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福的故事

 琳琅小神 2023-01-04 发布于湖北
姓氏渊源之一:棣姓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边邑无棣,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无棣,是春秋时期齐国邑名,因古有无棣水(今河北盐山漳卫南运河无棣沟)而名,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北界地邑,常年驻扎有军队,主要是防御燕国,筑有无棣城,古城旧址在德州市庆云县于店村北,是旧庆云八景之一,“棣城烟雨”。城墙故址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城西北六十公里的河北省盐山县大傅庄乡故城赵村至常金乡常金村一带。
战国时期,无棣是战火纷飞的古战场,齐、燕、山戎、秦等诸侯国在该处屡战。在原住军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无棣氏,后省文简称为单姓棣氏。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无棣地方绅士徐巿(徐福)受秦始皇之命,在盐山一带招募了童男童女各五百名,并百工、水手、弓箭手三千多人,然后在原齐国故地饶安(今河北盐山)筹措物资,之后就是从无棣东端的马谷山浩浩荡荡地入海,一去不复返地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

徐福去向

编辑 播报

日本传说

日本现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颇晚,当是后世徐福来日传说传入日本(注:[2])附会所建。又,徐福墓数量过多,如杨贵妃墓,前前后后有数十座,徒增疑点。)
但日本早于徐福来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徐福与童男童女到来充其量只是与当地人通婚再产生后代而已。
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说徐福带童男童女来日本修好,贡上三坟五典而寻求仙药,然而不得仙药,只等定居下来。在《富士文书》中则提道徐福来到日本,协助当地农民耕种,带来一些新的技术。到达日本后,徐福再没有返回中国,而且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担心秦始皇追杀,要求同行男女各自改姓成为“秦”、“佃”、“福田”、“羽田”、“福台”、“福山”等姓氏。巧合的是,连云港市现有云台山脉,姓氏都与山有奇特渊源。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都还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门口楼上还仍然刻着“秦”字。

江苏赣榆

徐福像徐福像

1982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原赣榆县)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金山镇南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另据出土文物可知,赣榆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朝时属琅琊郡,实际也果真如此。由此,位于赣榆金山镇南一公里的徐阜村,也称是徐福故里。
有连云港市人徐恺,称徐福是其前第56代祖,有徐家宗谱和连云港市地方志为证。(另:赣榆属于连云港市三个主城区之一)
两种说法在史学界上的争论颇多,因为都没有墓葬或原文的确凿的证据,直至今日一时争论不止。但不妨碍人们纪念徐福活动的展开。

山东龙口

最早记录徐福事迹的是《史记》,作为当时西汉武帝时太史令的司马迁,距离徐福东渡的时间只有七八十年的时间,定是因为此事影响甚广,所以他在自己的不朽著作里记录了当时求仙这一盛况:“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马迁说徐是齐地人。故有观点认为徐福的故乡应该是山东龙口

东渡原因

求仙药说
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说法,在秦代方士是很流行的。在齐地和燕地,这样的方士很多。战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时,便有大批齐、燕方士入海求蓬莱仙药。和徐福同时代的方士也有很多,像卢生韩终侯公等。徐福作为方士中最著名的一个,为始皇入海求药,是可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