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犟爷

 梦云39174913 2023-01-06 发布于天津

梦云旧作拾遗24

梦云/文并画

梦云旧作拾遗24

原载《天津日报》《民进之声》



犟爷老了,这人越上岁数就越见不得有人受难。无论哪有灾,犟爷都要伸把手,“老了,不能帮大忙,捐点儿钱表表心意。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花就得花在刀刃上。”


犟爷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犟爷是在网上看到的消息。

犟爷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儿子的电话。“臭小子,人家总理都到灾区了,你摆嘛谱,还不快动弹!”犟爷一声令下,儿子哪敢不听?一会儿,儿子震生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犟爷的跟前儿。

“爸,这回你老又想捐多少?”震生坐在犟爷的对过,小心翼翼地试探着。

“多少?你小子装嘛糊涂。”犟爷不满地撇了儿子一眼,将厚厚的一沓钱推到儿子面前,“老规矩,一万。”

“乖乖,你老也忒大方了,这一万一万地捐,用不着几年咱家也成灾区了。”震生嗔怪着说,“远的不说,就今年,南方雪灾捐一万,山区学生得白血病捐一万,地震再捐一万,这就三万,你老又这么大的岁数,积攒俩钱不容易,我开小饭店也赚不多,不是我嘴碎瞎叨唠,人老了就难免有个病啊灾儿的,都抖搂空了,这手里没俩活钱儿行吗?您啊,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老就别犟了……”

“说嘛了,别犟?别犟你小子能有今天?”犟爷气得直哆嗦,“今儿个老子就犟到底了,我倒要看看,这天津卫他谁能犟过我?”

看到老爷子真的动了气,震生可慌了手脚,他相信犟爷的话,论犟劲儿,在天津卫能和老爷子一决高下的,恐怕还没出生呢。

犟爷的犟是远近闻名的。30年前犟爷在一家国营饭店当厨子,那年中央刚开完十一届三中全会,40出头的犟爷就到处嚷嚷,“改革开放,大好事儿,早就该改。”一块儿的老弟兄劝他,说不定又是一阵风,刮完就完,咱老百姓能吃饱就行,管那么多干嘛?犟爷犯了犟,“邓小平是谁?能耐人!这回咱中国要改不好,我把脑袋揪下来给你们当球儿踢。”大伙说踢你脑袋没劲,谁要不盼着咱中国好,谁是爬爬。

甭说,这次还真让犟爷给犟对了,从那以后,中国人闭塞的耳朵里就灌满了新鲜词儿,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自主权,和国际接轨,过去从来不看报的犟爷一下子变得有了学问,天天拿张报纸,见人就讲,满世界就显他能。

“人家小岗村的农民都按了18个手印儿,搞生产责任制,咱还吃大锅饭,丢祖宗的脸。”犟爷拿着报纸找领导,非要在饭店搞承包。老弟兄劝他,多少年都习惯了,嘛事都枪打出头鸟,别找不顺序。犟爷犟上了劲儿,“我倒要看看,中央都认可的事儿,他谁敢拦着。”东跑西颠了整一年,这回,犟爷还真犟出了名堂,区领导不仅亲自给犟爷承包的饭店剪彩,而且还给犟爷披红戴花,说犟爷是改革先锋,时代骄子。大家说犟爷真行,这回名利双收,要发大财了。“发嘛财,咱老百姓能乐和儿就行。”到年底,除了给大家分红,犟爷愣是一个子儿没拿,全都慰问了敬老院。人们听了新鲜,都说犟爷真傻,是个傻犟爷。

真是个带傻劲的犟爷。犟爷说自己遇上了好时候,要是不改革,再有劲头儿也没处使,不憋闷死才怪。大家都愿意听犟爷犟,大家说只要犟爷一上犟劲儿,咱老百姓保准能遇上好事儿,这不,让犟爷犟得大家的腰包鼓了,好房子住了,快速路修了,就连奥运会也要在咱家门口开了。等河西的三区建设搞好了,咱老百姓就尽等着乐了。

犟爷原来住小白楼,1979年7月28号的大地震把犟爷住的三层楼房震塌了,媳妇趴在犟爷身上护着,犟爷活了,媳妇却永远去了。震生是犟爷在震后收养的孤儿,爷俩一直相依为命。犟爷想媳妇,每到清明都要去黄家花园附近的抗震纪念碑献上一束献花,寄托他对亲人的哀思。

犟爷老了,这人越上岁数就越见不得有人受难。无论哪有灾,犟爷都要伸把手,“老了,不能帮大忙,捐点儿钱表表心意。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花就得花在刀刃上。”

犟爷最不得意的是震生,“没情没义,把钱看得比老子都亲,欠揍!”一提不成器的儿子,犟爷就咬牙切齿。

这不,爷俩为汶川赈灾捐款的事儿又斗上了嘴儿。

“你小子,要不是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你也能开饭店赚钱?忘恩负义的东西,人家有事不管,等你有事,也没人管你。”

看着老爷子生气的样子,震生笑了。

“爸,看你老急的,跟你老说实话吧,饭店的事儿我已经安排好啦,明天要和几个哥们儿上灾区当志愿者,多个人手埋在废墟下的兄弟姐妹们就多份儿希望,你老说是吗?”

这回轮到犟爷瞠目结舌了。

震生故作严肃,“爸,信不信在你老,钱啊,我刚给四川的红十字会寄走,双份儿的,两万!你老那一万啊,还是自己个留着吧!”

“干嘛?”

“等以后给我娶妈啊……”

“臭小子,欠揍!”

犟爷伸出巴掌,开怀大笑起来,“好样的,像我犟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