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梅》之《接引春天》 《物相-心相》 2018年5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 ![]() 作为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国家形象的象征。 梅花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在创新发展中砥砺前行,创造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 郝双良的梅花龙腾苍穹,不仅写意出梅花的外在形象,更浓缩出梅花的精神实质,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引导,几块石头,寥寥数笔,浓郁的中国味道,预示他笔下的梅花根植于中华大地,他写就的是中国人的骄傲。龙,本来应该遨游大海盘旋天际,郝双良却让他根植于大地,这就让梅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梅花是不同凡响的,是花中之仙。 梅花的确是花中的仙子。有诗为证:“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 韩冕赋予了梅花神奇的身份,本来应该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瑶台之上,不知是哪位仙家或许是喝酒喝多了,将它栽向了山林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仙家的无意之举却成就了人间的韩冕,有了梅花的陪伴,冬天不再寂寞。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明代诗人高启飘逸超群的咏梅诗,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梅之高韵。“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是为世人传诵的名句。“雪满山中”“月明林下”已经是美到极致的景致了,“高士”和“美人”,一卧,一来,一静,一动,拟人化的作比,写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闲雅,前者以“雪满山中”衬托梅的风骨与气节,后者“月明林下”勾勒出梅的魂魄,和韩冕的“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想,此高士此美人也应该来自天上,凡间的人们又有几个敢在大半夜地到荒郊野外的山林独卧?梅花之所以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人们爱梅花,爱的就是她的灵魂、她的骨气,还有她的品格。 人们赞美梅花,赞美她隐在坚强不屈中的无私、无怨、无悔。 有人说梅花不与牡丹争花首,不与玫瑰争美丽,它就平平淡淡的生活着,有着与世无争的洒脱。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生活在大千世界,与世无争的消极避世,是懦弱的表现,梅花的不争是一种大智慧,放弃了三季与百花的争奇斗艳,却独自拥有了百花无法与其争夺的一个季节的芬芳,放弃中的独辟蹊径,梅花无愧是天地间的精灵,是仙家在民间的遗落。 既然是仙家的遗落,她的身上自然具有了仙的气息,在无争中赢得了冬天的她,自然而然地承当了报春的重任,成为接引春天的使者,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
|
来自: 梦云3917491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