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中年裸辞,投奔朱元璋后,又是如何让朱元璋重用自己的呢?-今日头条

 昵称vUWeivtn 2023-01-06 发布于陕西

刘伯温中年裸辞,投奔朱元璋后,又是如何让朱元璋重用自己的呢?

原创2023-01-03 13:46·子忆青衿

【“半人半神”刘伯温】系列(三):英雄择主自艰难

前言

刘伯温辞去了元朝的“公务员”身份,正处于观望状态的时候,“霸道总裁”朱元璋就已经相中了他,而且还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此时,刘伯温并不是非常爽快地双向奔赴,而是在同朱元璋一面说着客气话,一面和他派来的说客进行拉锯。

在刘伯温看来,自己好歹曾经也是元朝的“公务员”,被你们这样呼之则去,岂不是显得我早就对大元朝廷有反心了吗?

事实上,读书人造反不能叫窃国,只能叫逆向救国。

大家要知道,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与武将不同,肌肉和武力就摆在面前,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本事(学问)即刻拿出来给别人看。

那么,刘伯温最后到底是被朱元璋或者他手下的什么人感动的呢?进入朱元璋的阵营之后,他的自我价值是否实现了呢?他又是如何让朱元璋重用自己的呢?又或者说,朱元璋是否本来看中的就是他的另外一重身份,只是想让他给自己当个代言人?中年裸辞再创业的刘伯温,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

一柄宝剑“要挟”来的人才

刘伯温从大元朝廷第四次辞官之后,肯定也想选择一个新的主人来投奔,而朱元璋的军队此时已经攻克了处州(今浙江丽水),也早已得知当地有位大名士——刘基(刘伯温)

于是,朱元璋就派人前去聘请刘伯温出山。

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朱元璋欲招至刘基。意思是说,此时的朱元璋如日中天,架子很大,要派人把刘伯温招过来。

换言之,朱元璋当时的态度和先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恭敬,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么,当时到底是谁把刘伯温推荐给朱元璋的呢?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他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个粗人,也是老朱麾下的爱将——胡大海。

虽说是个粗人,大字不识一箩筐,但是胡大海智力过人,也特别喜欢招揽名士,在为朱元璋打下处州之后,胡大海就开始四处走访,最终就把刘伯温的名讳上报给了朱元璋。

其实,不光是刘伯温,在当时的浙东名士中,包括叶琛、章溢、宋濂等等,都是胡大海上报给朱元璋的。

胡大海得知刘伯温就在处州之后,马上派孙炎亲自去招刘伯温前来。

孙炎是朱元璋任命的处州总制,相当于当地的行政首长,此人相貌丑陋,还是一个瘸子,但却能言善辩,而且还会作诗,号称“下笔一扫,百纸立尽”,才思如涌。此外,孙炎的辩才也非常了得,说起话来口若悬河。

事实上,孙炎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在此之前就为朱元璋招揽了不少的读书人,过程也非常顺利,可唯独到了刘伯温那里,却让他碰了一个软钉子:刘伯温拒绝出山!

大家都知道,刘伯温原本就是一个性格非常倔强的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受哪一个人的招,而且他还特别重视气节,一想起自己曾经做过元朝的官,又是元朝的进士,让他忽然间改换门庭,绝对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刘伯温一直想着要投奔明主,而朱元璋派人来叫自己出山,他到底是真的命世之主吗?

此时的刘伯温心里拿不准,因此他就没有贸然出山。

虽说,孙炎第一次请刘伯温出山遭到了拒绝,但他并没有丝毫的气急败坏,反而对其更加仰慕,认定了刘伯温是个有骨气的人。

于是,孙炎第二次派人去招聘刘伯温,但却依旧遭到了拒绝。

但是,刘伯温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如今身在处州,人家孙炎又是处州总制,负责管理处州,同时也感到孙炎此人对自己还算不错。

有道是:宝剑赠英雄!

因此,为了答谢孙炎的一片好意,刘伯温就把自己的一柄家藏宝剑作为礼物送给了孙炎。

刘伯温的家传宝剑绝对是一件宝物,剑柄上镶着宝石,利剑出鞘后更是寒光照人。实际上,也表现出了刘伯温对孙炎的一种酬报和答谢。

孙炎拿到宝剑一看,不禁心中大喜,但同时也认为刘伯温送给自己的礼物太重了,不能也不敢接受。

于是,孙炎就给刘伯温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表示:我的命没有如此富贵,不敢享受如此好的东西,你应该将此宝剑送给天子,而天子就可以拿着宝剑斩除那些不顺命的人!

在信的最后,孙炎还特意为宝剑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字句:还君持之献明主,若岁大旱为霖雨。(我把宝剑还给您,您再拿它献给当今明主。如此一来,你们君臣相知,如同久旱逢甘雨一样,普天之下都会得到好处,老百姓就会得到拯救。)

接到孙炎的信,看了他的诗,刘伯温终于被感动了,于是主动前去拜见孙炎。

大家想一想,刘伯温本来口舌就好,而孙炎又是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因此他们二人交谈起来,马上就惺惺相惜,特别是当时孙炎对于天下大事的议论,绝对是黄河直泻、滔滔不绝,刘伯温也听得十分入神,对孙炎更是钦佩不已。

由此可见,孙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最终,刘伯温在孙炎的劝说之下,决定投奔朱元璋。

被利用的星象家身份

离家之前,刘伯温还是不太放心自己的老母亲,但母亲富氏却对他说:“自古衰乱之世,不辅明主,岂能获万全计哉?”(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你不去投奔一个可靠的明主,将来又如何保全全家的身家性命呢?)

可见,刘伯温的母亲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她比刘伯温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也更加现实。

听了母亲的一席激励,刘伯温更加地坚定了投靠朱元璋的决心。

那么,在第一次面见朱元璋的时候,刘伯温提出了什么建议呢?

第一次见面,刘伯温就给朱元璋献上了《时务十八策》,也就是给他进献了十八条意见,其中的主旨就是古汉语当中的几个字:仪戡定之机,措安黎庶之道。(如何平定天下群雄,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然了,刘伯温来投奔朱元璋,个人认为朱元璋当时最看重的,其实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单纯的儒士,而是因为他还是个星象学家,也就是说刘伯温知道谁才拥有天命。

朱元璋心里肯定在想:如今大名鼎鼎的刘伯温都投奔我了,那就是说我老朱有天命!

为此,朱元璋在日后回忆刘伯温当年投奔自己的场景时,还曾特别提到:首陈朕历数之有在。意思是说,朱元璋当初正是通过对刘伯温的招聘,才得以变相地向天下宣布,他自己就是天命的拥有者,是新的人主。

拟定一个大胆又准确的战略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大名鼎鼎的浙东四学士:刘基(刘伯温)、章溢、叶琛、宋濂,全都一起来到了朱元璋在应天的王府之内。

见四位先生到来,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我为了天下百姓的生存,现在要让四位先生屈尊俯就,给我帮忙!)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一派帝王口吻,胸怀很大,张口闭口都是“天下”!

客气几句之后,朱元璋直奔主题,提出了一个问题:“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如今天下乱成一片,什么时候才可以平定呢?)

章溢首先答道:“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天道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谁有德,它就能辅助谁,只有那些不乱杀人的明主,最终一定能统一天下!)

作为一个战略家,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当时统一天下的决心则提出了另一个策略:先汉后周。

“汉”指的是朱元璋西面的陈友谅,“周”指的就是朱元璋东面的张士诚,而“先汉后周”的策略就是先解决汉,再解决周,先西后东。

后来,有人就把刘伯温的这个策略,等同于当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三分天下”的策略。

实际上,朱元璋占领应天之后,西边就是陈友谅所谓的“汉国”,而东边就是张士诚所谓的“周国”,但当时朱元璋包括他的很多手下,都还是想要先去攻打张士诚占领的地方。

当时,张士诚占领的地盘还挺大,南到会稽(今绍兴),北到淮阳,中间还有濠州(朱元璋的老家),而且他占领的地方还都是沿海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因此,朱元璋包括手下将领一心都想先攻打张士诚。

此外,相比兵精粮足的陈友谅,张士诚可以说是一个软柿子,因此攻打他就相当于先易后难。

毕竟,陈友谅当时的势力非常大,地处朱元璋上游,同时又占领着湖广和江西很多地方。因此,朱元璋对于陈友谅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发怵的。

但是,刘伯温劝说朱元璋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先打陈友谅,如果先去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会趁虚而入,如今他坐拥上游,必定时时刻刻都想吞并我们的地盘。反之,如果我们先打陈友谅,张士诚肯定会坐视不管,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毫无雄心大志、目光短浅,一心想着自扫门前雪的人。

总之一句话:攫兽先猛,擒贼先强!

好在朱元璋还真听了刘伯温的建议,并对其说道:“先生您神机妙算,先打陈友谅这个强敌,我们不仅可以扫除最大的障碍,而且还能避免两面受敌!”

如今,刘伯温把大的战略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在具体作战中,他的表现又如何呢?

死战能赢,军师的小宇宙爆发了

刘伯温来到应天投靠朱元璋不久,实际上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赶上了一场大战……

一切都不出刘伯温所料,陈友谅的军队实力确实很强,因为地处应天上游,他随时都在准备着吞并朱元璋的地盘。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就动员起全部的军事力量,统领舟师数十万顺江而下,向东进攻朱元璋的地盘,而且旗开得胜。

陈友谅第一步就打下了太平(今安徽当涂),在此次大战中,陈友谅把负责镇守太平的朱元璋义子朱文逊给杀掉了,还俘虏了朱元璋的臣子花云,由于花云宁死不降,因此也被陈友谅杀掉了。

太平的陷落肯定会危及到应天(今南京),而朱元璋也是刚到应天不久,立足未稳,于是就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当时,在场的人莫衷一是(看法不一致,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有人提议主动迎敌,有人提议先夺回太平,但更多的人却还是主张回避敌人的锋芒……

甚至还有人说:钟山上有王气,不如我们先到钟山上去躲避一下!

更过分的,还有一些人说:为了保存实力,我们干脆放弃应天,先撤了再说!

再看陈友谅,他的军队得势不饶人,拿下太平之后继续东进。

此时,朱元璋的军中将领议论纷纷,依旧没有决定……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刘伯温来了,看着那些将领们在那空发议论,他当时闭口不言,什么也不说。

朱元璋见刘伯温有如此表现,感觉非常奇怪,于是就问:“先生有意乎?”(先生您有什么想法吗?)

当时,朱元璋害怕刘伯温不能畅所欲言,因此还带着他进到了内室,此时刘伯温才开口说话了:“为今之计,请赐臣宝剑!”(刘伯温请朱元璋把宝剑赐给自己,让他有生杀予夺处置人的权力!)

刘伯温的意思很明白:我要把那些主张逃跑、主张投降、主张退却的人全部杀掉!

朱元璋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还请先生先把意见说出来,我再赐您宝剑,您不能一上来,二话不说就先把几个人给杀了呀!”

刘伯温说道:

“如今陈友谅已经夺取了太平,乘势东下、气势很盛,而我们的军队最早夺取的应天,实际上现在是立足未稳,又地处下游,士气不高。

如果仓促应战,必然失败,而且一旦失败就没有了退路。因此,与陈友谅的这场战事,一定得是决胜之战,只可胜不可败!

如果败了,那就满盘皆输,大事去矣。当今之计,主公千万不能听他们议论纷纷,一定得靠您自己拿个主意,有一句话叫'天道后举者胜’,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即便是后发制人,也一样可以胜利。

而且,陈友谅的军队千里迢迢地来攻击我们,那些士兵们肯定疲惫不堪,再加上陈友谅一心想要打仗,使得内部的上下关系搞得一直都很不安宁。

此外,陈友谅得位不正,他的皇位是把老上司徐寿辉弑杀之后得来的,在当上皇帝之后对手下又强行压制,强迫兵将们每天奔走于战场之上,可谓是上不顺、下不服,实际上也不难对付!

因此,现在主公首要的事情就是先处置那些主张逃跑的人,同时一定要大开府库,犒赏三军,坚定和鼓舞大家的士气,而后我们再诱敌深入,最后定能歼之灭之!”

为了劝朱元璋最终下定决心,刘伯温还激劝他:“在此之前,我望过气,我军上方有必胜之气!”

实际上,刘伯温最后的一句话,已经让朱元璋的心里完全踏实了。

那么,刘伯温和朱元璋的一席话之后,使得朱元璋最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

敬请关注!我们下期再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