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后,一直出汗,怎么缓解?

 加味二陈汤 2023-01-03 发布于广东

对了一部分人来说,新冠来了,新冠又走了。

对于另一部分来说,新冠走了,但没有完全走,还留下一些不舒服的症状。

严格来说,这不是新冠的后遗症,只是没有完全恢复好。

其原因可能是本身脾胃不足,导致的恢复速度慢。

比如说下面这位粉丝问我:

(阳了)十天了,还在出虚汗,咳嗽咳痰,鼻腔怕凉,一凉打喷嚏流鼻涕,睡眠得用浴巾捂着鼻子。(应该怎么办)

图片

01


一点一点分析一下:
出虚汗,这是表虚自汗;通常出现在感冒后,或者本身气虚之人,动辄汗出,越出汗越感觉身体虚,无力。

咳嗽咳痰,这是感染后咳嗽;人在感染细菌或者病毒后,在呼吸道有一些裹着“病邪”的分泌物,需要通过咳嗽咳痰的方式排出。

鼻腔怕凉,受凉打喷嚏流鼻涕,睡觉要用浴巾保暖;这是感冒/新冠被破坏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有比较明显的怕冷表现。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图片

02


首先,表虚自汗,有两个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是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对外防御风邪,提高抵抗力;

另一个是对内保护“津液”,减少汗液流出。

如果这个粉丝只是怕冷、出虚汗,没有咳嗽咳痰的话,单纯用玉屏风散就可以了。

而且玉屏风散有中成药,使用也比较方便。

但是他还有咳嗽咳痰,说明还有病邪在体内没有排出。

在体内有病邪的情况下,不太适合使用玉屏风散这样纯补的药。

更适合用桂枝汤类方。

桂枝汤不但是一剂补药,更是感冒初起和收尾都可以用的处方。

号称“千古第一方”。

图片

03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

其中《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所以综合这几条内容,这位粉丝选择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最合适的。
服药后,最好能出点汗。


服药后出汗叫做药汗,他自己出汗叫做病汗。
以药汗治病汗,药汗出而病汗止。


如果病汗有比较固定的时间,那么服药最好在病汗前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喝,这就叫做“先其时”发汗。

这个发汗用的就是桂枝汤——如果没有咳喘的问题,则不用加厚朴杏仁。


这个桂枝汤药汗治病汗的方法,不只是用来治阳了以后出汗。
但凡平素容易出汗,动则汗出的人,更年期出汗的人,如果是属于表虚自汗,皆可用此方法。
如果没有咳喘,舌苔不厚,也可以加上玉屏风散同用。

图片

04


还有另外一位粉丝提醒我:

出汗,怕冷,应该用炮附子。

他说得其实挺有道理的。《伤寒论》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就是说,如果得了外感疾病,用了发汗的方法(这里一般是指用麻黄等发汗力比较大的药),结果病人一直出汗止不了,而且怕风怕冷,小便偏少,四肢有点拘急抽筋,甚至伸不直,那么应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附子一枚(大约20-25g,常规剂量一般用9-12g)。

回到这位粉丝身上,他有怕风怕冷,出汗多的表现;

但是没有提到小便少,四肢拘急伸不直,如果有的话,确实应该加上附子回阳。

图片

05


前面讨论的时候新冠后,出汗多,怕冷的表现。

其实新冠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的症状,《伤寒论》里面多少都有提及。

比如说,新冠/感冒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发汗后,出现烦躁,口干舌燥,一直想喝水。

这也是大汗损伤津液,同时还出现了烦渴,这是有内热的表现。

此时可能还会出现舌红,芒刺舌或者草莓舌,脉象滑或者洪大。

那么要用白虎加人参汤;一边清热,一边补气,回复阳气和津液。

《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之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是损伤津液,吐、下也是损伤津液;不管原因是什么,只要出现烦躁口渴想疯狂喝水的,都应该用白虎加人参汤。)

回想一下上一篇文章案例中的小女孩。

小儿退热石膏粥。

用大青龙汤发汗以后,出现了舌苔干燥而黄。

当即决定不能再发汗,因为已经出现了津液不足的表现,于是用石膏粥给她清热同时,补充津液。

白虎加人参汤,是石膏、粳米、甘草、知母、人参。

石膏粥是石膏加大米;相当于低配版。

在这样买药不方便的时候,用低配版临时救急,也不失为妙法。

图片

06


有些人也可能在出汗过后,出现了脚抽筋的情况。

这也是津液不足的另一种表现。

不过脚抽筋比四肢拘急伸不开症状还是要轻一点。

此时用芍药甘草汤就可以了。

芍药甘草汤,用芍药和炙甘草各4两,现在的剂量,至少要用到12-20g。

炙甘草用量多的话,可能会出现水肿,即炙甘草有聚水的作用。

而在这种津液不足的情况下,用大量的炙甘草聚水,也是恢复津液的好方法。

同时用上芍药,芍药是可以止汗的。

一边止汗,一边聚水,那么针对出汗过多导致的脚抽筋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