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钱学森96岁生日,宾客云集,突然,钱老目光一转,落在了站在角落的女人身上,停了好一会儿他才颤声问:“你…还好吗?” 这个优雅淡定的老人就是'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的妻子,李佩先生。 她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人生的两大不幸,依次向她重重袭来。 一句“你不回来我不老”见证坚贞爱情,她一等就是一生。 没人知道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有时她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六年前,先生离开了我们,湍流卷走的,是她清逸的身影,卷不走的,是一部“传奇”。 1917年,李佩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李佩自幼聪慧。 高中毕业时,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后来,随着抗战的爆发,李佩不得不跟随学校一起南迁到了西南联大继续读书。 1947年,李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了陪伴一生的爱人,郭永怀。 两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步入婚姻的殿堂只用了一年时间,但彼此却陪伴了对方一生。 婚后不久,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俩给她起名为郭芹。 这是1951年,李佩在大学教授中文,而郭永怀已经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知名科学家。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他们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非常的高。 如果按照这种形式发展下去,毫无疑问,李佩和郭永怀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富足且舒适的。 然而,面对拥有着高薪、别墅、汽车的生活,夫妻俩却没有沉迷其中,他们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学成归来报效国家。 时间很快来到了1953年,在收到钱学森的邀请后,郭永怀带着妻儿冲破了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此后,他们住进了一栋破旧的小房子里,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国防建设中。 彼时的郭永怀和钱学森等知名专家一起在为国防事业做着努力。 而李佩先生也是身兼数职,她一边在大学里教授英语,一边还兼任着规划和建设中关村的重任。 那几年,两人都非常的忙碌,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 他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 然而,在1968年12月5日这天,郭永怀先生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时,他所乘坐的飞机在飞行途中不幸坠毁,机场的人员无一幸存。 当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却看到了这样一幕感人的场景:两具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经过辨认这就是郭永怀先生和他的助理。 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保住了那个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文件,当工作人员将两人分开后,大家都哭了,因为这些文件居然完好无损。 而正是这些文件里的资料让我们国家向强国大国又迈进了最为坚实的一步。 消息传到北京后,钱学森抱头痛哭,而李佩却异常的“冷静”。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将自己的头发重新梳理整齐,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后来到了丈夫的办公室。 就这样,在窗前,看着院子里丈夫最爱的那棵古树,她一站就是整整一夜。 几天后,她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之后,就马上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她要为丈夫活下去,她要把丈夫没有做完的事情都替他做了,她知道,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没有做。 作为我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带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英语教科书。 当时国内没有托福,没有GRE,但只要是李佩先生出的考题,通过考试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国外的认可。 这就是李佩先生的实力。 此时,年仅7旬的她还在坚持为学生们上课,不仅如此,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 80岁的时候还在跟随着年轻人一起学习电脑,对于新兴事物,她总是充满了兴趣。 然而在1996年,她唯一的女儿郭芹也因病离开了人世,此时,一家三口仅剩下了她一个人。 周围的人担心她年纪大了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可她却在一周之后拿起书本来到教室继续为学生们上课。 后来,李佩先生将自己全部全部的积蓄都捐了出去,原本大家想搞一个捐赠仪式,但也被李佩先生拒绝了。 直到2017年,李佩先生去世,她悄悄地离开,没有打扰公众半分。 后人遵循她的遗言“想与老郭埋在一起”,将她与郭永怀的骨灰合葬在中科院力学所。 在这里,他们终于可以团圆了。 郭永怀去世的第二年春天,李佩看见14楼的一盆迎春花开了,她第一次麻烦别人,也是第一次动用私心,让帮忙把那盆迎春花移栽到她的13楼,她说:“老郭最喜欢迎春花了。” ![]() ![]() ![]()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巾帼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