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的3万秒

 cat1208 2023-01-03 发布于北京
Image

刚刚过去的2022年,回忆起来总有太多的复杂情绪。很难只是简单说一句“好好告别”,就轻易把过往一页轻轻揭过。

总之,这是难以仅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的一年。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记住这些瞬间。

当感到语言苍白时,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去记录、去表达,因为有时候,一张影像的力量胜过话语万千。

Image

01.

请记住这些瞬间,

那是每一个人活过的痕迹

在豆瓣口碑排行榜上,有一部纪录片(8万人评分9.1分),《脸庞,村庄》(Visages villages)。这个看起来有些怪异的名字,正是纪录片的内容与主旨所在——

两位有趣又怪诞的创作者,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编剧兼主演,一位就是“新浪潮老祖母”瓦尔达(Agnès Varda),另一位是摄影师热内(Jean René)。他们驾驶着小货车穿越法国村庄,沿途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农场主、在小镇送了一辈子邮件的邮差、天真的孩童、工厂里上班的工人等等。瓦尔达与他们交谈,捕捉他们的特质并拍摄成肖像,放大、打印成巨型照片张贴在他们生活的谷仓、村庄、房屋或是工厂里。

Image《脸庞,村庄》

一直以来,在我们身边看到的类似的大幅“硬照”,多半是用来刺激消费的精致面庞,或是明星、或是模特、或是政客、或是某种意义上的名人。

当把普通人的肖像以同等方式张贴,这样的举动已经超越了我们单纯对于“行为艺术”的理解范畴。在纪录片里,那些普通人看到自己的肖像被以这样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待和珍视时,他们混杂着的惊喜、感动或热切的情绪,穿透屏幕,溢于言表。

也许时间的力量很快会侵蚀、风化、埋没一切,但至少在这个瞬间,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也可以被摄像机定格放大,成为主角,用独特的方式诠释和表达。

《脸庞,村庄》向我们呈现了一种“例外”,当许许多多以为只是日常平凡的脸庞和瞬间,被妥善放大和集中展示的时候,原来可以具有这样一种巨大的冲击性和力量。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机会,去探索如何能用更多元、独特的展现形式,让这样影像记录下的瞬间,能够尽力地穿破局限,抵达更多人的心灵。

Image

《生存》,刘刚 摄(“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参赛作品)
这是建筑油漆工刘刚给工友拍摄的照片。工作的时候,刘刚喜欢到处拍照,拍风景,人,故事。一般工人都不愿意拍照,说自己穿得太脏了,但他们的工作瞬间也值得被记录。

最近,在一个长达8个多小时,整整3万秒的视频《人间3万秒》里。我们就看到了类似的巨大力量。(*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观看视频《人间3万秒》)

这个视频来源于2022年岁末,小米联合徕卡在长城上做的一项非常特别的“慢直播”——它从“小米徕卡影像大赛”中挑选出了3万张作品,集合、剪辑成为一个长视频,一秒一张地在长城上进行播放,全程历时8个多小时。每一张展示的作品,都源自不同的时间、地点、主题,也能感受到各种差异巨大的生活状态。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直播已经拼力追求更新、更快、更抓眼球,或是各类刺激感官的打折商品和数字的当下,这个慢直播无疑有些反常态。你无法时刻追踪全程,因为它非常漫长,但只要随时点进去,看到的那一秒,你就能够感知到那是某个人生命中一个真切生活着的瞬间。

这些瞬间,既有真挚动人的情感,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错位,有光影强烈的视觉大片,也有让人沉默深思的纪实。

☞ 滑动查看《人间3万秒》其中5秒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一辈子那么长,回顾过往的时候,我们记得的,多半是那几个瞬间。而照片,往往就是这些“特别时刻”的承载者。

影像总是有这样特别的魔力,我们也许已经记不得过去的每一秒钟、每一个细节了,但记录下的影像,像是往昔回忆的某种钥匙,总是能打开我们记忆的抽屉,精准击中某些情绪和时刻,那好像是我们用力活过的痕迹。

☞ 滑动查看更多
Image
Image
Image

《透过玻璃窗》,吴亚萍 摄(《人间3万秒》00024秒,铜奖作品)

在成为全职妈妈以后,这些年除了照顾孩子,吴亚萍也开始摸索着学习拍照,当然主要的拍摄对象是孩子。过去她曾是设计师,拥有一些构图思考的优势。在真正开始长期摄影后,吴亚萍也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自学,摄影水平也有了成长。摄影让她在照料孩子的同时,也能兼顾自己的爱好与所长。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即使对项目的背景完全不了解,但第一眼看到来自不同人、那么巨量的“特别时刻”时,这样的多元、生猛和冲击力,还是会让内心油然而生一种震荡。

照片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因为摄影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它无需翻译,就能穿透地域和文化的限制,被所有人感知。

02.

有时候,一张照片的力量胜过万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值得铭记的时刻,只是常常没有机会展现出来,或转瞬即逝,遗忘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影像作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种语言,它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提醒。或者说是一种对内心沉睡的感受的唤醒。我们可以不仅仅只依赖语言和标签分类,而是从图像的角度,再去观看和感知这个世界。

其实这是我们孩童时代就曾有过的珍贵体验,用丰富的色彩、画笔和图像去理解世界。只是当我们成年以后,忘却了这种能力,总是对一切事物急不可待地下定义、加以分类,却越来越少进行单纯的直接的观察。

Image

《水龙术》,邱岳 摄( 《人间3万秒》00021秒,金奖作品)

要看懂邱岳拍摄的照片,好像总是需要我们发挥一些想象力。比如这张《水龙术》,其实是绿化工人在用水管浇水,光线与水珠看起来好像是魔法杖在施法。邱岳是一名小学老师,跟孩子接触多了,他自然而然也习惯于用一种童真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这位摄影师的照片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小趣味,独特的性格和审美,职业身份,都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化的情趣和童真。对邱岳来说,摄影就是“玩”,别人的看法不重要,抓拍到好照片就是最开心的瞬间。

荷兰艺术家弗兰克(Frederick Franck)对此有过深入的分析,他写过一本小书 The Zen of Seeing,专门用来讨论一种观察的“禅学”。弗兰克将这种我们自以为成熟,其实被思维和词语固化、限制想象的现象,称为“自我束缚”,“依靠这些定义,我们认识了每件事物,而不再是观察事物了。我们只相信酒瓶上的标签,而从不注意去品尝酒的滋味”。

分析和归类的技能当然很重要,语言和定义能帮助我们更快速和抽象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广阔,却也常常让我们忽略了广阔下的细微,限制了对于事物的自由想象,我们自然也就很难发现它们的多面性。

所以,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如果每天都只用一种例行公事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话,纵使眼前明摆着许多生动的视觉信息,它们也会像流水一般从我们的眼睛和大脑里溜走。

如果换一种视角呢?摄影师布鲁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在他那本著名的书籍《摄影的艺术》里提醒我们,“观看(looking)”和“观察(seeing)”是很不一样的。

“观察”意味着,我们是在运用自己的感觉、理智、情感等等,几乎以整个身心去体验和察知周围的一切。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透过表面现象,试图去发掘自己周围的奇妙世界。

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著名摄影师布列松(Catier Bresson)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即“决定性瞬间”。

台湾摄影师阮义忠这样诠释布列松的“决定性哲学”,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当这个时刻来临时,环境中的元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这种形态常常转瞬即逝,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

所以布列松的大部分作品都通过“抓拍”而成,再后来,布列松、维基(Weegee)等摄影师逐渐把这类“街头摄影”升格为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在那之前,常规的人像摄影常常是规整而程式化的,布列松改变了这点,他的拍摄主题通常都没有经过预演,而且往往都是意料之外的。

其实布列松拍摄的很多人物和场景单独看来都非常平凡,“街头摄影”这类作品之所以拥有非常特别的魅力,就在于捕捉这些看似平凡,甚至不协调、变幻无常的事物,影像与它所定格的时间一起,就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共振。

布列松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能力,并不只是他特别幸运,总能够发现“事件最好的一刹那”,他是借由对某个瞬间的展现,来使这个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

Image

《命运》,大可 摄(“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参赛作品)

大可有一天去买菜时,路过一个肉铺,后面有一排被宰好的鸡,前面的笼子是活着的鸽子。看似普通的场景,让他感到十分冲击,“生与死的距离原来这么近,仿佛看到了它们的命运”。

他忍不住思索,这与我们居住的笼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对大可来说,“照片像是一种很深刻的文学”,他最喜欢人文摄影,因为它的变化最多、也最随机,“我不喜欢我的生命里充满确定性”。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和摄像头技术大幅提升以后,在这个人人都可以用手机拍照的时代,“摄影”不再像过往那样只是摄影师的专属。“街头摄影”的理念其实已经不知不觉间深入人心,《人间3万秒》收录的作品尤其可以体现到这点,许多照片都捕捉到了许多意外、短暂、饱含情绪的瞬间。

所以,我们不是非得成为摄影家才可以观察世界,手中的手机镜头其实就是最好的记录工具。只要我们停下来看一看,再看一看,这些用我们自己的视野发现和记录下的瞬间,就是属于自己的决定性时刻。

如果用这样的视角去重新认识生活,观看本身就很有乐趣,看似庸常的日常通勤可能不会只是折磨,金属栏杆的反光、衣服上的褶皱、天气的细致差别,或许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越来越多的持续观察和记录之后,我们都可以构建一个充满着奇妙瞬间的微小世界,如此,我们就可以慢慢找回对生活和世界的掌控感、热情和渴望。

03.

到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情感

不管是那些著名的摄影作品,还是这次参赛作品里每一张让我们有所共感的照片,它们都有着同样的特点:带有强烈的感情,生动地记录了某一事件的某个瞬间。越是这样包含情感的作品,越具有表现力。

这也是为什么无需言语,照片就能给我们带来直接冲击力的原因。如哲学定义的那样,“摄影是非语汇性交流的一种形式。”

从工具的角度,每张照片都记录和存放着很多信息,但假如这些信息不具情感的话(准确来说,是记录这些信息的视角不具情感的话),照片就只是一些事实的陈列而已。

现代主义摄影师比尔·勃兰特(Bill Brandt)有一段话经常被引用,“我们大多数人都太忙了,太忧心、太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以至于不能起而凝视对象。我们看到一件事就相信曾见过它,然而所看到的通常是自己的偏见,或是过去的经验,或是我们的期望。

大多数人很少释放自己的思想、心灵,而光是为了'看’本身就有的乐趣去看——我们越是不这样看,事物的本质就会在我们身边隐藏得越久。”

当带着自己饱满的情感去看待事物的时候,你会发现,摄影其实更关乎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情绪、想象、探索、疑问……而不只是某几种“美”的特定程式,或是极尽追求器材、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探索的乐趣,有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Image

《岁月神偷》,王川 摄(“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参赛作品)

“长江总能给人一种亲切感。春夏秋冬,不管是在哪一个季节,大家都很乐意来到江滩边看水。”在作者为照片写的叙述中,满怀对长江的熟悉和深情,这里是武汉凌波门,有太多快乐平凡的普通人,也有太多值得被记录的瞬间。

巴恩博在《摄影的艺术》里强调过一个概念,“内在信念”。这是一种直觉,是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观点体现在照片上的表达方式。

即使是我们见过的再平凡、被人拍摄过再多次的事物,如果摄影师本身具有充沛的信念,他的照片就能挖掘出这些超越了其表面的、外向性的表象,展现自己的“内在信念”。

这也是我们在阅览小米影展时最强烈的感受。3万张照片,就是3万个不同人独特的内心世界的呈现,跟随着他们的视角,你会发现,就算是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毫不起眼的事物,每个人也都会有超出想象的理解力。能够把这些感受传达出来的照片,就已经具有非常独特的能量。

在传统的摄影分类中,经常喜欢用风光、人像等标签来进行分类,但其实很少有照片只涉及风景、人像。好的照片往往包含宽广的意涵,其中有一股自然的力量,充满着一眼难以看穿的情绪,独特的视野。过于传统的分类,反而可能限制了照片传达的能力。

Image
《相伴》樊丽勇《人间3万秒》00030秒,铜奖作品)

这张照片是樊丽勇在太原的一个商业街拍摄的。在国庆时,街头摆满了这种航天员模型,供大家合影留念,随着季节变冷,它们就被搬到正在装修的店里面来了。当时正好有一位工人师傅守在店里,樊丽勇就拍下了这张照片,“这种相伴的感觉很特别”。在小米徕卡影像大赛中,樊丽勇非常喜欢一个辞条,是“在一起”,不管是人和人在一起,还是人和物在一起,都是非常是有故事感的。

所以,不同于常规的摄影大赛,小米徕卡影像大赛“2022中国影像辞典”,对于“分类”也有着全新的诠释。不同于过往“风光”“人像”等参赛条目,这一次辞条命名抛开传统命题,只留下最贴近生活的真实瞬间。不如记住这些:爱、距离、在一起、习惯、看、告别、瞬间、学习、等待、快乐……

☞ 滑动查看更多
Image
Image
Image

外界风浪滔天时,我们每个人的小世界里那些有限而具体的时刻,就是最坚实的抵御武器。抓住这些有限的瞬间,有助于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更加稳定、丰富、友爱和坚实。

用影像记录和记住过往每一分每一秒的瞬间,一同坚定地,迈入这个新年。

📷


时间以线性的方式往前走,2022与2023的交替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节点,虽然我们无法留住时间,但我们可以用影像永远记录下瞬间。在“3万秒长城影展:2022中国影像辞典跨年直播”现场,在有着特殊意义的长城上,每一秒呈现的生活痕迹,既瞬间又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