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因“阳了”被妈妈怒骂的女儿,为何却获得10万网友点赞?

 阿呆爸育儿 2023-01-04 发布于安徽

这是阿呆爸第707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扁舟

01.

前几天,网上一名博主因为被妈妈骂,而获得了十万点赞。
事情是这样的:
博主@荞麦chen和妈妈视频,本来不想告诉妈妈自己阳了的,结果被妈妈看出了不对劲,猜到她阳了。
结果,女孩妈妈第一时间不是关心女儿的健康,而是指责道:“让你到处瞎跑。
可事实是,女孩根本没有瞎跑。
于是女孩感慨:“中国父母表达关心的第一步,就是先把你骂一顿。”
女孩的感慨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纷纷在微博下留言:
“我父母永远是:你病了是因为你穿的少。”
“我爸第一时间就是怪我没做好防护。”
“我描述我的新冠症状'头晕’,我妈'谁让你不吃早餐’。我'嗓子疼’,我妈'谁让你不喝水’。我'全身酸痛’,我妈'谁让你不锻炼’。我甩出阳性截图,我妈'没事去做核酸干啥’。”
太真实了。多少中国式父母都是这样,明明想表达的是关心,可一出口,却成了责备。他们以为自己的责备就是爱孩子的表现,殊不知在孩子听来,这些“指责式的关心”不仅没有关心,还会造成伤害。
久而久之,孩子被父母越推越远,等孩子真的遇到困难,受了委屈,就再也不会向父母倾诉和求助了。

02.

还记得那个被钢针刺穿胸膛,却不敢告诉父母的女孩吗?
2020年暑假,常州一名6岁女孩在父亲工地玩耍,不小心被钉枪击中。7厘米的钢针,就这样直接穿进了孩子的胸膛。
一时间,孩子疼得眼泪直掉。可她宁可忍着,也不肯告诉父母。直到晚上,孩子已经疼痛难忍,甚至呼吸困难了,她才怯生生地告诉父母。
女孩的爸妈第一时间把孩子送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他们,钢钉距离心脏只有26.4毫米,一旦有个磕碰,一个咳嗽,后果都不堪设想。
或许你会觉得,这孩子太憨了,为什么不早点把自己受伤的事实告诉父母呢?
可事实却是,孩子不敢。因为太害怕被父母责骂,所以她宁可独自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也不愿意让父母知道。
遗憾的是,像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2021年12月,一名7岁的孩子在和朋友打球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把手臂摔成了“7字型”。
可骨折后的孩子,却生生忍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实在忍不住了,才开口告诉父母。
父母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时,医生说:要是再晚一点,孩子就要残废了。
孩子的妈妈又气又急,忙问孩子:“你怎么不早点说啊!”
孩子闪烁着怯懦的眼神,小声地回答道:“我怕你们骂我……”
孩子不敢告诉父母的心情,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
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被同学欺负,不敢告诉父母,怕父母指责自己不合群。
考试考得不好,压力很大,不敢告诉父母,怕父母指责自己不够努力。
就连自己被摩托车撞飞,第一反应也不是疼,而是想着千万别让爸妈知道。
身为父母,看着这些评论,我不由得感到万分痛心。
难道这些父母真的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吗?并不是的。他们也心疼孩子,也担心孩子受委屈。
可是在父母看来,所有流于表面的共情和安慰都是没用的,只有通过指责和批评,让孩子学会吸取教训,避免问题再发生,才能让孩子下次免受同样的伤害。
或许在父母看来,只有亲爹亲妈才会对孩子这样,换做旁人,谁管你这么多。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看似关切的指责,会把孩子越推越远,更是会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03.

知乎上有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受伤了,宁可自己忍着也不告诉父母?”
底下有个匿名回复扎心了。他说:
“因为你不会正确表达心疼。”
“因为你习惯了,先教训孩子一顿。”
是啊,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家长都会先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一顿,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自食恶果。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而关闭心门,哪怕遇到天大的事,他们宁可忍着,也不愿意向父母求助。
就像《我家那闺女》节目中,焦俊艳说的:“分享痛苦给父母听,只会得到双倍痛苦。”
这话听起来,真叫人心酸。
中国式的家长,自以为所有的指责都是“爱之深,责之切”,却没想到,这些指责在孩子听来,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孩子会觉得,自己都已经过得这么不好了,可最亲的人不但没有关心自己,反而不断地指责自己。
而这种指责,会让孩子放弃倾诉和求助。从那以后,孩子会活成一座孤岛,哪怕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一个人咬牙强撑。等到撑不住的时候,孩子就可能走上不归路……
2020年6月,一个17岁的孩子跳楼自杀了。
父亲在得知孩子自杀的消息时,内心既震惊又疑惑。孩子一直很乖巧懂事,自杀的前一晚,他还在和弟弟玩游戏,还主动洗了衣服,拖了地。
没想到一觉醒来,保安就敲响他家的门,告诉他“孩子从顶楼跳下来了”。
震惊的父亲在心痛之余,开始寻找孩子死亡的真相。当他登录孩子的qq,第一次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时,才发现孩子早就加入了“约死群”,轻生的念头早已有之。
约死群里充满了负能量,每个孩子身上都面临着各种各样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有成绩不好的,工作压力大的,有情感受挫的,甚至网贷还不上的……
有些孩子也曾尝试着跟父母沟通,寻求帮助,可父母却觉得他们是在无病呻吟,甚至把所有的错都归在了孩子的身上。
这些父母以为这种“指责式关心”能让孩子更快地成长,殊不知,却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看,这些“指责式关心”在父母看来是爱,可在孩子看来,却是隐形的暴力。
虽然不见血刃,却更加可怕!

04.

尹建莉曾说:“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而这个问题,很可能就出在父母关心孩子的方式上。
为了不让关心变成利刃去伤害孩子,我们需要换一种关心的方式。也就是尽量把关注点落在孩子身上,把责备换成简单的关心,或者直接的共情。
就比如,当孩子受伤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说“你受伤了,妈妈很心疼”,而不是“谁叫你走路不看路”。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说“你退烧了没有,妈妈很担心”,而不是“谁叫你到处瞎跑,才阳了的”。
 如果担心说不好,那不妨什么都不说,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就算实在改不了自己的习惯,指责了孩子,那也要在事后及时向孩子道歉。比如说:“妈妈不是有意责备你的,只是一时间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不起。妈妈还是很关心你的,看到你生病,妈妈很担心。”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重视,明白自己是被在乎、被爱的,他才会愿意袒露心扉,和父母说更多自己的心里话。
总而言之,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关心,是中国父母必须要上的一课。请相信,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疏远父母的。如果孩子遇事不愿意告诉你,请一定不要急着指责孩子,而是反思一下作为父母的你,是否用正确的方法爱孩子,关心孩子。
中国式的父母,虽然深深地爱着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可就是因为缺乏爱的表达,让孩子不能接收到我们的心意。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是需要用一句坚定的“我爱你”,一个温柔的拥抱,一句真诚的关心,让孩子意识到我们的爱。相信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把我们视为最亲密的伙伴,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惟愿每一对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也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开口有人在意,身后有阳光。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阿呆爸视频推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