔画的这幅画还是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在他的画中,歌利亚是当下的自己,大卫是他年轻时的自己。他再一次给人们表达了真实,不在乎视觉上的美丑,只要真实。这幅画也是对自己的救赎,他在大卫的剑上写下一行拉丁文,意为“卑贱灭杀高傲”。代表正义的杀人者也会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就像他自己当年杀人一样,他一直等待着救赎。 卡拉瓦乔曾经说过“画一个苹果和一个圣母有同等的价值”,他作为意大利的革新派画家,作为文艺复兴后期和巴洛克前期的画家,给后来的绘画艺术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就像乔托第一次让神有了人的神态一样,卡拉瓦乔用他的真实,把神打入人间,影响了后来的“现实主义”。 下次再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小迷弟库尔贝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