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挣钱,很难吗?”

 漂在一座城 2023-01-03 发布于上海

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

460篇文章

很难


我打小就明白一件事儿,就是经济不独立,你就不能算个人。
或者说,不能算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这个道理,在我十岁那年,请同伴的小伙伴吃辣条,被我妈发现说我乱花钱的时候,就明白了。
那请的不是辣条,是江湖,人情世故,是我高贵人格的自由展现。
然后我妈就把我每个星期5毛钱的零花给没收了。
所以十岁那年,我悟了,男人不可以穷。
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挣钱。
比如去我家隔壁的乡政府后院捡废品,什么瓶子罐子,还能见到一些废铁啥的,每回都能卖五毛或者一块。
比如暑假去我二姨家的饭店里洗盘子,结果洗了一个月,发现我二姨直接把我的工钱给我妈了。
等到我上初中,要住校,我妈每个星期给我20块钱生活费,我能省出来3块。
以上这些,都属于小打小闹。
在我十六岁那年,我真正地开始了打工生涯。

▼ Matt Mawson 作品 ▼

十六岁我中考结束,满脑子想的都是去哪里搞点钱。

我跑到镇上的烧烤店,跟老板说想在这打工。

老板说你打的是工,你爸打的可是你啊。

16岁,还是个孩子。

而且我那时候学习还不错,眼瞅着就要上重点高中了,却跟我爸说我想去夜市上给人端盘子。

我爸可能会用锄头抡我。

最后架不住我软磨硬泡啊,最后还是同意我出去干一个月,权当提前接触社会了。

就这样,我下午六点上班,搬桌子出摊,然后干到夜里一两点回家,一晚上十块钱。

不必惊讶,在村里,在那个年代,就这个价。

晚上七八点中,旁边广场的灯光亮起,音乐响起,父老乡亲们都来了,带着自己的老婆,或者带着别人的老婆翩翩起舞。

我们的烧烤摊就隔了一条马路,跳累了的人们会过来,整点儿羊肉串大腰子,点几个花生毛豆辣炒毛蟹啥的,再来几瓶啤酒,这个夏夜就完美了。

16岁的我,爱极了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夜晚。

当然了,这种场合也很容易出事儿。

有一回我给一桌客人开啤酒,不知道怎么手一使劲儿,瓶口给开破了。

桌子上有个打扮夸张的女人,画着大黑唇,短发爆炸头,染得五颜六色的,打眼儿一瞧就是个社会姐。

社会姐一看瓶口破了,大呼小叫地拽着我不让走。

要知道,我才16岁,别说社会经验了,社会我都还没怎么接触呢,哪见过这个,一下子就懵了。

旁边的炒螃蟹的大师傅见这边闹起来,赶紧过来,跟那几个人点头哈腰赔礼道歉。

社会姐瞧了瞧我那张稚嫩的脸,意味不明地笑了,说行,你让这个小帅哥把这瓶酒喝了,这事儿就算完。

那语气现在想想,多少有点儿调戏的意思。

我年轻啊,容易上头,抄起那瓶酒,直接对嘴炫了半瓶,也不管瓶口破的会不会划到嘴。

社会姐可能觉得差不多得了,就没再纠缠。

回来之后,大师傅说那女的不是啥正经人,让我别放在心上。

我其实倒还好,少年人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就是一口气灌了半瓶啤酒,肚子里涨得慌。

我在那个夜市上就干了17天,一共拿了170块钱。

这是我人生中,完全靠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

▼ Matt Mawson   作品 ▼

上了高中,挣钱这事儿基本就没辙。

毕竟是河南,高考卷王卷中卷,父母和学校都想让你往死里学,一个高中生还想挣钱,做梦去吧。

但还是让我找到了门路。

我们高中的食堂,会找一些同学过去兼职,帮忙打饭或者刷卡。

时间并不长,就是中午最忙那一会儿,没有工钱,但管一顿饭。

俗话说得好,省就是挣。

所以连续几个学期,我都在食堂的各个窗口兼职,从中午的大米套餐窗口、云南米线窗口,到早上的胡辣汤油条窗口、小米粥鸡蛋饼窗口,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甚至于有时候,我兼职的窗口比较火,还有同班同学托我把它们的碗提前带过去,然后就不用排队了。

食堂管饭,意味着我可以把我妈给的生活费给省下来。

就这么一个学期,我攒下了五百多块钱,给自己买了个手机。

我当时的想法是,这钱是靠我自己挣的,没毛病。

但这个事儿,最后还是让我妈知道了。

然后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就被扣了一半。

到了高三,这种行为就被制止了,理由是影响学习。

但说实话,以我那个全班全年垫底的成绩,也没有啥下降空间了。

索性天天就打球、看小说、听歌。

哦对了,我那会儿还写诗。

现在想想是个很傻逼的事儿,但那时候丝毫不觉得,甚至引以为豪,天天给我们班小姑娘写,也都不知道写了个啥。

可能现在我们班某位同学的同学录上,还有我的大作。

衷心希望这些同学,能把他们的同学录烧了。

太他么羞耻了。

高三结束,我觉得自己可以站起来了,翅膀硬了,人生要起飞了。

于是去学校领完材料啥的,我压根儿连家都没回,在县城找了个烧烤摊,跟老板说我想在你这儿打工。

老板也是实诚,直接就给我收下了。

结果第四天,我爸直接杀到了县城,给我领回了家,我多不依不饶啊,他实在没办法,给我找了家有熟人当店长的快餐店,说你就在这儿打工吧。

快餐店什么都好,尤其是上班时间,我一般都是下午到晚上的班,非常符合我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不管饭,我每个月工资一千多,要吃进去一半。

干了俩月,一共挣了一千块,出去旅游了一趟就全没了。

▼ Matt Mawson  作品 ▼

上了大学,我恨不得仰天长啸,老子自由了,可以肆无忌惮地挣钱了。

事实证明,年轻人,总是容易把事情想简单。

大一的时候,找了个兼职中介,给人交了会员费,然后每个星期借一点儿发传单的活,一天六十块或者八十块。

结果跑了一个学期,发现挣得还没吃得多。

到了大二,就开始瞎折腾。

跟朋友合伙摆摊卖东西,从头到尾踩坑。

去二七小商品批发进货,被忽悠买了一堆丑到爆的款式,老板说这是复古款,很流行的。

去学校后门摆摊,三个大老爷们儿脸皮薄,张不开嘴。

定价也是,瞎几把定,顾客一问立马摇头。

三个月卖了一学期,赔了一半,剩下货一分,就地散伙。

我又在网上尝试着开淘宝店,给人交了加盟费,店铺开起来了,但完全不知道怎么整,半年之后也不了了之。

后来我还试过刷单那种兼职,被骗了六百块,纯纯冤大头。

折腾了一年,赔了小两千块。

到了大三,痛定思痛,决定找点儿别的路子。

我在QQ群里找了些文案兼职的活儿,给人写点儿不入流的小文章,SEO之类的,一个月也能挣小几百,就这么一直持续到我大四。

大四考完研,我就去辅导员介绍的公司实习了,工资一个月一千八,朝九晚五。

拿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我怅然若失。

因为它确实少了点儿,这跟我很多年前想想的我进入社会的待遇不同。

当然,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三个月后,公司终于给我……

给我干倒闭了。

我们辅导员又给我介绍了另一份实习工作。

鉴于我有给公司干倒闭的前科,这回给我介绍了一个事业单位,干不倒那种,工资两千还管饭

辅导员可真是个好人。

▼ Matt Mawson  作品 ▼

以上就是我所有学生生涯的挣钱经历

至于之后,没有什么讲述的必要,大部分都是上班。

这当然和我曾经想过的自己挣钱的方式不同。

我以前幻想能成为一名作家,不说莫言余华吧,至少也得是韩寒郭敬明,流芳百世和腰缠万贯总得占一样。

我还想过我当个寂寂无名的流浪歌手,然后某一天突然被星探发掘,从此进入娱乐圈一夜爆红。

我甚至想过自己出国到一些战乱地方,做生意倒卖军火啥的,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灰色势力。

当然,这些都是年轻不懂事的瞎想。

毕业到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当然还是在上班。

用某位脱口秀演员的话说,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最主流的挣钱方式就是上班。

什么仗剑走天涯,什么市井高人,什么艺术家,都是扯淡,你只能上班。

这些年,我的工资从两千到三千五到五千到八千到一万……

不是我涨工资了,是我换城市了。

工资别说跑赢房价了,猪肉价都没跑赢。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个穷光蛋。

我上学那会儿,从未觉得挣钱是个难事儿,尽管各种折腾也没挣到钱。

但毕了业,钱越挣越多,却越来越觉得挣钱难。

说不清楚是欲望更盛了,还是钱真的更难挣了。

只是,当我们满脑子都是挣钱的时候,钱成了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你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挣钱。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折腾那些年,才发现,都是真心实意地想去做某件事儿,然后想着把事儿干好了才能挣钱。

而不是只盯着怎么挣钱,却被迫去干某件事儿。

-

 钱难挣 

 事难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