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散记】张建国‖延安纪行

 昵称70808387 2023-01-05 发布于山东

 
延安纪行
文/张建国
(2022.12.28)


延安,著名的革命圣地。那里有那么多神奇的红色故事、经典的红色创造、众多的红色遗迹,被传播、被传唱、被传颂、被传承着,时刻在影响、吸引和教育着人们。去延安,到那里去亲近它,感受它,了解它,是多年的内心呼唤,是萦绕于心的持久向往。
进入本世纪初,我曾经有一次珍贵的陕西旅行。在出行期间,看遍了西安的名胜古迹,饱览了“陕西的黄土埋皇帝”的壮观景象,既攀上了险峻的华山之巅,也去黄陵县的桥山拜谒了人文始祖,足迹到达的黄陵县及周边已经属于延安市管辖。我们一行人在农村小店、路边酒家,被一曲连一曲红歌相伴、包围着,曾坐上过温暖的热炕头,喝过滚烫的米酒,吃过那香喷喷的油糕,尝过爽甜可口的大红枣,感受过浓郁的陜北风情。但遗憾地是因时间关系,脚步没有再向北延伸,已经到了延安的大门口,却没能跨进那道门坎,去看看心心念念的延安。
机会失去虽然可惜,但也留下了可填补的空间。那是又过了几年,有次我与朋友结伴去北京,偶然得知第二天有北京飞延安的航班。于是,毫不犹豫地迅速下定决心:定票,去延安!
航班是在南苑机场起飞。第二天一大早匆忙地对付了早餐,我们便直奔机场,刚刚上路不久就发现去往南苑机场的道路状况很一般,不仅比较窄,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道路两边的街道也比较陈旧,心里想怎么大名鼎鼎的南苑发展这么慢,甚至有点落后,这京郊与高大上的北京太不匹配。到了南苑机场看到机场设施比较老化、规模也比较小,是一种多年维持现状的状态,当时心里猜想可能是北京有了更好的机场,这里大概已经不是北京航空业发展的重点了。


落地延安机场,向市区进发途中急切地望向车窗外,忙着去认识这片红色土地。不久“鲁讯艺术文学院”旧址便映入眼帘,给人以意外惊喜。“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约五公里的桥儿沟,现保存有一座天主教堂和数十孔石窑洞,教堂大厅当作上课的教室,窑洞当作校舍。据介绍教堂是原西班牙一神甫修建的,也是当时延安唯一地道的西式建筑,1961年成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艺”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创作了一批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作品,在革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主市区看到的样貌与想象完全不一样。城市主街道沿着延河走向建设发展,街道宽敞,高楼林立,由于是旅游城市,宾馆、酒店很多且密集,车辆在街上川流不息,已经不是从老影视片中见到的荒凉的黄土高坡、低矮层叠的窑洞的旧模样,可以说是荡去了“土气”,增加了“洋气”,展现出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延河两边岸堤已用石头砌起来,坡比较陡,想下到河滩去走一走很难,影视中那种晚饭后、夕阳下在延河滩边散步的状况已成为过去式。


安顿下来以后,首先想去参现的是宝塔山。宝塔山之所以成为首选,是因为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当年有志青年奔赴延安,就是朝着宝塔山的方向,宝塔山就像一面高擎的光辉旗帜,让四面八方的抗日力量凝聚其下,宝塔山就是灯塔,照耀着前进的航向。过去在连队办黑板报的时候,曾多次把宝塔山作为插图使用,现在到了延安,就想及早地一睹为快。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是周围群山之冠。这里现在已经建成宝塔山公园,乘车到山脚下的山门牌坊前,下车徒步上山。山顶树木葱郁,环境优美,视野开阔,俯瞰下去,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宝塔矗立高44米,共九层,建于唐代。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战争时期曾多次敲响铁钟发挥其预警作用。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接着,我们就围绕着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几处主要居住地展开了游览。毛主席等中央负责同志进入延安后,最早住在风凰山下的窑洞。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精心运筹,推进了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把国内阶级斗争引上了抗日民族斗争的轨道。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军事名著《论持久战》,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前景既不能速胜,更不是亡国,而是持久战,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1838年11月20日,日冦第一次轰炸了延安,历史悠久的延安古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一堆瓦砾。为安全计,中共中央连夜搬到了杨家岭。


名垂青史的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起初只是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中共中央进驻后中央机关人员与警卫部队自己动手建设了部分窑洞宿舍和办公场所。我们去的时候,正在重修主干道到杨家岭的支干道路,沿途半边硬化半边还在垫土。进入杨家岭中共中央旧址景区,走上小山坡,是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毛主席住两孔窑洞,寝室、办公室各一间,陈设极其简陋,印象深的有三点,一个是窑洞里挂的那幅毛主席穿着补定衣服、扳着手指给120师团以上干部作报告的照片,记录了毛主席与党和人民军队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历史。一个是院里的小石桌,那是毛主席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的地方。再就是小院外的斜坡下,有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亲自开垦、耕种的一块菜地,那是毛主席身体力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繁忙工作之余劳动的地方。从领袖们的居住地出来过一小段天桥,就到了中央办公厅的办公楼,办公楼于1941年建成,因形似飞机亦称“飞机楼”,整个建筑共三层。1942年5月,中宣部在这里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着眼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述了党的无产阶级文艺思想。中央办公厅办公楼也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会址。在这座楼的不远处,就是1942建成的中央大礼堂,中央大礼堂也是党的“七大会址”,进入礼堂可以看到主席台上方横幅上醒目地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党的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杨家岭是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战斗十个春秋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38年11月到1943年10月,前后近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了自我革命式的整风运动,隆重召开了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的窑洞里,毛主席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从而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的全新理论体系,正确地引领、指导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的航船战激流、过险滩,千回百转,不断驶向胜利的彼岸。


王家坪是又一处著名的红色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0亩。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部(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进入这处旧址的大门不宽,门上方写着“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家坪”,门口有谷仓式的一个岗楼。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毛主席、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这里,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准备。在此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周恩来率部从这里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这处旧址,1956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展出文物291件,是了解延安时期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军事活动情况的主要场所。


与王家坪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旧址比邻的是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后来几经迁址改建,1973年6月迁入王家坪现址。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免费全面对外开放。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238亩,主体建筑面积29853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10677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近3.6万件,历史照片1万多张,图书3万余册,调查访问资料百余卷,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为一体的革命纪念馆,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纪念馆朴素大方,高大宏伟,悬挂的馆名是郭沫若1971年来延安参观时题写的。纪念馆广场十分平坦开阔,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毛主席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五米,连基座通高8.15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手书的“毛泽东在延安”。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13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在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枣园革命旧址是各旧址中相对比较宽阔,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占地面积80亩,环境清幽,花草树木繁多,各个建筑若隐若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枣园是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这里原是一家地主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在旧址大门石柱两侧留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枣园内有一座苏式小礼堂,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的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小礼堂对面是一座长相差不多但小一些的房子,是机要室,很多重要电报收发都在这里。里面有的房间原样陈列,有的房间开辟为展室,用照片和实物展览我党机要工作的发展历程。在走进领导人居住区前,可以看到当时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五个人容光焕发,谈笑风生,满怀着胜利的喜悦。枣园领导人居住的窑洞,是依山分布的5座独立的院落,各自陈列着生活和工作的用品与部分照片。西面山脚下一方简陋的土平台,就是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地方。枣园院子的右侧靠近山坡处,有幸福渠从院子穿流而过,渠长6公里,由军民携手于1940年4月开挖完成,可灌溉80多公倾土地,从此庄稼连年丰收,于是群众给它取名“幸福渠”。


在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建国,在这里作出了参加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毛主席、周恩来等从这里启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之后领导解放区军民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枣园革命旧址内共展出珍贵文物815件,业已成为全国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我们在延安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中共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由绥德警备区开赴黄龙山区南泥湾垦荒,进行生产自救。在短短三年内,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大力支持了持久抗战。在旧址,我们看到了大片当年开垦的梯田,庄稼长势喜人。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里面用实物、图片祥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的经过和成就。展馆外有一座大生产群雕像,栩栩如生。这里也保留了毛主席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2006年5月12日,南泥湾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9旅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被誉为“南泥湾精神”,成为教育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


到延安实地去面对、考察和熟悉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这段历史,总有一种凝重心情积聚心头,有一种敬仰敬佩心情油然而生,有一种慷慨振奋之感充满心魄。深深地体会到延安之行十分有价值、有意义:
延安之行,是对那段党史军史的一次烙印极其深刻的具体感知。通过与各革命旧址的零距离接触,对革命文物近距离观看,过去抽象的大概印象,具体了、立体了、鲜活了。弄清了许多重大事件、重点决策、重要行程的发生地、产生地、出发地及其来龙去脉。对延安时期的艰苦环境、艰辛生活、艰难创业有了直接观感,深感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定,初心使命的坚守,奋斗精神的坚韧。


延安之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党在延安创造的革命精神,因出自延安这片红色热土而称之为“延安精神”。“延安精神”这一概念,是毛主席在1942年12月首先提出来的。在延安参访的时时刻刻,我们都被延安孕育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延安精神”内涵所熏陶和感染,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2021年9月“延安精神”经党中央批准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恒久赓续的红色根脉。


延安之行,让我们更加崇敬毛主席在理论建设上的杰出贡献。纵观毛主席的一生,有几个理论创作的辉煌时期,而延安时期,是毛主席理论创新的旺盛期、巅峰期,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期。毛主席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一面处理繁重的日常工作,一面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进行理论研究、著书立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9篇著作中,有112篇出之延安时期。毛主席曾风趣地说: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他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永远高举的旗帜。


延安之行,让我们更加认清了党的延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从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成立到1935年长征结束不久落脚延安,党经历了大革命的兴起与失败,经历了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与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经历了白区工作的不断拓展与近乎百分之百的巨大损失,路线错误屡屡发生,革命形势起起落落,交足了幼年时期的学费。而延安时期,党有了英明正确的领导核心,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党进入了成熟期。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深刻地总结了历史教训,整顿了不良作风,统一了全党思想,从此,道路顺了,弯路少了,人心齐了,合力强了,真正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巨变,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由低潮转变为高潮、承前启后的重要转变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是神圣的历史丰碑;延安时期,是党的全面建设显著加强、思想建设进入实事求是精神殿堂的里程碑。延安时期,那是中国共产党迎来的一个生机勃勃、灿烂辉煌的春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 

张建国,河北景县人。1972年12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干事、副指导员、指导员、宣传股长、干部科副科长、宣传科长、宣传处长、团政委、师副政委、旅政委、军分区政委。爱看书,闲来写点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