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有三位伟人去世,而在1975年,也有三位大人物相继离世

 君临天下100 2023-01-05 发布于湖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很多为新中国奉献一生的开国元勋相继离世,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充满了太多遗憾和悲情色彩。1976年“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人民军队缔造者朱德、伟大领袖毛泽东相继与世长辞,华夏大地龙笼罩在一片悲恸之中。

在三位新中国缔造者去世的前一年,也有三位足以影响近代中国命运,以及中国革命走向的大人物相继去世。

一、李富春

今年是李富春诞辰123周年,作为一位从湖南长沙走上革命道路的革命家,年仅19岁时便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怀揣50 块大洋远赴法国勤工俭学,试图找到可以改变中国命运的方法。

在法国留学期间李富春深入研究了法国社会问题,并从法国工人运动中总结经验,希望通过“洋为中用”的形式,为中国革命提供一些借鉴。

1920-1921年,李富春积极参与群众运动,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蔡和森,并在蔡和森的引导下深入研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

在这个过程中李富春逐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1922年李富春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于1923 年正式加入共产党,此后成为了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之一。1925年2月,李富春与蔡和森前往苏联学习,同年8月从莫斯科辗转回国。

回国后李富春受党组织委派,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担任副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军法处处长等职务。在此期间他开始在“第二军”内建立秘密党组织,并担任党委书记一职。大革命时期李富春积累了大量的军队工作经验,为我军的创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践作用。

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李富春在政治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在红三军团担任政委期间,还曾和彭德怀搭班子工作。解放战争爆发之后李富春被派往东北地区,成为了主抓财经工作的东北局副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李富春在经济工作战线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在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21年间,不仅在国民经济发展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还是周总理的得力助手。1966年66岁的李富春当选政治局常委,但此时正值十年特殊时期。

1967年,李富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一直到临终前他都在惦念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位被很多同志称为“革命的毛驴”的老革命家,最终因病情恶化于1975年在北京病逝。

二、董必武

1975年4月2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在北京病逝。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17岁时就曾因不满封建科举制度,参加了“包围贡院”斗争。1911年10月,25岁的董必武投身革命,并成为了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红船”上召开,董必武第一个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概念,并主张和其他党派“思想上进行批判,行动上实行联合”,这种思想十分宝贵。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董必武担任了中共南方局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负责南方局的统战工作。

新中国成立时,董必武受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作为一位元老级别的大人物,董必武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詹才芳、陈锡联、王近山等开国将军,都曾直接或间接受到了董必武的革命思想感召,成为了缔造新中国的“基石”。

三、蒋介石

1975年4月5日,国民党总裁、蒋家王朝头子蒋介石去世。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门户,成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国民政府”,不仅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而且还促成了名义上的“统一”。但是在日本侵华期间,蒋介石却极力奉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他去世后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听闻不动声色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蒋介石去世后灵柩一直放在“慈湖”,并期望有朝一日能回归故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