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三首代表诗作赏读,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形象奇特

 123xyz123 2023-01-06 发布于湖南

韩愈,字退之,籍贯是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昌黎县,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散文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虽为著名的散文家,但也有不少的优秀诗作,以下三首均是其代表作。

文章图片1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文章图片2

新年即指正月初一,新春的到来,应该万物萌发。可是,诗人没有看到生机的复苏,更没有看到鲜花开放。诗人一直期盼春天的到来,可一直等到二月初的一天,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芽儿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但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满意,因为他仍然没见到鲜花开放。对于急切盼望春天到来的诗人来说,这实在太晚了。

诗歌的前两句极力写诗人渴盼春天的到来,春天的脚步实在太慢太慢,以至于到了二月初,仍然不见有花开放。这些描写,都不是诗人的最终目的,他想要表达的是后两句,因此,前面写急切盼望春天的心情,是为了给后面两句写“白雪”作铺垫。诗人笔下的白雪真是诗人的“知己”,为了满足诗人希望早点儿看到飞花的美景,它竟然假扮飞花,穿过树梢,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了。

文章图片3

这首诗没有什么大主题,它之所以成为名篇,全在于诗人在二月初,看到一场晚雪时,所生发的一点儿趣想。难道诗人不知道这是飞雪吗?肯定知道。但想象丰富的诗人,把飞雪想象成为能通人性、能深知诗人心情的人,将它拟人化,极富动感和生趣,白雪飘散恰似飞花满天,彰显出优美雅致的情趣。

诗人在用字上也很用心。第一句中的“都”字,说明在新春时,一点儿也没有春的信息。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出诗人发现了复苏的生机的惊喜,还再加一个“初”字,说明诗人在该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新的生机。第三句中的“嫌”字把飞雪拟人化了,也通过这个字说明了它要化为飞花的原因——它与诗人的心情一样,等不及真正的鲜花开放了,于是把自己化为飞花。最后一句中的“穿”字,表达那些从树叶缝里漏下来的飞雪,好像本来它们就不愿停驻在树枝上,偏要漏下来,这才能假扮飞花,给盼花心切的诗人一点儿安慰与满足。

其实,物候自在,万物的消长枯荣,自有其节令。这首诗的意味就在于诗人那点儿急不可耐的心情,将飞雪拟人化后,富有情趣地表达了出来,从平常的景致中写出了出人意料的诗意,以别开生面的特点令读者赞叹。

文章图片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文章图片5

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对唐宪宗信佛行为不满,便写了《谏迎佛骨表》一文,劝谏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被处以死刑,经人说情,才免于一死,最后韩愈被贬到了潮州做刺史,责令其下旨当日上道。那时的广东潮州,不但距京城长安千里迢迢,而且瘴气满地。韩愈只身一人,先行仓促上路。当他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老小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韩湘跟了上来。这首诗正是在他见到韩湘时所写。

诗歌的第一联,便是概括说明自己被贬的原因,以及被贬的地点。第二联写韩愈向唐宪宗上奏《谏迎佛骨表》的本意,“除弊事”是为国家考虑,并无私心。从政以来,韩愈一直以国家为重,所以他说,只要国家需要,他是不会怜惜自己的生命的,即使自己只剩下一把朽骨。对国家,对朝廷,对皇帝如此忠心耿耿,而且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遭贬谪实属冤枉。韩愈在这两句里,不只是一般性地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是在申述自己忠心耿耿反而获罪遭贬谪的愤怒。

蒙受如此大的冤罪,韩愈心中的怨愤自然非常深重。在第三联中描写了他当时的心情,不过没有直接描写,前一句通过高高的秦岭阻隔,来说明自己被贬谪之地的遥远偏僻,后一句通过对雪地里的马难以前行的描写,来表达自己遭贬的不甘,明写“马不前”,实写自己不愿接受这样的罪责。最后一联紧扣诗题“示侄孙湘”。诗人说,他知道侄孙韩湘急切地赶上他,为的是来为他收尸。这话听起来绝望透顶,沉痛至极,似在向侄孙说明,他此次被贬,很可能就会死在贬谪之地,甚至死在路途上,所以向侄孙交代后事,让其为他收殓尸骨。这最后一联,虽有夸张,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凄楚激愤的心情。

文章图片6

诗歌虽然情重于言,但这并不是说韩愈就是随便一写,本诗在字词的运用上,很见用心。如第一联前句中的“朝”与后句中的“夕”在时间上对举,让人看到了封建朝廷臣子恩宠有时,命运无常的现实。第三联“云横秦岭”中的“横”字,写出了韩愈远离家乡的悲伤与无奈,后一句中的“雪拥蓝关”虽然是“马不前”的直接原因,但这雪与其说是天上飘落下来的,不如说是唐宪宗人为的,它更是让韩愈寒彻心骨。这两句写景苍凉而哀伤,为下一联写让侄孙“好收吾骨”作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全诗将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封建朝廷中忠臣不应有却又常会有的不公命运。同时,也让读者体味到韩愈诗中浓郁的情感与盎然的诗意。

文章图片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文章图片8

这首诗是韩愈的经典作品之一。因为韩愈曾写过两首诗给朋友水部员外郎张籍,这是其中一首,所以有“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说明,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诗题有“早春”二字,全诗都围绕这两个字在写。早春时节,京城的街道上空,时不时地飘着小雨,如丝如毛,纷纷扬扬,像乳汁一般洒在大地上,滋润着泥土中正待萌发的生命。几天后,小草就从泥土里钻出来了,远远望去,草色青青翠翠,连成一片,走近一看,却显得稀稀疏疏,零零星星。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就是早春呀,这里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有人喜欢柳絮满城飘飞的暮春,可是,诗人说,他感觉这早春的景色远远胜过暮春时皇城的景色。

文章图片9

诗歌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都是人人见过的早春时的小景,如酥的小雨,浅浅的草色,如此而已。可是,在诗人的笔下,这些景物被描写得那么美丽而可爱动人。第一句用“酥”比喻小雨对泥土的滋润,这才引出了后面小草的生长。第二句写小草时,却成了全篇中绝妙的佳句。早春一场小雨之后,不知不觉,泥土中的小草就钻出来了。但诗人对小草的观察很是细心,从远处看,可见其青青的一片,这样的景象定然会让所有见到的人心中生出对这新的生机的欣喜。可当人们怀着欣喜之情,想走近些再欣赏时,却怎么也见不到小草了。这样的奇特现象,可以用物理光学来解释,但是,如果在诗歌中去这样解释就诗意全无了。诗人只想告诉读者,那些小草,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顽皮的精灵,在与游人捉迷藏。如此,小草就被拟人化了,其艺术形象就更加生动可爱了。

在最后一句,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他认为早春的生机虽然多,但还在待发,万物还没有蓬勃起来,但他就喜欢这样淡素的景色,所以他用了“绝胜”一词,表明在早春与暮春之间,他更喜欢早春。如果要说理由,自然是第二句写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妙情趣是暮春所没有的,一种似有却无的色彩使诗人着迷,这也应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到了暮春,那“烟柳”的飞絮是“满”皇都,既然满城都是,有什么稀罕的呢?所以,诗人在第三句直接抒情“最是一年春好处”。读罢全诗,读者均能为诗人独到的观察与审美视角叫绝。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