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武装力量军种结构调整的实践历程

 长弓有心 2023-01-04 发布于广东

格拉乔夫时期(1992年5月至1996年6月)

苏联受冷战思维的影响,着眼于大规模战争威胁,保持军事力量对等原则,其建军思想是建设一支大战动员型军队。苏联解体后,刚组建的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严重下滑,无力支撑庞大而臃肿的军队。俄罗斯认为,发生大规模作战的概率大大降低,而发生局部战争、地区冲突的威胁加剧,俄军建军思想发生根本改变,亟需实现转型。削减军队员额及战斗编成,同时完善军种结构是俄军事转型的基本方向之一。俄罗斯作为最大继承者,接管了苏联军事遗产的绝大部分,也继承了苏军的五大军种(战略火箭军、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和空降兵,同时在国防部航天器主任局所属军事航天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军事航天部队司令部,形成“五军种两兵种”结构。

文章图片1

格拉乔夫认为,应根据军种借以活动的自然领域,即陆地、海洋和空中-太空来组建军种,同时合并军种可以提高军队指挥和使用的效率,减少指挥机关的数量。受历史条件并不成熟的限制,格拉乔夫并没有急于对军种结构进行激进的变革,而是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工作。计划在2000年前,把5个军种合并为4个,即战略火箭军、空军、陆军和海军;2000年以后,再把4个军种合并为3个,即空天军、陆军和海军。但是,随着格拉乔夫的下台,此计划未能付诸实施,即被放弃了。这样的情况下,军兵种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调整,但是却为之后的结构调整作了一定的有益铺垫。

文章图片2

罗季奥诺夫时期(1996年6月至1997年5月)

1997年3月,国防部首次对武装力量军种结构的进行调整。罗季奥诺夫上任时,俄军正处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失利的阴影

中,普遍认识到必须对军队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为全面推行军改,罗季奥诺夫首先以改组空降兵为突破口。计划将5个空降兵师合编为3个空降兵师和2-3个空降旅,并将其重新划归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制定了全面改组空降兵的计划,结果导致空降兵将领的强烈反对,就连“将军政治家”列别德也公开表示反对。列别德曾为叶利钦连任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其极力推荐下,罗季奥诺夫才得以出任国防部长。

叶利钦也并没有全盘接受罗的改革方案,而是在1997年3月13日发布命令,保留空降兵原有机构作为一个兵种编入陆军序列。事实证明,罗季奥诺夫并非是叶利钦心目中的国防部长,任职不满一年就被解职。这也昭示着其对于空降兵的改组将有很大缓和余地。

谢尔盖耶夫时期(1997年5月至2001年3月)

谢尔盖耶夫对战略火箭军情有独钟,实行军事改革首先从壮大战略火箭军开始。1997年7月,叶利钦签署第725号命令《俄联邦武装力量改革及完善其结构的首要措施》,此项命令将众多国防工业企业和设计局经过数十年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统一空天防御系统实际分开,被称为“俄罗斯空天防御系统的掘墓令”。1997年7月,为了保留战略火箭军军种地位,谢将导弹太空防御部队从防空军中分离,与军事航天部队一同并入战略火箭军;1998年3月1日,空军与防空军正式合并为新空军,合并后新空军编制员额为19.27万人,只保留了40个将军职务,裁减了21名将军和226名校级军官。1997年9月,由于陆军司令部即将被撤销,空降兵脱离陆军再次成为独立兵种。

1998年8月7日,叶利钦批准《2005年前俄罗斯军事建设的国家政策基础(构想)》,该文件规定,俄联邦整个武装力量应在改革的第一阶段(2001年前)完成向四军种结构的过渡,第二阶段(2005年前)完成向三军种结构的过渡。明确提出按照武装力量使用的空间,即陆地、空中-太空和海洋来改革武装力量各军兵种的思想。但是谢尔盖耶夫并没有按照该文件精神调整武装力量军种结构,而是充满了狭隘的军兵种观念和对于老部队的偏爱。第二次车臣战争证明,战略核力量并不是万能的,无法有效应对所有的军事威胁。由此而言,加强战略火箭军的做法必然长久不了,俄武装力量军种结构必然会有所调整。

伊万诺夫时期(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

与谢一边倒地发展战略火箭军不同,普京表示必须根据国防需要和国家经济实力均衡发展各军种,并于2000年8月11日通过了《关于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发展武装力量军种的决定》。另外,受世界各国加强太空力量发展的影响,俄罗斯也认识到获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性、太空军事化及太空作战将不可避免等,为此,必须要有专门力量,整合太空资源加强发展。为此,伊万诺夫一接任国防部长,就对谢氏军种结构中的一些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根据《2001—2005年俄罗斯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规划》,将战略火箭军降格为兵种,将战略火箭军的导弹空间防御部队和军事航天部队整合组建航天兵部队。从此,结束了在太空领域发挥军事作用的两支力量长期分属两个不同军兵种的境况,也结束了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与军事航天力量信息系统相互分割的历史,提高了军事资源的有效组合以及太空军事力量相关系统的使用效率。至此,俄军已经完成了军队结构调整目标,形成了由陆、海、空3大军种和战略火箭兵、空降兵、航天兵3个独立兵种组成的武装力量。在此期间,总参谋长克瓦什宁曾多次提出裁减、转隶、撤销空降兵的想法,但是因各方原因未能成行。空降兵作为独立兵种一直保留至今。

文章图片3

结构调整应在现时所处的具体条件下进行,要综合考虑达成目标的时效性、经济性。俄军已经意识到,统一的空中-太空防御系统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并没有采取将导弹太空防御部队并入空军或者恢复防空军的简单做法。因此,建立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一体化国家空天防御系统,是俄罗斯军种结构调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谢尔久科夫时期(2007年2月至2012年11月)

俄格战争暴露出俄军在指挥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迫使俄军下决心推动组建以来最大最彻底的“新面貌”军事改革,以实现彻底的全面的转型。经过前几次的军种调整,俄武装力量军种结构基本成型。迫于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对俄战略核力量构成的直接威胁,以及自身航天兵未能建立全国性统一空天防御体系的问题。为加强空天防御系统建设,抗衡欧洲反导系统,维持与美国和北约间最低限度的战略平衡,在军种结构调整上,俄罗斯于2011年12月1日,在航天兵和空军空天防御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基础上组建新兵种——空天防御兵,开启迈向构建统一空天防御体系的第一步。

但客观上讲,尽管组建了空天防御兵,俄空天领域依然是割裂的。随着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美俄关系急剧恶化。并且美军加速推进临近空间飞行器和空天飞机的研制列装,更使俄感觉到空天袭击威胁日益严峻,在构建“空天一体防御”系统结构上必然有所动作。

绍伊古时期(2012年11月至今)

1993年在颁布实施的《关于建立俄联邦防空组织》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空天一体防御”的构想。1994年俄军总参谋部在论证未来的军兵种结构时,曾提出过2005年前组建空天军的方案。俄防长绍伊古说,组建空天军,不仅有利于“统一制定与发展空天防御力量有关的军事技术政策”,还可“通过攻防力量的一体化提高作战使用效能”。2015年8月1日,在空军和空天防御兵的基础上成立空天军。与此同时,也使俄军结构历史性地转变为三军种两兵种。美国家情报总监的全球威胁评估补充说,俄罗斯的军事改革表明,军队正在适应能够进行“对太空系统的攻击”。

文章图片4

成立空天军,虽然将应对不同种类空中威胁的军兵种集合到“同一屋檐下”,但空天军仍保留着空军、空天防御军各自的运行机构,并不能彻底解决空天防御系统存在的所有问题。而且,未来空降兵和战略火箭兵能否保留独立兵种的地位,还值得观察。这不会是俄武装力量军种结构改革调整的终点。

文章内容摘录《军事文摘2022年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