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懂体检报告中的肥胖判定指标

 尚振奇 2023-01-05 发布于吉林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全国居民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分别达到了16.4%和34.3%。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肥胖率继续上升。肥胖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不同体检中心出具的体检报告有关肥胖判定各异,有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和内脏脂肪型肥胖等,令人眼花缭乱。为了便于大家读懂肥胖的定义,我们对肥胖的判定指标进行了梳理。


01


体重指数(BMI)和腰围

首先,肥胖症的判定并不依据体重, 而是依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腰围。这两个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取,方便自我管理。

 · 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中国成人BMI正常范围18.5-23.9kg/m2,BMI≥28 kg/m2为肥胖,24 kg/m2 ≤ BMI<28 kg/m2为超重。

 · 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提示为中心性肥胖,也称腹型肥胖。



02


人体成分分析测定

其次,人体成分分析测定是评判肥胖与否的新方法。它是通过检测人体各种组分包括肌肉量、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来评价人体健康营养状态。

 · 其中,体脂率是指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用于精确判断肥胖。正常范围男性15±5%,女性23±5%。体脂率高于正常值高限说明人体脂肪比例过高,尤其可以用于筛查BMI正常而脂肪超标的隐形肥胖。动态监测体脂率的变化,也可用于减重疗效的评估

 · 内脏脂肪型肥胖指人体内脏脂肪面积超过了标准值上限。精准判定脂肪分布的位置,有助于设计合适的减脂方案。

再次,BMI增高也可见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等肌肉比较发达或脂肪含量异常的人,人体成分分析测定中的体脂率和瘦体重更能良好反映此类人群的体重状况。所以不能单凭BMI判断超重肥胖。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J】营养学报,2020,42(06):521

2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02):102-107.

作者:浙大二院健康管理中心  贺肖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