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嫦娥惹的祸

 梦云39174913 2023-01-06 发布于天津

都是嫦娥惹的祸

原载天津日报

本来是一对儿恩爱夫妻,而且颜值巨高粉丝成团,如果不是一场意外,他们本该天长地久。

后羿射下了9个太阳,作为奖赏,那个专门以拆散人间婚姻的王母娘娘把长生不老的仙药赐给了后羿,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后羿舍不得吃,就交给妻子嫦娥代为收藏。憨厚的后羿忘了福祸相依的道理,两个公众人物,家里又藏了宝,麻烦还少得了?蓬蒙,后羿的门徒,可算得上是家贼了,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天上的好去处不少,嫦娥选择月亮的原因有二,一是月亮离留在家乡地球的爱人后羿最近,她想后羿如果有一天也能飞,夫妻可以立马团聚,二是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后羿找起来方便。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爱。这回的王母娘娘虽说无意,却实实在在地又做了一回恶人,用地球和月亮的距离隔断了恩爱的圆满。可怜的后羿只有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摆下宴席,对月举杯,与心上人嫦娥团聚于苍茫中的思念。

中国人期待圆满,可是世事难料,生活总会有遗憾,遗憾并不可怕,聪明的人们常常编出个圆满的结局来弥补这个遗憾。为牛郎织女搭起鹊桥,让相爱的人们在七七相会,董永虽说没有牛郎的幸运,毕竟七仙女是带着身孕回的天庭,爱情的结晶也是一种圆满。对月举杯的思念,故事让本来是团圆的节日生出一丝凄凉的温情。这就是中秋节不同于其它节日的地方,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在中秋节的众多风俗里面,融入了太多的思念与期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月光似乎更能激发出人们的灵感,而月光背后的故事浩如烟海,悲欢离合的个中滋味,有时会穷极我们的一生去品尝,包括对故乡,对爱人,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而我,更多的是对梦想的寄托。

小时候赏月,奶奶让我寻月里的人影,告诉我那婀娜的影像是嫦娥,我于是就有了飞到月亮里亲眼看看的欲望,可以说这是我最早的梦想,儿时不切实际的虚幻,却让物质文化极为匮乏的童年充满了想象的快乐。小时候喜欢涂鸦,奶奶找来一块木板,用墨汁涂成黑板,又到百货部买了一盒彩色粉笔,就在这块黑板上我画出了心中的想往,升起在海上的一轮明月,还有月中的嫦娥,吴刚和玉兔,记得黑板上的画保存了很久都舍不得擦,那毕竟是我的第一次创作啊。那时家里穷,全家就靠父亲每月54元的工资生活,一到冬天就靠土豆萝卜白菜过日子,很少吃鱼肉,即便这样,只要我想买与文化有关的东西,奶奶从来没有说过不,那时候宣纸两毛钱一张,每次一买就是二十张,4元钱,对我的家庭来说,那是几天的饭钱,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

对于书,奶奶更不吝啬,没上学,我就在邮局订了《红小兵画报》、《革命接班人》等刊物,一开始只是看书里面的画片,后来借助字典学着认字,上小学一年级便能读一些简单的文章,到二年级时,竟读完了《红岩》、《烈火金刚》、《把一切献给党》,当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四大名著根本不可能看到,奶奶就托在书店工作的邻居在文化宫给我办了一张借书证,又托人借出了当时还属于禁书的《红楼梦》,那是我读到的第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读《红楼梦》时遇到不少难题,最大的就是繁体字,好在家里有一本繁体的《新词典》,边查边读,一本红楼整整一年才一知半解地读完,虽然是一知半解,但在同学里我就是饱学的鸿儒,每天放学回家,都有一群的同学拥在我的左右前后,听我讲书中看来的故事,当然也包括嫦娥奔月。后来我挨了批,原因就是贩卖封资修的黑货。

黑货卖不了,还是安心画画吧。在宣纸上画的第一幅人物,是照着老月亮牌临摹的嫦娥奔月,也是从那时起,我寄托在月亮上的梦想又有了新的内容,梦想着自己能成为画家或作家,用笔画出心中的梦,用笔写出心中的爱。吃着奶奶烙的可以与月饼媲美的糖饼,与家人沐浴在八月十五的月色共度一个温馨的夜晚,这又何曾不是我现在的梦想?可惜的是,奶奶再也看不到今天的中秋月了,99岁高龄离世,这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圆满吧。

也许是我最初的梦想源于中秋的月亮,所以我对中秋的感受要比别人的深刻,当我把儿时寄予在月亮的梦幻潜移到现实的行动,我的梦想终于由虚幻走向现实,我在梦想中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成为画家、作家、美术评论家。每到八月十五仰天望月的时候,常想,如果没有嫦娥把自己的倩影镶进月亮,我的今天又会怎样?如果没有奶奶当初的指引,现在的我又能做些什么?我时常困惑,奶奶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毕竟没有识过字读过书,一个近乎文盲的家庭妇女是用怎样的信念去培养她的孙子而成为作家的,当奶奶不在的时候,我终于在即将为中秋而圆的月亮里寻到了答案,是奶奶从小所处的环境,是文化的浸染,当文化的籽粒埋进了血液,即便不识字,文化的也会在她的身上绽放魅力的灵光。其实我的奶奶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