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玉庭】“文如其人”与“文如其时”

 西岳文化 2023-01-05 发布于陕西

文\张玉庭

A

有句话说得挺对:文如其人。

只要看看文章,就能由此想象出为文者的风格与人品。其实读诗也一样,只要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就能觉察出写诗者的精神与风貌。

且举一例。旧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是个典型的草包,明明俗不可耐却非要处处吟诗。其诗如何?请听两首。一是他的游泰山诗:远看泰山黑糊糊,上边细来下边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边细来上边粗。” 又一日游济南趵突泉,他诗兴大发,一时技痒又来了一首: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眼一起冒,咕嘟咕嘟咕嘟嘟。怎么样?是不是其丑无比,俗不可耐?

有个笑话。有四个纨绔子弟,明明不会写诗却偏要附庸风雅,一天见到庙里的大钟,立即抖擞精神做起来,第一个摇头晃脑先念了一句:一口大铜钟 第二个马上接着念道:外圆里头空,第三个不甘寂寞也随之念道:和尚光头撞 第四个立即接着念道:嗡嗡嗡嗡嗡。怎么样?活宝做的诗,果然是地道的活宝样儿。

但也有的诗看似大拙其实大雅。比如清代名将、陕甘总督杨遇春游览北京西山的卧佛寺时,见庙里铜铸的大佛终日侧卧,曾欣然咏诗如下: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 我若陪你睡,江山谁来保?其诗看似大拙,其实豪气万丈!那种献身国防保卫边关的军人风度,不仅表现得十分准确,而且十分生动。此诗虽则不雅致却绝不乏磅礴之气,何谓气魄?这就是!

还有个故事。古时有个秀才,总是满口酸溜溜的,开口必是“之乎者也”。有一次,他曾在交际时连说了三句古汉语:“荷薪者,尔来!”“其价几何?”“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结果对方听不明白,只好走开了。

原来,这里讲的是一个故事,是一个酸秀才与一个卖柴老人之间的对话。

“荷薪者,尔来!”这是秀才说的,就是“挑着干柴的人,你过来!”好在一个“来”字能听得明白,老人也就走了过来。不料秀才才又问了一句:“其价几何?”就是“价钱如何?”一个“价”字也还勉强听得懂,于是老人说出了价格。更不料秀才又来了一句:“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就是“这柴烧起来冒的烟多而火焰少,请降个价。”显然,这句话太深奥,卖柴的老人实在听不明白,只好挑着担子走开了。

请注意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秀才肯定做得不当不妥,明明是面对大字不识几个的极朴实的老农,却非要咬文嚼字故弄玄虚,人家怎么能听得懂?生意又怎么能做得成?

酸秀才的一个“酸”字,由此可见一斑。

B

还有个现象叫“文如其时”。即,文章总会反映出或流露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特色。即,不同时代的作品总有其不同时代的特色,只要细细品味,就准能从中窥知时代的特点。

如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其诗也就难免呈现出吹牛之状。且举六例:

其一: 

一头肥猪大又长,

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可以降飞机,

猪耳朵成了飞机场。

其二: 

种个南瓜象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

其三:

一个稻穗长又长,

黄河上边架桥梁,

十辆汽车并排走,

火车开来不晃荡!

其四: 

大红旗下逞英豪,

端起巢湖当水瓢。

不怕老天不下雨,

那方干旱那方浇。

其五: 

稻堆堆得圆又圆。

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擦擦汗,

就着太阳吸带烟

其六:

月宫装上电话机,

嫦娥悄悄问织女

听说人间大跃进,

你可有心下凡去?

织女含笑把话提

我和牛郎早商议。

我进纱厂当女工

他去学开拖拉机。

请注意,前三首是典型的吹牛皮,当然远离了美。后三首虽然写得很美,但细细品味仍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特色,即,那个时代有个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求胆大而不求务实,这才出现了这种虽然浪漫但并不踏实的诗作---注意,后三首的写作时代是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有这等笑眯眯的好事?



作者简介:张玉庭  淮南师院中文系教授 安徽作家协会会员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主编小作家丛书《小荷才露尖尖角》、《看我七十二变》、《梦,从这里起飞》、《神奇的童话树》等。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双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

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