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23-01-04 | 阅:  转:  |  分享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内容:1.数与代数(1)20以内的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和=。(2)加
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3)和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4)比较物体的轻重。(5)钟面的认识,看几时
和大约几时。(6)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实际问题。(7)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空间与图形(1)
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2)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3)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认识。3.统计与概率(1)按用途、颜
色、形状或其他特征把一些熟悉的物体分类。(2)物体个数的简单整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3)简单的统计表。(4)统计结果作初步分析或
说明。4.实践与综合应用(1)有趣的拼搭(在活动中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2)丰收的果园(用方位知识、10
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
认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
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内
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认识数0,体会0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
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接近整时的时刻。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能探索一些简
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
单的物体位置关系。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
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2、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数的过
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
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
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学会有根据地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通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3)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4)在把不同的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
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3、解决问题方面。(1)能用20以内的数
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教
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
,感受数学思考的价值。(3)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
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4)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
题。三、教学措施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2.安排两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
出并解决数学问题。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
有相同的特性。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
交流信息。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四、课时安排:66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二」一、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搞笑,对学校、对环境、
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
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
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用心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质。重视
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带给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忙学生明白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教学资料这一册教材包括下方一些资料: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
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
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资料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
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资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务必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
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资料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一样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
工整地书写数字。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明白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好处,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
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认识=、>、
<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联,能熟练地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
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
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联。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7、结合主
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
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联、户外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忙下,初步学会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
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
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
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用心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
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
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
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明白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就应思考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
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搞笑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
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上下、前后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教学重点:一个物体在什么位置,都是相
对的,常常与别的物体有关,如:小明、小青、小兰三人排队,小明排在小青的前面,小兰排在小青的后面书本在课桌的上面,椅子在课桌的下面教
学难点:物体位置的相对性,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典型例题:想一想,画一画:○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
☆的上面是△。思路点拨:根据题意,以◎为基准,○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也就是说※在◎的后面,☆的上面是A,也就是
说☆在A的下面。解答:1.5的前面是();10的后面是();12的前面是()。后面是();20前面的4个数是()、()、()、()
。2.想一想,写一写。3.想一想,该怎么画。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1.它们各是谁?三只小花狗一起向前走,欢欢在喜喜前面,乐乐在喜喜
后面。谁是欢欢,谁是乐乐,谁是喜喜?思路点拨:三只小花狗是排成一队向前走的,因为欢欢在喜喜的前面,乐乐在喜喜的后面,可以确定中间的
是喜喜,第一个就是欢欢,第三个就是乐乐了。解答:1号是欢欢,2号是喜喜,3号是乐乐。2.用“→"帮它们找到家。小鸟说:“我家住在小
猫家右边。"小猫说:“我家住在小兔家右边,小鸟家左边。"小免说:“我家住在小猴家右边,小猫家左边。"小猴说:“我家住在小熊家右边,
小兔家左边。"小熊说:“我家住在小猴家左边。”3.一幢楼有三层,每层两户,小明家在小娟家下一层,小华住在小明家右边,小勇住在小梅家
上一层,小伟住在小勇家的左边,请把小明家的窗户涂成绿色,把小梅家的窗户涂成黄色。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三」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
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
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
而收获多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
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
来的做法。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
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
,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
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二、
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
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
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
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
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
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再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
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
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
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
学“9+5”时,可以是“接数法”也可以是“凑十法”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
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实现了多维目标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上是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一定会有诸多不足与毛病,恳请各位领导给予多多的批评与指正。
献花(0)
+1
(本文系文理文气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