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巨匠 | “西北奇才” 于右任

 三百堂艺术馆 2023-01-05 发布于青海
艺术家简介

图片


于右任

(1879—1964)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中国近代书法家,被誉为“当代草圣” 、“近代书圣”、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 。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 

于右任的书法,便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中国汉字的草体书法,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书圣”之誉。

图片

《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 局部

于右任前后修订了九次《标准草书千字文》方才定稿。在台刊印时,于右任与出版商约定不取一文稿酬,但求定价低廉,便于读者购买,意在推广、普及。由此可见,于右任的字品、人品皆为上品。也因此于右任的口碑,在民国政要中一直都是最好的:于右任一生布衣粗食,早年穿的布衣布鞋,都是夫人亲手缝制。他做高官,享厚禄,但他是真正的一介布衣:穷。于右任几乎是一辈子闹穷。

图片

《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 书影

    

 “学霸” 于右任 

于右任年幼家贫为牧羊儿,刻苦工读,七岁入私塾,饱读四书五经,熟谙文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16岁中秀才,19岁参加岁试,又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其于诗文学养之厚,时人亦重之。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

图片

《钱起诗》于右任 草书成扇

他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参加岁试,又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可见其传统文化积淀之深。其于诗文学养之厚,时人亦重之。

图片


《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坟诗》于右任 行书

一生写就大量诗文,皆有感时事,忧国忧民,抒修齐治平之理想抱负,呈磊落襟怀,示雅好清节。

其又受新思想的影响,不固守封建说教,并身体力行投入革命。其诗文境界更为开阔豪迈,得诗文经学之滋养,其下笔自然能脱尽尘俗。

 人品书品,吾辈楷模 

缘于他一生清廉,不置私产,但是,就在持守清廉安于平民化生活的同时,于右任却以其远见卓识,以极大的热忱关心扶植文化教育事业,或出巨资;或亲自奔走上下斡旋。一腔爱国之诚感动引导过无数人。于右任艰难兴学,深得孙中山赞赏。他认为“欲建设新民国,当建设新教育 ”。他十分注重兴学,除在上海创办“复旦”、与共产党人共办“上海大学”外,更关注家乡的教育。

二三十年代,他就呼吁社会贤达“兴学兴农”、“开发西北”。在陕西,于右任首倡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大),他任国民革命军陕西总司令期间,创办了陕西中山军事学校,以及渭北中学。最早于1917年在三原县建民治小学,让穷人的孩子上学,减免学杂费,甚而提供助学金。资金完全由他募集。他无产业,亦不经商,其困难窘迫可以想象。1940年前后,民治小学校长王麟生写信给于,称学校经济困难难以为继。于右任复信云:“我就是穷得卖字,也要支撑这所学校。”

图片

《吕坤呻吟语》于右任 行楷

最令人感动的是,1927年间,陕西三年大旱,饥民为了活命,挖坟掘墓,变卖殉葬品度生。抚育于右任成人的伯母房太夫人的坟也未能幸免。乡人报告于右任,于右任悲痛万分。他由此猜度灾情严重,理解那是饥民“万不得已”,自感不该责怪饥民,复电:“不要追究”。

后来,于右任返故乡扫墓以诗记之:“发冢原情亦可怜,报恩无计慰黄泉。关西赤地人相食,白首孤儿哭墓年。”

 于右任作品欣赏 

图片

《石室生虚白》于右任 行书

图片

《正气歌》于右任 局部

图片

《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 局部

图片

《第二次大战回忆歌》于右任 局部

编辑:王宗雨
校稿:季   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