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有哪些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了解的“老规矩”?

 三农小毛 2023-01-04 发布于北京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在农村里确实有很多的“老规矩”。记得小时候父母和长辈就对孩子们要求比较高,有太多的规矩要注意了,如果不懂或者是明知而故犯就会受到很重的责罚。

那说起农村的老规矩,大家还记得哪些呢?笔者就把自己所熟知的一些“老规矩”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也要到。意思是说如果村里人,或者是亲戚家里办“红喜事”了,如果没有收到邀请就不要主动去帮忙了。可是如果有人家的亲人去世了,那这样的白喜事就要主动去帮忙。如果是受到邀请的话,再忙都不要推辞而是要尽量帮忙,不然到时候就没人帮你了。

2,发烟的时候,在场每个人都要发到。如果别人给您敬烟了,会抽烟的话就不管烟是好坏都要接住。

3,茶满送人,酒满敬人。意思是说倒茶要倒七分满,因为茶是趁热喝的,倒得太满了容易烫到客人。而倒酒则要倒十分满,这也代表着自己的诚意。

4,喜不送伞,寿不送钟,丧不后补。就是如果去喝喜酒了,记得不能空手去,要带点礼物去。但是送礼也有讲究,喜事的话比如是婚宴就不要送伞之类的礼物。而祝寿了就不能送钟表作为礼物。参加丧事的话,有事情耽误了就不要过后还补送礼物的。

5,家里办丧事,披麻戴孝的,一定不能去别人家,农村人很介意这个,据说会给别人带去霉运。而且白事随分子,记住不要包红包,直接带现金就好了。

6、还是和办丧事有关的规矩,当有亲戚来了吊孝时家人要在门口迎接,亲戚走了,一定不能说送客的话,比如说下次再来!

7、家里有亲人去世办丧事头七之前,如果突然看到有飞蛾、小鸟或者是其他的小动物进入到家里来了,不能拍更不能赶走!

8、送亲队伍遇到丧葬队伍,要停在路边礼让,因为死者为大,所以要先让丧葬队伍先走,这是在农村默认的规矩!

9,帮了别人不要老挂在嘴上,帮了就帮了,如果常拿出来说事,每说一次就结了一次仇。

10,在农村可不要炫富,更不要透露自己的收入情况。因为别人就是随口一问,你说多了別人找你借。说少了,別人还会看不起你。

11,熟人见面“三不问”:不要问别人的收入,不要谈论别人夫妻过得怎么样,不要问人家为什么不生孩子。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智慧。

12,新建房子的屋脊不要高于左右人家的屋脊。这个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有太多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最后导致邻里不和睦,甚至是成为仇人不再往来,要知道远亲不如近邻。

13,偶遇的饭局,无论别人怎么邀请,都不要去,个中的滋味自己去体会吧!

14,在路上遇到村里人,不管熟不熟记得要打招呼。

15,农村的房子,进门要先看到客厅。另外大门是一个家庭的风水地,不要被东西遮挡住!

16,借了别人家的中药罐,不要主动去归还,还了还会被认为不懂事,是没事找事。

17,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不和丈夫同房。目前在不少农村地区依然还有这个老规矩,如果家乡有还是要遵守,免得岳父母会不高兴。

18,大白天的不要关自家的门,特别是大门要白天常打开。因为在农村,会有乡里乡亲经常不打自招来串门,说明人缘好,不要怕麻烦。

19,回到家乡就要说家乡话,无论在外混得多好,混得多久,和老乡就要说家乡话。

20,宅基地至关重要,就算亲兄弟,如果事先没有沟通好,也会闹成仇人。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为人子女一定要孝顺父母,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美德。在农村如果不孝顺父母,那么即便是混得再好,也会被人唾弃,乡村们也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并且要记住,尽孝要趁早,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以上就是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农村的“老规矩”,在农村这也应该算是“潜规则”了,而类似这样的老规矩还有很多,但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规矩也就不一样。马上就要过年了,有些人要去外地走亲戚了,记得要先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尽量做到入乡随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