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家训 | 小寒,祈福迎新绘兔爷

 谦言益语 2023-01-05 发布于上海

绿酒分春曾祭日,

红炉点雪更埋光。

此时大理人南客,

何处衡阳雁北乡。

古道西风寒兔马,

长天落日下牛羊。

鹊巢雉鸲寻常事,

思到西王母渺茫。

当代·姚佳《小寒》

是2023年第一个节气小寒,也是岁次壬寅季冬丑月之节。每年1月5日还是中国邮政生肖系列邮票的发行日,今年的生肖邮票是兔年生肖。

为什么会选择在小寒前后发行生肖邮票呢?这要从生肖邮票的民俗文化背景与邮票发行规律说起。我国生肖邮票的发行是自1980年庚申猴年开始的,猴年的首发日并不在1月5日,而是在1980年2月15日除夕日,看起来时间很应景,但实际上对当时的信息传播与销售来说,集邮爱好者们未必能及时买到生肖邮票在春节当日使用。后来选择1月5日这一固定日期,有两点好处,一是兼顾节气小寒前后“小寒大寒,不久是年”的民谚,烘托了腊月忙年的气氛,给集邮爱好者充分的时间结合当年生肖邮票创意制作拜年邮品。再一个好处就是,发行时间的固定可以塑造一个系列邮品的品牌形象,让集邮爱好者们记住这一天,实际的效果也确实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今年的兔年生肖邮票已经是我国发行的第四轮生肖邮票了,本轮生肖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第二枚名为“共圆共生”。其中第一枚蓝兔形象“癸卯寄福”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这枚邮票画面中的蓝色兔子一手执笔,一手持信,通体蓝色,瞪着红色的眼睛,露出硕大的牙齿,嘴巴两边各四根如钢丝般硬挺的胡须,结合左上角1.20元面值的位置,有网友揶揄说:“看着像一只发了烧的兔子,穿着蓝色防护服,右手拿着拭子,左手拿着拭子袋,还没戴口罩,关键是左上角120时刻准备着。这枚邮票反映了这三年遭的罪,设计的好。”反对的声音则认为,邮票是国家名片,是使用社会学话语传播的视觉艺术载体,要尊重民族文化“图必有益,意必吉祥”的审美习惯,使用符合大众审美的视觉语言为好。若仅仅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的艺术作品,那属于学术性话语范畴,当然越彰显艺术个性,越有艺术价值了。

生肖邮票这一题材已经不是我国独有的邮票品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发行生肖系列邮票,这在国际上有对比性,从深入领会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而言,可以挖掘的生肖艺术形式还有非常多,今年的这件作品确实值得商榷。

日前,我看到北京一位小朋友高珊珊绘制的《兔儿爷》就是一幅不错的生肖作品,于是选为本期物候日志的题图。兔儿爷的典故来自于明清之际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重病,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百姓死难无数,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景,心中十分难过,就派在月宫捣药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化身一位怀抱玉杵和药臼的郎中来到民间,借了庙中神像的一身盔甲穿上,挨家挨户为百姓治病,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到月宫。京城百姓感激玉兔,请工匠泥塑彩绘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果蔬五谷供奉祭拜,祈愿兔儿爷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守护神。

其实,在民俗与传说中,与生肖有关的主题非常多,其中,既寄托着人们的期望与祝福,也寄寓着劝导人心向善的德化训蒙主题,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

截至今年,我为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撰稿已经迈进第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从节气常识开始,陆续专题撰写了节气花语、节气美食、节气导引、节气说文、节气说礼、节气香事、节气茶事、节气绘事……其中的节气香事已由文汇出版社结集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