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杯酒李老根(故事)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23-01-06 发布于云南

     半杯酒李老根(故事)
                                                       文/罗廷辉


  看了标题,相信人人都会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叫做李老根的人的江湖匪号,这样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可要是刹不住车,接着顾名思义往下猜,认定这个李老根只有半杯的酒量,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么李老根为什么会被冠以半杯酒的匪号呢?
  要根究这个缘由,还得追溯到李老根刚过而立之年时。那时候,他年纪算不上大,酒龄却已经不小了。
  那一次欣逢村子里有人嫁女,喜遇酗酒良机。上了席面,酒司令把酒一杯一杯斟得满满的,李老根迫不及待地伸过手去端酒。岂料酒杯一到手,手就不听他使唤地抖开了,缩回来时,杯子里的酒就只剩下一半,另一半泼菜里洒桌上了。
  酒司令见状,把酒杯接回去再斟满,又直接给他递到面前。
  那酒杯也怪了,在人家手里要多熨服就有多熨服,一到李老根手上就不听使唤,他越不让抖,它偏越抖。接过来还来不及放桌上,又洒出去一半。
  几个反复过后,酒司令想想别人喝一杯,给他喝两个半杯也一样,犯不着再浪费,也就不再坚持给他满上了。
  接下来,一桌子人一边吃喝,一边止不住地调侃李老根。
  有人说他怕是想上哪个食堂应聘分菜员,闭门苦修了这手抖手的绝活,眼前是刚练成了,故意显摆,在大庭广众之下露了一手。
  有人则说就像《水浒》里一样,照古时候的规矩,凡是在江湖上混的江湖人物都有一个匪号。在这十里八乡,李老根再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个人物,要不干脆由他免费送个江湖匪号给李老根怎么样。
  李老根当然知道人家在拿他开涮,可也不臊,这点面皮他还是有的,要不然也活不到那时候。只是对那人的调侃他一时也想不到该如何应对,只有报以一脸讪笑。
  李老根没有回应,众人却纷纷起哄赞成,并紧紧追问究竟起个什么匪号好。
  那人指着李老根的额头,朗声宣布:这位是江湖人称半杯酒的李老根,以后大家可要记得叫他半杯酒李老根。
  这个匪号就那么叫开了。他一端酒杯手就抖的毛病其实是因为长期酗酒所致,自然打那时起再也摆脱不了了,还有喝酒半杯半杯地倒,半杯半杯地喝的习惯也就此形成。
  诚如给李老根起江湖匪号的那人所说,李老根在那十里八乡的确是颇有名气的,并且他那名气基本上也是喝酒喝来的,照他那样喝酒,想要不出名,只怕也是个难。
  要顺着这个话题讲述下去,咱还得把书多往前翻上几页。那时李老根刚跟后山村的茶六拜把子打老友没多久,闲来无事,他又不惜翻山越岭徒步行走十余里山路来到了后山村。
  当时正值初冬,茶六家里酒倒是再怎么说都会藏着几瓶,可园子里却就只鲜绿着几棵青菜。穷山僻壤的既不巴村也不着店,上街买菜根本不现实,总不成煮一锅青菜招待李老根这个远客好友吧?
  茶六心头犯愁,看看门前“咯哒咯哒”地唱着歌溜达着的两只母鸡,又看看一旁假装没看到自己看她,也看不懂自己眼神的老婆。
  李老根倒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看,积极主动地献计献策:“老友,你不用为难嫂子,那两只母鸡冠子都红彤彤的,正下着蛋呢,哪只杀了不可惜?照我说,你还是考虑一下那条狗吧,老是冲我翻白眼,感觉太不和谐了。”
  茶六那对眼珠子在眼眶里很快转了若干圈,这才开口应答:“老友,大老远的,你难得来一趟,要是拿狗肉招待你,我怕传出去让人笑话。”
  茶六的心思哪里躲得过李老根的火眼金晴,他话音刚落,李老根就接过了话茬:“你我在这四里八乡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我家单村独户的,也没养狗看门,可你什么时候听说我被小偷光顾过?你家这是在大村子里,难道还怕没了看门狗会遭贼?该不会是在心里头掂量老友和狗的分量吧?”
  李老根把话说到这份上,茶六哪里还有什么退路可找?主人都没了退路,看家狗又哪来的活路?
  当然了,杀狗需要帮手,狗肉下酒又是绝配,一条狗自然也不能打发的不明不白。于是,俩人手指头一阵掰扯,家里多出了几个村邻,杀狗拾掇狗时是帮手,上了桌子又是酒友。
  李老根体资单薄,身手显得有些伶俐,这也成了他酒后逞能的资本,一次次吹嘘下来,早都成了有一身轻功。那晚喝着喝着同样没忘了这茬。
  有个名叫王克的酒友也和李老根一般争强好胜,听李老根自吹轻功了得,立马一军将了过去:“要是真有那本事,你也不要老是用嘴玩,今天来个眼见为实,以后兄弟我就是喝再多酒也不扶墙了,就只服你一个!”
  李老根听了,二话没说,拉了王克就往外走,一伙人撇下一片狼藉的狗肉宴紧紧跟上。
  来到村头,见到老老少少一窝村邻正在核桃树下热热闹闹闲聊,李老根更来劲了,抢前几步来到核桃树跟前,“嗖嗖嗖”三下两下就爬到了三米多高处,做了一个大鹏展翅的造型就一跃而下。
  担心李老根摔折了腿胳膊,王克其实是被吓了一跳,可见李老根没事,又不以为然地说:“切!爬核桃树谁不会啊?有本事爬这棵竹笋!”
  顺着王克的手指望去,是一蓬硕大的龙竹,一棵高达八九米的粗壮的竹笋尤为抢眼。
  李老根走到竹笋跟前,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想了想,又回过头看着王克几个,一边微笑着一边三下五除二,把身上的衣服全都扒光,就只留下红得都有些耀眼的三角裤。
  接下来,又冲手心吐了口唾沫,这才“噌噌噌”手脚并用往上爬,一口气爬到半中腰,再“哧溜溜”滑下来。
  下来了,站到王克跟前,一言不发,就那么笑眯眯地盯着王克的眼睛。
  此时无声胜有声,李老根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周围所有人对他的无声话语却都心领神会,也都纷纷转头注视着王克。
  王克好歹也是条汉子,当然不会轻易认怂,在众人注目下,微笑着看了看李老根,随后挪到竹笋下,裤带一解,裤腰也就松了下去。
  只可惜有时候再不甘心认怂,也只能认怂,再不甘心服输,也只能服输。他若不知道竹笋通体被笋壳包得严严实实,笋壳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毛刺,那毛刺上身再难忍受再难清洗没有,也就不会以此来刁难李老根了。
  “得意什么?要不是没穿裤衩,老子比你爬的更快,更高!”说话间,褪下去的裤子又回到了腰身。
  王克虽说没脱光,也没爬上竹笋,但是他的申诉证据确凿,刚刚那一刻耀眼的光芒是冒充不来的,没穿裤衩有目共睹,因而人们不是驳斥他,而是以一阵雷动的笑语欢声表示予以支持。
  王克很不厚道,那次和李老根对阵,他占了天大的便宜,还不自省。不久后茶六娶儿媳妇,李老根前来做客,他们又同坐一席。酒至半酣,他又开始作难李老根,叫李老根要么从面前的酒桌上走过去,要么承认前不久的表演只不过是酒壮怂人胆。
  不曾想,王克话音刚落,李老根二话不说,起身抬起一只脚踩到桌上一叫劲,整个身子就随另一只脚到了桌对面,惊得包括王克在内的人群一个个莫不目瞪口呆。
  俗话说烂汉子老友多,酒包子亲家多,李老根不管走到哪里都有老友有亲家。不过倒也用不着担心他的老友亲家多到没地搁,他一个不高兴,有本事一句话就绝交一大片,别人不高兴了,也能一声不吭就再也不鸟他了。
  就拿李老根的一个远方侄子李双双来说吧,就只为也好喝两口,多少年来只要一打工回来,三天两头邀约李老根到集镇上喝酒,一出去吃吃喝喝全都包圆了,从来不要李老根掏一文钱。
  除了喝酒,李双双别的都不感兴趣,就是好赌。一粘到赌字可就没什么深浅了,手头告罄了,常找李老根那双经年累月泡在赌场赌博、放贷的儿女求救应急。
  李老根从来不想想李双双从他的儿女那借来的高利贷,有不少一部分养了他的酒虫,祭了他的五脏庙。倒是得知李双双还本钱还得快,给利钱同样给得脆,也动上了脑筋,一察觉到李双双没钱了,就算是自己没钱,都要想办法找人挪来借给李双双。当然了,他是肯定不会忘了在适当的时候,说上两句恰当的话的。
  李双双是性情中人,借期从不超出一月,利钱按惯例借三千给一千,借五千还七千。几次过后干脆撇开李老根的儿女,但凡有所需求,都直接和李老根开口,并且开口时必定会应承期限和利钱。
  那年,一直以来游手好闲的李老根心血来潮,一定要李双双带他出去打工,李双双仗着和老板多年的东伙情谊,非但要老板破了不接收五十岁以上员工的老规矩,还特意给他安排了轻松活计。
  工程结束返家时,老板一时资金短缺,无法结清工钱,承诺一周后全部到账,当时每人只发放了一万块。李老根回程的一切费用李双双都包圆了,结果他那一万块钱回到家就一分没剩了,恰巧家里又有急用,于是打电话找李老根说有急用,暂借五千元。
  李老根因为李双双没像以往一样说清楚“借五千,一月内还七千”,嘴里应承着“行,没事,钱也只是闲着!”心里却在等着李双双把话说完整,并没把钱转过去。
  那五千块钱,就是叫李老根当作车旅费掏了补偿都理所当然,说明了暂借一两天急用,李老根竟然还不见兔子不撒鹰。李双双左等右等,等得心寒,直接把李老根拉入了黑名单。
  靠友情混迹乡间的李老根跟儿女学会了放高利贷,而他一贯勤俭的老婆子也跟儿女学会了赌博。
  一双儿女有时远有时近,就是没有着家的时候。老婆子无论输赢,上了牌桌就不管天塌地陷,家务和农活都再也指望不上了,而他自己生来一条耪田种地的命,却配了一套老爷的口舌,少爷的手脚。
  李老根常常一个人独守空房,常常饥一顿,上村邻家碰两餐,饿两餐,又方便面方便几顿。
  前不久农村电网改造,施工队在给李老根家拉入户四平线的时候,因挪移水泥电线杆,擦掉了一块核桃树皮。那核桃树有水桶粗,擦伤面积若用创可贴包扎,小的盖不严,大的不够盖,也就约摸拇指大小。可李老根硬是不依不饶,害一个八九个人的施工队停工半晌,最后赔了二百块钱。
  拿了钱,李老根什么也没顾得上,一趟风就赶往集镇上治酒虫过酒瘾。
  李老根家也曾风光一时的家境每况愈下,在扶贫攻坚中竟至名列卡户。
  到了这个份上,李老根面皮竟然也薄了不少,居然也知道了羞臊,但凡预知了工作队或是挂包帮扶员要来入户,他都躲得远远的,想要和他打个照面,难上加难!
  在历时数年之久的扶贫攻坚中,李老根接到通知就主动前去和工作队见面的情况,有且仅有过一次。那次是整个村工作队统一行动,为尽可能减少卡户在田间和核桃林下使用除草剂,每个卡户都由扶贫挂包帮扶员,个人掏腰包补助现金四百元,用于购买割草机。
  领了四百元钱,李老根没逗留一分钟,转身就走,人家的叮咛和嘱咐言犹在耳,他就坐在了集镇上的饭馆里,桌上当然少不了酒。
  那场国家和社会都尽到了最大努力,给予了极大关注的扶贫攻坚,如果一定要说也在李老根家留下了什么痕迹,只能说就是那个由政府出资,农户自建的私家厕所了。
  那个厕所,李老根建在离家四五百米的路边,建成后,就没人光顾过。石棉瓦顶,早就已经被大风掀起,砸碎,只留下空心砖砌就的墙壁,还在荒草丛中不甘地站立着,凄惶地顾盼着。


(作者罗廷辉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