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封神世界进行封神的两大原因

 江明月好 2023-01-03 发布于北京

封神世界的修仙者们为什么要进行一次封神这样的游戏呢?大家本来是三教一家,原来很可能也并肩作战过,为什么最后要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开交呢?关于为什么封神,书中有好几处都进行了说明。第一处提到封神原因是云中子除妖失败的时候,云中子对于巨阙剑被烧是有心理准备的:

“一则是成汤合灭,二则是周室当兴,三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五则有诸神欲讨封号。”

从云中子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商灭周兴、神仙大劫、诸神讨封号是凑在一起进行的,封神并不是只有昊天玉帝、鸿钧道人、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几个大佬在那里谋划,也有诸神想要封号的呼声在推动。所以那些最后上了封神榜的人并不是完全一无所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想上封神榜获得封号的。封神满足了许多不可能成就仙道只能走神道的修仙者的要求。

书中第二处提到封神原因的是太乙真人与石矶娘娘发生争执的时候,太乙真人对石矶说:“你乃截教,我乃阐教,因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今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玉虚封神应享人间富贵;当时三教佥押封神榜,吾师命我教下徒众降生出世,辅佐明君。”太乙真人提到了神仙杀劫的原因,那是因为阐教十二弟子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趁着杀劫进行玉虚封神,所以阐教众人才行走人间了却杀劫。

书中第三处说到封神原由时是在姜子牙下山之前,这一处说得最为详细:

“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这里说封神是由两件事引起的,一件是阐教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必须要进行一场大厮杀渡劫,另一件是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完善天庭编制。于是三教并谈,定下了封神榜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编制名单,天庭所有部门都有了框架编制。但我们知道天庭的神仙一定不止三百六十五位,还有许多其他神职人员并不在封神榜上。

那么那些神职人员怎么办呢?整个天庭也不可能只靠三百六十五人就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一定还有其他神职人员处理冗杂的三界事务。只是那些人很可能就不是正神了,他们可能也没有封神榜上正神那些特权,还需要努力修行避免被淘汰。而封神榜上的正神是可以靠着封神榜存在的,只要封神榜还在,他们就不用担心会灰飞烟灭。封神榜上的正神是可以不再经历仙劫的,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长生。

至于封神的时机,元始天尊选择了商灭周兴的人间王朝兴替之时:“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几件事凑在了一起,正好可以一次完成。如果没有商灭周兴这件事,封神很可能进行得很不好看。没有人间王朝兴替的借口,封神就只能在修仙者之间厮杀了,借口实在不好找。所以封神也会找其他王朝兴替时进行。

姜子牙在两军阵前曾经与吕岳这样说:“道兄何得逆天而行,任一己私意哉;况道兄在道门日久,岂不知封神榜,乃三教圣人所定,非吾一己之私,今吾奉玉虚符命,扶助真主,不过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封神榜是三教圣人所定,是为了“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一方面可以解决十二弟子的红尘之厄,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天道,满足诸神讨要封号的需求。

通天教主把封神事宜说得也很清楚:“吾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吾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非同小可;况有弭封,只是死后方知端的。”封神榜上的名字是三教共议的,不是某一个人的自我主张。所以共议封神榜时谈不上阐教占便宜,截教吃亏。否则就没必要共议封神榜了。

总结起来,封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由,一个是昊天上帝让十二仙首称臣,另一个是诸神讨要封号。这让三教不得不共议封神榜,确定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名单。这不是某一个人拍脑门的决定,而是三教反复协商的结果。封神不仅仅是昊天上帝的要求,也是诸神讨要封号的结果,所以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儿,只是有些修仙者被动上了榜,他们的心里可能不爽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