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成:开门红·起航2023——当代书画名家迎春年展

 艺术家档案 2023-01-04 发布于浙江


王世成,1961年8月出生,祖籍河北唐山丰润。1980年11月入伍,2011年11月正团职退休,中共党员。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省直书协理事、主席团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艺委会委员,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副会长,河北书画诗词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

浭阳郡上闲眺望  人杰方知地亦灵

——浅议军旅画家王世成

文/ 光禾

少时读《增广贤文》受益匪浅,其中读到的不少妙语佳句,至今仍依稀记得……其中“世成须有三分智,七分塬上苦耕耘”几成我励志之座右铭。每每思之窃喜,似琼浆独享……及至朝拜司马迁的故里韩城,得遇同乡真的“世成”者,才有了蔺士元“刍牧牛羊遵陇陌,耦耘禾泰遍田畴”的故知之感。相近的年轮,相熟的乡音,相仿的经历,相逢的机缘与时段……让我们同生相见恨晚之憾。

世成是军旅画家,又居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副会长、书画院执行院长,在我们的艺术微信群里略知其声名,文史太公圣地面见,自然喜不自禁,无话不谈……

诚然,让我们避不开的话题和引以为荣的是“丰润自古出才子”——被称为清代第一人的谷应泰,其所著《明史纪事本末》是继南宋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之后又一煌煌巨制;在“夹缝中歌吟的诗人曹寅”,为其孙曹雪芹成长为文学巨匠影响极大;近代先进文化的前行者张人骏;晚清古文名家赵国华;史学宗师杨向奎,在恩师顾颉刚,胡适的举荐下留校任教,曽任《清史论丛》与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与姚雪垠等人在抗战中成立“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川北分会”,是“红学”论争《新丰润说》的首倡者;著名剧作家宋之的;“雨来之父”管桦;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我们的秀才”,《新战争与和平》之钜豪李尔重;诗坛常青树李瑛;评剧皇后白玉霜;评剧花脸唱腔创始人魏荣元……当然,也少不了当代同乡追随李可染大师三十余年,可染被先生称为“张步力学”的著名画家张步;同乡“军旅画家董辰生”……

因为同是军旅出身,王世成很赞成同乡前辈董辰生关于“造型艺术的最高要求,不外以形传神,神形合一,达到民族气质物象个性与画家风格的有机统一”之艺术见解:从而,世成把少时垂爱的美术关进心扉,每每发现让他心动的感觉,总会以默写的方式练于手记于心……亦因此,世成在众多求画友人乡亲的“众口难调”中,总会不打折扣,尽量满足。近览世成林林总总,品种繁多的国画作品,除了他卓尔不群,略括物像过目不忘的能力还有他对国画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把握……这让他面对宣纸纵横捭阖,云墨播锦,挥毫可范。

世成对前辈同乡张步的《版纳竹乡图》多有憧憬,对高杰予张步的评价认同有加“以抒发激情和表现诗意理想为前提,在山水画创作中锐意求新,对绘画语言的选择以及表现形式的建构,努力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在色墨的交织中,大自然的光辉是本质的纯真的;淋漓的水墨和浓艳的色彩都是情感与生命活力的象征。这种还原(人与物像合一)本质的世像万物,才是画家所向往,所赞美,所表现的理想家园。”

世成是有“自己艺术家园”的:他所擅长的牡丹,不追求洛阳牡丹的鲜亮华贵,不追求菏泽牡丹的骄人光艳,却彰显邢台柏乡汉牡丹的隠韧与坚贞……所谓“丹青难写是精神”,真牡丹有真气节;所谓“天香不许世人夸,落尽春风第一花。霜露莫摧今日蕊,也堪清赏属诗家。”吾以为然。

世成的“园苑”中可谓百花齐放,百果丰盈;禽鸟纷飞,水秀山青……他的花鸟鱼虫大多寓意于形,山水小品则诗意朦胧;凡人物皆衔情故……

我尤喜他无意有彰的秋菊,黄灿灿舒展展,无拘无束,散淡畅然,颇有几分陶公意趣,又添几分自足芬芳……

世成的人物系列让我眼前一亮:他的人物形象大多注重“情感”的微妙表达,或与成像者交谈,或眉目传情,他的《牧鹅姑娘》,让我有了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那种亲切——这姑娘似曾见过的……虽是异域装束,却满是家乡丫头的神态,可见世成“乡愁”在艺术表达中的分量。

世成是幸运的。在我们私下的交谈里,他从小立下“学成文武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这在受儒学影响极深,革命传统熏陶厚重的京东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相通的价值理念。我曽为“社会关系”政审没通过,没能实现当兵的愿望而黯然神伤……世成作为家中“独苗”,因有贵人相扶,走进人民军队这所不可替代的“大学校”,且不负家乡父老厚望,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让我艳羡不已……

世成是个多面手:画书诗皆有涉猎且能融会贯通;登台与专业主持合作,旋即珠连壁合;席间酒过三巡,总会自告奋勇,哼唱家乡评剧皮影入滋入味,来段流行歌曲八九不离十……关键是世成的处世态度——虽孔武俊朗,英气周正,却总是一派平和谦恭,恢谐节制,既具军人风范,又能随行就市,入乡随俗,“遵陇陌”……我俩一起回故里,和他的发小,同学,战友小聚,世成的热诚坦荡,遵长爱幼,宣彰他人,渺己谦逊……让我受益良多!

世成的诗,多以“自我”的直觉,亲身的感受认知为植入点:比如,“朋友相约入梨园,一树秋实一树鲜”…文人雅聚书画乐,人生有味是清欢。”虽缺少古诗的格律,却也朗朗上口;他的应时之作“听屋外雨夹着风…自然有情又无情”,晨语:“拜鬼便随鬼,拜神便随神…是非非也是,曲直论由人。”等,即可洞悉他的古文功底,亦能透视其哲学思辨能力……相信世成把“诗品”如书法一样和画作融为一体,或相辅相成,坚持数年,必成大器。

可以看出,世成以“诗书画”为“兵器”,在家乡田园秀水的滋养感召下,在军营生活的历练滋补中,正在努力构建心灵与艺术的精神王国:他聪敏勤奋好学,擅于在书画艺术同仁中博采众长,又在《国风》与民间艺术里汲取营养……他多次在河北文化名人的集体采风或公益笔会中与同行切磋交流,向诗友诚恳问道……他相信“情怀已放如花下,意境相同似眼前。尚友高攀皆有累,良朋笑赏也随缘”的古训,也喜爱李养和的“云水何心知远俗,撼扫沧海铺明镜。”也钦羡陈廷敬的“远近青山如故园……”

世成是个感恩的人,他感恩丰润文化丰盈的沃土;感恩浭水的回肠九转;他感恩富有韵律又绵软悠扬的乡音;他感恩衣食父母关爱他的父老乡亲;他至今不忘圆了他参军梦的民兵连长……他说,生于斯长于斯不能忘怀于斯的乡愁,是他艺术追求的力量之源,他当以赤子之心,艺术之花相报涌泉。

世成正值艺术之树的葱郁金香之年。他不贪恋大都市的安逸繁华,他向往“搜遍奇峰打草稿”的绿水青山田园;他向往汪洋恣肆气象万千的大海……为此,他数次应友人之邀下榻历代帝王名人赋诗的北戴河:心怡大海,情系大海——潮汐海灵,波涛翻卷,苦海作舟方能抵达的艺术之海,是他人生追寻的彼岸! (2022年1月12日草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