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狗的争论,只关乎差钱与不差钱,只关乎一种执念

 灵魂出窍KKK 2023-01-04 发布于北京

2023-01-03 21:11

宠物这个名词,不是早就有的,而是改革开放、人们的口袋里渐渐饱满、生活不再那么窘迫之后,才悄悄出现的。

虽然因人而异,宠物的种类有很多,但是,最多的,还是人们原先本来就有养的,猫和狗。

但是,人们以前养猫养狗,那都不是因为宠爱,而是为了,让猫和狗实实在在地为自己服务。

猫,是抓老鼠的;狗,是看家的。

狗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出去狩猎,甚至是打仗。

汉字中,一人一狗即为“伏”。

而“伏”是什么意思呢?

“伏”的意思,就是趴在地上,躲藏观察。

那么,为什么一人一狗即为“伏”呢?

那就是因为,狗的嗅觉和听觉比人要灵敏,而狗,又有个认识主人、忠于主人的特性。

在狗的主人和陌生人发生冲突的时候,狗会站在自己的主人一边,奋不顾身地帮助自己的主人。

狗会看家,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人们只要自己躲藏好,不被对方发现,就可以利用狗,去搜集到自己所想要搜集的信息。

这就是汉字中,一人一狗即为“伏”的原因。

狗起源于狼,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共识。

但是,人与狼,第一次发生使狼向狗的方向转化的互动,是在什么时候?

这一点,就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在50000年之前,狼和狗,就出现了基因差异。

有些学者则认为,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是16000年前,狼就已经在亚洲东南部,被人类驯化为了家畜——狗。

在中国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等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距今28000—12000年的哺乳类化石,除了人类的化石之外,还有家狗的头骨“半化石”。

也就是说,东北家狗,在距今28000—12000年已经出现。

中国东北的原初人类,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认为,是东胡、戎、狄、肃慎的先民,首先驯养了狗。

其中,戎就是有名的养狗氏族。

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阳、河北磁山、陕西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江苏常州等地,均发掘出了全新世后期,家狗的骨骼化石。

虽然,人类养狗的历史很长,但是,在很长的养狗历史中,人类,都不是把狗当成宠物来养的,而是当作有生命的工具来养。

当然,养狗的时间长了,人与狗之间具有情感上的互动,所以,人们对狗还是有感情的。

看到一则故事,说是一个老汉,一只狗。

人没有吃的,狗,当然就更是没有吃的了。

但是,狗,仍然和老汉不离不弃。

老汉走到哪里,狗就亦步亦趋地跟在哪里。

老汉坐下来,眼望着远方,狗也坐下来,顺着老汉的目光,看向远方。

狗坐在老汉的身边,尾巴搭在地上。

它全然没有料到,老汉手起刀落,一刀,就斩断了它的尾巴。

狗立即哇哇地乱叫着,跑走了。

老汉,将狗尾巴放在锅里煮了,美美地吃了一顿。

苦难的日子过去之后,老汉,又回想起他与狗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他又怀念起了他的狗。

可是,他的狗逃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老汉,不再那么饥饿了,他就一直是悔恨,当初,是不是不该那么对待他的狗呢?

这其实是一个故事,没有真凭实据可考。

而笔者(槐荫树下的老曹)小时候亲眼所见的事实是,主人家把自己家的猪卖了,却在心里又舍不得。

于是,屠夫赶着猪走了,女主人就在后面大声地叫唤:“猪——猪——啰——啰——啰;猪——猪——啰——啰——啰!”

被主人家养熟了的猪,听到女主人的叫唤,当然就拼命地往回跑。

屠夫,就不得不为此多费些力气。

其实,没有卖的猪,自己家杀年猪,也是一样。

一边,屠夫在对自己家的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一边,女主人在一旁大声地叫唤:“猪——猪——啰——啰——啰;猪——猪——啰——啰——啰!”

这人的感情,是不是有些奇怪呢——一边,又舍不得自己一把菜、一瓢糠喂大的猪;一边,又还是要吃自己养的猪的肉,要卖自己养的猪换钱。

当然,对狗也是一样。

狗,虽然不是养来吃肉的,但是,大部分的狗,最后的命运,还是落得个被人吃。

汉高祖刘邦的妹夫樊哙,不就是一个狗屠夫吗?

古人云:“仗义每是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狗屠夫的社会地位低下。

这是因为,狗,本来就不是养来吃的,而是养来看家护院、或者狩猎用的,所以,被卖的狗,就多是老弱病残的狗。

屠杀老弱病残,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不忍心的。

所以,狗屠夫,就令人侧目。

但是,狗屠夫从事这个职业,不过,就是为了吃饭而已,不见得,他们的心地就真的有多坏。

而一些人,为什么要把自己老弱病残的狗,卖给狗屠夫呢?

还不是因为,太穷了!

虽然,卖狗的钱不会很多,总是好过没有吧。

而对于狗的感情,不能说,没有;却总是敌不过,穷人家对于钱的渴求啊。

所以,改革开放前,人们对自己所养的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但是,改革开放前,就没有“宠物”这个词。

人们,都太差钱了啊。

改革开放前的狗,是狗;改革开放后的狗,也是狗。

为什么改革开放前的狗,不是宠物;改革开放后的狗,就成了宠物了呢?

这就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有些人,是越来越不差钱了啊。

而因为不差钱,就不会卖掉自己的狗,这就成了讲“文明”了。

因为,有了一些不差钱的人讲“文明”,另一些因为差钱,而卖掉自己的狗,或者杀狗的人,那就是“不文明”的人了。

呵呵!“文明”与“不文明”,原来,就是用差钱与不差钱来衡量的。

那么,“文明”的不卖狗、更不杀狗的人们,会不会像爱自己的狗一样,去爱这个社会上的其他人呢?

社会上的其他人,有没有比这些狗,要更加值得珍爱,要更加值得为他们花钱呢?

其实,把感情倾注到狗的身上,不就是一些人,对这个社会越来越隔膜,越来越冷漠的表现吗?

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同类,而去向一个异类,寻求自己感情的慰藉,这就是“文明”吗?

有些人口口声声讲“文明”,其实,他知道,什么是“文明”呢?

他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执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