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承袭中华传统文化,从“明清皇宫”到“大故宫”

 在山清泉水 2023-01-04 发布于湖北

故宫距今已经600年了,它巍然屹立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大气、庄严、肃穆。

故宫红墙琉璃瓦,静而不语,却藏着中国从明代到清代皇权更替的故事。

它是一座城,是紫禁城,也是一座建筑集群,它体现着古代统治王朝的威严,也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故宫立体、深邃,横看成岭侧成峰,说不完也写不完。

最近新出版的一本大作--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新作《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却能带领你领略故宫的全貌,分别通过对“物”、“事”、“人”的阐述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了解故宫波澜壮阔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这是郑欣淼院长研究故宫领域深耕多年的沉潜之作,在书里,他还你一个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的故宫。

故宫的“物”,顾名思义,即故宫的物品,它包含了故宫古建筑群和文物珍藏,这是故宫的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在书里告诉我们,“故宫物”也包括故宫博物院,它依故宫而建,是故宫遗产的管理者,担负着保护、整理、研究、展示故宫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故宫是明清两朝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体现着“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所以完整的宫廷建筑,既要有宫殿,又包含了坛庙、陵寝以及供王室使用的园囿、行宫、佛堂等。缺一不可。

同时,故宫建筑又与文物存藏存在着依存关系。

中国历代御藏文物、藏书,都会集中和分类保管,宋、元、明三代都是如此,宫内都有专门保管历代文物的机构。文物让故宫有了内涵和文化底蕴。

比如,乾隆帝命名的“三希堂”与“四美具”则是与晋代名士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人书法名帖和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宋李公麟的三幅名画有关。乾隆帝酷爱收藏,专门辟出专室来陈列这些著名藏品。

在古代,故宫属于上层建筑,是皇权的象征。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宫参观或游玩。

书中告诉我们,直到民国1925年的国庆节,故宫博物院才第一次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据当时报纸的报道,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如潮水般涌进故宫来一窥数千年神秘的蕴藏。老百姓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讲述这些故宫“物”里,作者也将“故宫事”和“故宫人”的故事穿插其中,让这本书阅读起来更觉精彩和富有情怀。

“故宫事”是指故宫博物院的各种举措、各项工作。而“事”其实也是“故宫人”干的,说故宫的历史其实也是在说人的历史。作者认为这三个部分紧密相连。

在这一章节里,作者描写了历任院长、专家学者、社会贤达、文化名人以及各界人士。这些人都共同书写了或参与了故宫的传承篇章,成就了“故宫精神”。

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共历经8任院长。

第一任院长是李煜瀛,他是故宫博物院的创立者和开拓者。原“故宫博物院”的木质匾额是他的手书。

在筹建故宫博物院的过程中,他曾力排各种阻扰,组织专家全面清点宫内文物、藏书等,并创立故宫博物院,并将此定位为一个学术机构,这充分反映了李煜瀛院长的远见卓识。

马衡院长在抗战期间,不辞辛劳,亲自给文物西迁找寻稳妥的存放地,带领相关人员竭尽全力保护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马衡院长也是一位收藏大家,他将一生所收藏的众多文物全部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书里还记录了诸如沈兼士、朱家溍、王世襄等学术大家的“名门风采”。这些“故宫人”都体现了故宫的张力和生命力。他们不愧为高风亮节的文人名士。

《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这本书,还彰显着一种“大故宫”和“故宫学”的概念与理念。

故宫不再单纯是一片辽阔的建筑群,它因人因物因事而体现着灵动与勃勃生机。

在几任院长的努力下,故宫已走出国门与国外博物馆多次进行了博物馆交流,弘扬中华文化。

数字故宫和故宫文创,也让曾经神秘的故宫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已成为国人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郑欣淼院长也是学者和诗人。这种文人的身份也让这本书更具文化涵养,书中收录了大量故宫藏品的图片,还有郑院长自己作著的诗歌。这些唱和的诗词为本书增添了一抹风雅意趣。

在品味这本书的同时,也能从这些图片和诗文中获取另一种认识故宫的维度。

这本书可阅读、可欣赏、也可收藏。无论你从哪种角度入手,都会收获颇丰。

书封上的四个大字“太和充满”来自乾隆帝在故宫宁寿宫区颐和轩内的一个题匾。至今仍在原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价值理念。

故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故宫这颗璀璨的明珠,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故宫文化”也将为构建人类文明贡献更多的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