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重臣曾国藩 行书七言诗八屏

 南山友 2023-01-03 发布于广东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礼、兵、工、刑、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在籍帮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十年(1860)以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同治三年(1864)封一等毅勇侯,次年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五年(1866)回任两江总督,七年(1868)任直隶总督,九年(1870)又任两江总督。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卒赠太傅,谥文正。其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

马宗霍在《霋岳楼笔谈》评曾国藩书法:文正德业,三代后一人,传世无侯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掉,未尝稍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凝重,笔亦随之,故终以刚健胜,至其气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鬼,洞庭之洋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

作品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钤 印:湘乡曾国藩字涤生印信长寿

题 识:晓岱尊兄馆丈鉴,弟国藩。

释 文:(一)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太白《武昌夜饮》

(二)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元相《洞庭湖》

(三)静有青苔院,深宜白鬓翁。貌与松共瘦,心与竹俱空。暖有低簷日,春多飏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白傅《阁下厅》

(四)江发蛮彝涨,山添雨雪流。大风吹地转,高浪蹴天浮。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轻帆好去便,吾道在沧洲。少陵《江涨》

(五)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摩诘《送杨长史》。

(六)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公望《庐山》。

(七)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义山《蝉》

(八)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牧之《早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