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3年1月5日23:04:39,我们即将正式迎来小寒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三九天”就在小寒的节气内,因此可以说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了。
不过,小寒还是寒些好,如果是暖冬的话,来年的春天爆发流行性疾病的概率就会上升,中医认为,“非四时之气,易生六淫”。
此时阳气逐渐回升,而最先感知到天地阴阳变化的,便是天地间的灵物,顺应自然界的气候节律而活动。
大雁有随季节变换而南北迁移的习性。此处“乡”与“向”同义,随着大雁对阳气的兴盛愈发敏感,便产生北归故乡的念头。

喜鹊有很强的适应气候和人类的能力,算是“有人缘”的鸟类,它们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孵化后代,也预示新一年即将到来。

“雉”是野鸡,更接近地面,稍晚感到阳气。雊(gòu),雌雄之同鸣也,此时雉鸡感阳气而鸣叫求偶,再次体现春天越来越近了。

第一批“小阳人“,你们阳转阴了吗?
本以为熬过了发烧、全身疼痛、转一条杠就万事大吉了,谁知道“阳康”后恢复期才是最关键的。大家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咳咳咳,拖拖拉拉,断不了根。
为何会如此?简单来讲,就是伏邪还残存在肺中,没有完全排出去。
这时可以试试几道好用的食疗方,在缓解咳嗽、嗓子不舒服的同时,还能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这道食疗方出自经典《随息居饮食谱》中,由柿霜饼与粳米煮粥而成,做法虽然简单,但特别适合正处在干咳、脾胃虚弱的人调养。

【材料】
柿霜饼2~3个,粳米100g
【做法】
1、粳米提前浸泡2小时
2、将柿霜饼切碎
3、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小火熬煮1小时左右
这道粥的关键不在柿饼,而是它表面那层白白的柿霜。
柿霜是在晾晒柿饼过程中析出一层白色的糖霜。中医认为,柿霜色白入肺、凉可清肺热、甘能益肺脾,润肺燥、化痰止咳的效果极佳。
所以,想要缓解肺气虚、咳嗽咳痰的问题,柿饼一定要选上面带柿霜的。

点击上图,了解富平柿饼👆
再看柿饼,鲜柿养肺胃之阴,但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吃,柿子性寒。不过做成柿饼就不寒了,不仅不伤胃,还“厚肠胃,温中,健脾胃气”。
其味甘涩,也能缓解反胃呕吐、泄泻、拉肚子的问题。同时它润肺的作用也还在。
与粳米煮粥,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适合恢复期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人群食用。

大病初愈,一方面脾胃功能尚弱,另一方面身体容易流失大量津液,所以除了咳嗽,还有乏力、没胃口、口干等问题,这时最好的补益就是喝粥。
记得一定要将粥水煮得黏黏的,更好消化,把上面的米油煮出来,有养脾胃、补津液的作用。
这道柿饼粥能起到健脾润肺、清热去燥、生津的功效,可以缓解干咳、烦躁等症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长期食用。
如果你觉得咳嗽症状比较严重,感觉咽喉有异物感,有痰卡在喉咙中,咳不出也咽不下,痰很粘稠,伴有咽痛、咽痒等问题。
可以在柿霜饼的基础上,加一味罗汉果。
【材料】
罗汉果半颗,柿霜饼2~3个
【做法】
1、罗汉果捣碎,柿饼切碎
2、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3、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
前面讲了柿霜饼,这里重点讲讲罗汉果。

点击上图,了解罗汉果👆
中医认为,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经、大肠经,能清热润肺、清咽利嗓、润肠通便。
罗汉果能清肺中燥火,缓解肺热或肺阴不足引起的口干、咽干、咽痒、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久咳、有黄痰等问题。
除此之外,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燥热咳嗽的人还有可能出现便秘的问题,喝罗汉果也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搭配柿霜饼,做成这道罗汉果柿饼汤,有清肺润肠、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用于小儿百日咳,以及痰热咳嗽、喘急、痰稠等症状。
不过性偏凉润,所以脾胃虚弱的、腹泻的人不宜长期吃。
感冒收尾的咳嗽,特别是伴随积食、腹胀、恶心呕吐等问题时,也很适合用萝卜陈皮水。

【材料】
白萝卜100g、陈皮10g
【做法】
1、白萝卜洗净,带皮切块
2、跟陈皮放入锅中
3、加适量水,烧开后煮15分钟
4、加冰糖调味
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白萝卜味甘、辛,性凉,有行气、化痰、止咳、消食的作用。
但要记得,白萝卜一定要带皮,下气化痰的作用会更强。

二者组合在一起,萝卜能缓解陈皮的温燥之性,陈皮可以温和萝卜的凉润之性,让这道汤性味更温和,适合长期调养。
这道食疗方特别适合由于积食造成肺气上逆出现咳嗽的问题,咳嗽有痰的话也适合多喝点它化解。
这道食疗方适合寒热错杂的咳嗽,就是除了咳嗽外,还会出现痰或鼻涕时白时黄、或清黄相间的情况。

【材料】
雪梨1个,花椒10粒
【做法】
1、雪梨去核切块
2、锅中放入花椒、冰糖、雪梨
3、加适量水,炖煮15分钟即可
梨子凉润多汁,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好处,熟食更能润五脏之阴。

而加入花椒,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振奋脾胃阳气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它能中和梨的凉性,又不会让花椒特别温燥,从而保护津液。

二者同煮,一凉一热,寒热并调,既能散寒邪,又能补津液。
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寒咳还是热咳,就可以试试花椒炖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新冠新毒株XBB已经在中国检出了,其对人体的胃肠功能有较大影响。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精选了二十八式易筋经中两个锻炼胃肠功能的动作:大肠经和胃经,一起来练练吧。
胃经行弯腰托掌式,对于改善消化不良,及胃肠道均有较好效果。加强脾胃功能。还能改善呼吸憋闷、肩部胸部肌肉酸痛的问题。
大肠经行扑步搂推式,通过锻炼腰腹部肌肉,改善腰痛腰酸的问题。
此外,对于促进肠胃消化,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肠寒、腹痛均有较好效果。
想要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全套动作,更长久增强自己抵抗力,不让病毒再次侵犯。
感兴趣的朋友来《28天易筋经训练营》
一起练练吧~
👆(戳文字链接)
俗话说“冬练三九”,小寒,阴极阳回。虽然寒冷至极,但阳气开始逐渐回升。
要想增强体质,避免再次感染或复阳,更需加强腰肾锻炼,还要加入托举、拔伸等生发阳气的动作,与“阴极而阳”的自然规律相应。
【动作要领】
1、跪坐,一手下按一侧脚心,掌根朝内;
2、一手向上托举,掌根朝外,并仰头上视。
3、两臂带动身体对拔拉伸。再换另一侧。
上托和拉伸,有助于阳气升发布散,帮助身体温煦而抵御寒冷。
身体转动仰头上视,能调理带脉,帮助消除腰腹部赘肉,补肾益精,调经活血。还能锻炼脊柱,能缓解颈、肩、肘、腰部位的不适。
通过拉伸胸胁区,还能疏肝理气,和胃健脾,增强消化功能。

至此,我们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2023
这场疫情战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越是这种时刻,越不能松懈大意
无论预防、对抗病毒、还是恢复期
最根本还要提升自身正气,增强免疫力
任他毒株如何变化,我们终会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