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不是太爱听别人的了,别人的建议真的适合你吗?

 做快乐的小面包 2023-01-04 发布于天津

家里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听人劝吃饱饭。”

这话的本意是,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好处。

俗话讲就是,如果这件事你做错了,别人提出来后,你要改正它,然后你获得了改善自己的能力。

 但有的人会把它当做,别人说啥我听啥,根本不去思考'意见’适不适合自己。

我一直认为,办法只有适不适合你,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办法。

在听取意见之前,还是要先思考自己当下的局面,再来选择是否应该采纳。

梅梅耳根子软,特别爱听别人的建议,总觉得大家对她都是善意的,但这本来不是坏事,可她还有个毛病,就是只听外人的。

有一次她在无意中听到老公和别人打电话,对方是个女人,这本来没让她起什么疑心,老公挂电话后,她也问了句是谁来的电话。

“同事小刘,汇报一下昨天的财务。”老公随口说道,语气也很坦荡。

她老公是一家私企的中层干部,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手里多少有点权利,平日里对她也是体贴入微,不见二心,就是忙起来时偶尔回家晚些。

她辞了工作,专心当起了全职太太,周围的朋友都很羡慕她,每次见面不是夸她幸福就是夸她有眼光。

平日里在家老公孩子都出门了,她也不闲着,追追剧刷刷视频,用她自己的话说,天天做梦都能笑醒了。

直到她翻到了一则视频,内容就是女人看到男人身上有一根长发,然后就深追到最后,发现男人果然出轨了。

“这女人在家当全职太太就是会被骗,别看男人每天对你低眉顺眼的,他对别的女人也这样,只是你不知道罢了,有哪个男人不喜欢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女人们啊!你们觉悟吧!千万别给男人当什么全职!最后你会像我一样输的什么都没有了!”

这视频就在梅梅的心里像是埋了颗种子。

老公从不忌讳她,每次和同事打电话都是当着她的面。

但怀疑这个东西,一旦有了雏形,就照着真实的模样疯长。

她关注了那个视频主播,每天听她说如何测试老公。

第一条,你要每天查看他的手机,他不让你看就绝对有问题,跟他离婚。

第二条,你要让他公放电话,他不让你听就是有问题,跟他离婚。

第三条,你要让他每小时都给你打电话,他要是不同意,你就跟他离婚。

第四条,他要是不给你买上万的包,就说明你在他心里就是个家庭主妇,甚至是个家庭保姆,不跟他离婚等什么呢?

第五条,他如果晚回家,就说明他在外面有人了,跟他离婚。

第六条,我们做独立女性的,必须要在家说一不二,男人想和你讨价还价,就证明他不把你放心里,离婚吧,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用。

几十条上百条的规则,每一条都在诉说着'十好男人该如何做’。

梅梅开始一个个从老公身上实验。

从对方公放电话到买上万的包,从每小时一个电话到每天晚上的门禁。

梅梅老公一步步地退,直到忍无可忍。

他工作不轻松,为了给梅梅打电话,每次开着开着会都要借口上厕所。

公司的应酬他只能一推再推,就希望梅梅别误会。

私企公司人才济济,很快老总就发现了梅梅老公的异常,说着给他放假,实则是降他职。

两个人开始吵架,梅梅越来越痛苦,她觉得自己以前挺幸福的,为什么现在老公会变成这样?

最后俩人闹了个不欢而散,连婚都离了。

很显然,这个方式并不适用于梅梅的婚姻。

很多意见不仅不合适甚至还透着压迫和不讲道理,梅梅却不自知,一点点地把自己的幸福家庭逼得四分五裂。

如果开始有了怀疑,可以先提出来,两个人好好沟通,想想解决的办法。

这事里,梅梅听取了别人意见,梅梅的老公也不会正确地解决问题,没有提出他的想法一味地迁就,从而导致了两个人的婚变。

我并不是支持做全职主妇,因为从女性的角度来讲这其实很没有保障,但这一想法也并不是适合所有女性。

如果家里就是需要一个人全职在家,可以讨论谁更合适,比如李承铉和戚薇,李承铉在家做全职奶爸,他表示男人比女人的职业年龄更长,也表示女人确实很辛苦。

两个人婚姻,就不再是权衡利弊自己的未来,而是共同努力为对方谋划,让家更和谐。

生活中其实很多相似的例子,大家采取了不适合自己的建议,最后搞得一团糟。

小李特别喜欢写小说,大学时就幻想着自己能当一名网络写手。

平日里除了学习、课外运动等,爱好就是全心创作小说。

他终于完成了第一部中篇小说时,兴高采烈地举着它给朋友看。

“这也太没意思了。”一句话将他打回了原形。

“我觉得你不适合做网络小说,不仅没伏笔,前后套路也对不上,bug还特别多,不好看,别写了。”同学只看了前几章,就将小说骂了一遍。

小李直接心灰意冷了,网络小说这事也就搁置了。

大学毕业后,他想做个设计师,但朋友却说:“还记得你那个小说吧?写得那么难看就说明你没什么创造天赋,还是去当个会计吧,你也就数学还好一些。”

看着朋友那张听我的准没错的脸,他就信了。

学会计对他来说也并非多难,只是他脑子里总是想做设计,想做一份跟创作有关的工作。

一转眼六年了,他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生活也就是别人口中说得'差不多’吧。

后来看了一档'追逐梦想’的节目,他又想起了当年的网络小说梦。

不死心的小李拿出电脑写了起来。

多年来,虽然他没有写小说的经验,但几乎每天都会写日记。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累积,让他第一篇小说发出去,就得到了诸多好评。

他诧异的同时,又将小说发给了他的朋友,没一会他的朋友就回话道:“你怎么还不死心,你就说你写的这个东西,能和XX比吗?人家好几千万的粉丝,你这连人家一半的文笔都没有……”

小李那一瞬间突然释怀了,自己听了别人的建议,蹉跎了十年,就没想过努力一下,自信一下。

如果当年把文章发出来了,是不是今时今日就会有所不同。

即便无法成功实现理想,但如果这么多年不放弃,一定也有些成绩了吧?

从那之后他明白了,别人的意见一定要先思考清楚是否符合自己,再做决定,不能一味地认定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并不是说,别人提的意见一点都不采纳,而是要分清楚,他人是为了打击你的自信,还是真地给予你帮助。

你所提出的苦恼,和对方提出的建议究竟是不是一个赛道上的?

这个世界,人心极为复杂,想帮你和想害你的,或许都是一样用着关怀的面容。

出了问题后,或许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成功’事例。

即便在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前无法理清思路,在过后也要自己复盘一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解的题。

在辨清利弊后,再下决定。其实当后果向更糟糕的一面倾倒时,都有个自救期。

不盲目自我,也不盲目听从。

千万别搞错了听人劝吃饱饭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困难和面临取舍的事件,一定要分清的是,大家皆不同。

别人有用的,你未必有用。

可以尝试,但别一棵树上等死。

这个意见究竟适不适合你,只有你自己去尝试了才能分辨出来。

最后再说个身边的小故事。

一位年近六十的阿姨离婚了。

所有人都感到诧异,只有她的儿子表示您觉得对就好。

阿姨年轻时就是个全职主妇,老公是一家小型公司的老板,从小康家庭奔向康庄大道,那小日子引来了不少身边女性朋友的羡慕嫉妒。

随着家庭生活越来越好了,阿姨偶然发现老公出轨了,老公全盘承认了,并且说自己再也不会了。

身边人全都是劝分的,没一个人支持他们在一起。

别说当时了,就说现在吧,大家也得说离。

阿姨自己有主意,跟大家说:“离婚了我没钱怎么养孩子?让我现在去上班也得等段日子才有钱,而且我什么也不会,难道让孩子跟他爸?再给他娶个后妈吗?”

大部分人听了之后都骂阿姨没骨气,说她活该男人出轨。

后来,她老公确实再也没出轨过,儿子也争气,去了大城市,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她自己也出去打工赚钱。

他们夫妻在外人眼里看来也算恩爱,儿子每个假期都回来陪父母,真的是羡煞了很多邻居。

后来老公退休了,儿子也找了份不错的工作,这应该算是好生活的另一个阶段开始了。

阿姨却提出了离婚,她老公不理解也不同意。

阿姨说:“当年我没能力,在那样的硬性条件下,我做不到抛去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忍耐和原谅,后来我出去上班是为了挣钱接触外界,好好培养孩子不至让他变成你这样,终于我完成了我当初给自己的任务,看着孩子成人了,我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况且我也存了不少钱,离婚也会分到一部分钱,我觉得可以了,离婚是我知道你出轨那一刻就下的决定,无论我多大多老,都会实现这个想法。”

后来那位叔叔得了中风,身边也没个人照顾,儿子给他请了个保姆,他每日都在忏悔当初为何管不住自己,倒是阿姨每天活得特别潇洒,全国各地的旅游。

我当时听到之后,只觉得很震惊。

不想去评判阿姨的对错,我只知道她离婚后确实很快乐很幸福。

我最想说的只有,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式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