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行草书这些规律,让你从业余走向专业!

 杨柳-晓风-残月 2023-01-04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书法本身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唐宋元明清没有专业从事书法研究的部门。如果有的话,也只能算“书画美工宣传部”,小编孤陋寡闻,在书法史中还没有看到专业从事书法研究机构的记载。(唐李世民弘文馆书法普及培训班也是临时的)

近代从中国美术学院开始分书法系以来,慢慢的向全国“开花散叶”,据统计书法类专业院校目前有146所,每年新生以万人计。

文章图片2

有系统的教学,有优质的老师,学生也能出成绩,慢慢的显现出专业的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业余同专业慢慢的就逐渐潜移默化,不是个人的宣传而是时代的分类。关于业余同专业区别到底有多大?写到什么程度算专业,写的什么程度算业余,不可能用“尺子来衡量”,读者的标准就是标准,充其量也就算一个吹牛的话题罢了……

文章图片3

闲话少叙入正题,今天谈一谈关于行草书的基本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下笔有内涵,笔下有出处,让你的书法意味离古人更近一些。

第一:大与小的规律

看下面这件作品,高手不会考虑单一个字的大小,而是考虑团体作战。所以像我们这些瘦子,吃东西还是要一口口的来,吃一餐饭不可能吃成胖子。

文章图片4

这个规律最常见,一只手伸出来,有大拇指小拇指,书法创作时,不可能常常“个”字论,常常会出现几个字之间的组合,左右之间的组合,考虑到“抱团”,单兵作战很容易理解,一个字大小一眼就看的出来,所以小编提出来,初学看单字,之后要逐渐考虑多字因素。有时也可以逆向思维,可以把多笔画的字写得很小,小笔画的字也可以写大,偶尔跳跃一下,还是很有味道的。

第二,长与短的规律

文章图片5

长与短一眼就可以看出,长短差别很大,从笔画上看也好,从单字上来看也好,从字组上来看也好,核心就是“收缩”问题。那怎样的字我们应该放开呢?怎样的字应该缩小了?重点就是看上下字衔接关系,气息的转换关系。感觉好像在吹牛,实际字与字之间内在是有联系的。

第三,松与紧的规律

文章图片6

松如紧一下子就把空间显现出来了,单字的松与紧,章法的松与紧,是两个不同的书写技巧,小编认为平时应该加强专项练习,单字的训练和字组的训练要分开。

第四,宽与窄的规律

使用这个技巧,可以把整篇字“盘活”,宽与窄的运用,立马就会出现“齐与不齐”自然书写情况,加大字的变化,调节空间的变化,是一把趁手的“武器”。

下面这件作品,每列的宽窄都不同,字的宽窄更是变化多样。

文章图片7

上一字宽,下一字窄,但绝不是宽窄、宽窄的平均交替,而是宽窄、宽宽窄、窄窄宽不等式的律动,这类似于秧歌舞中的锵、锵、锵锵齐。

第五,正与斜的规律

古人作字不作“正局',同现在初级书法培训班老师教的刚好相反,老师希望学员横平竖直,分布均衡,重心对中……

文章图片8

当下很多书法教学,书法理解同古人完全反着来,自然书写来源于自然,山水是没有等分的,石头没有完全对称的,等等这一切才是真正的来源于自然。就算是楷书也不例外,下面看看楷书大家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正斜相生,阴阳平衡,不稳中求得平稳,这才是高手。

文章图片9

其中的一个“文”字,点不在中,故意偏右,“未”字竖画偏右,把左边故意放大,压缩右上边,然后把捺打开。楷书都遵循这些规律,行草书更加性情一些。

由于时间的关系,加上内容已经超过1500字了,避免审核困难,小编将分两期来分享,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第六,枯与润的规律

第七,断和连的规律

第八,方与圆的规律

第九,粗与细的规律

第十,浓与淡的规律

第十一:偏旁部首挪位的规律

第十二:书写的快面感

第十三:突出的主题

第十四:你所表达的情绪,用情创作

下面还有九小节,小编将逐一的举例说明。请继续关注四海易术,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