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逸先生之《易道论》

 陶冶斋静逸先生 2023-01-03 发布于云南

​文/朱思宇


       天有时运,地有利势,物有本末,人有和分,事有始终,此乃大道之源,自然之理。道理所存,先天自然而然,易象所示,后天人而为之,故此先有道而后有易乎。

       仰观天象,俯察地形,慈视人事,推看物理,上下无极,阴阳交互,内外太极,天翻地覆,乾坤定位,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了卦辞,周公作了爻辞,孔子韦编三绝作了彖辞上下,其后作了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七种十篇,故又称十翼。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此乃易学之始,道学之理,故而先有易学后有道学也。黄老庄之道学源于归藏易,神禹墨之艮学源于连山易,周孔孟之儒学源于周易,其诸子百家之学皆源于三易之学,故中国文化就是易学文化。

       天之大象,大无外,小无内,不可计,是为无形;地之厚广,深不探,广不测,能可计,是为有形;人之事业,有吉凶,有祸福,有悔吝,有盛衰,若无咎,善补过,趋吉僻凶,转祸为福,善莫大焉;物之生发,不异于天地之道,能运用成至理,此乃物理之实行,胜于三才之人也。

       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中之谓德,形而下之谓器,形而运之谓易。器是零件,德是工具,易是系统,道是平台。天之道在阴阳,地之道在柔刚,人之道在仁义,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同体,六方和合,九界共益,天人合发,乾坤扭转,大道兴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