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1981年

 广州玉 2023-01-06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1981年 黄鉴秋摄

春节期间,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前右三)来到小塘公社南沙大队祝贺社员们劳动致富。南沙大队是南海县1980年分配最高的大队,社员年终分配平均每人达929元。

文章图片2

南沙大队党支部书记、县劳动模范李怡深(左) 1981年 池兴旭摄

文章图片3

大队的小五金厂

南海县小塘公社南沙大队认真落实农村经济政策,1980年粮食亩产2171斤,工、副业产值达445万多元,人均分配929元,一跃成为全省有名的富队。

文章图片4

中山县小榄公社 1981年 敏钟杰摄

文章图片5

小榄公社电子玩具厂

文章图片6

张玉堂一家六口1980年全家收入5万多元

中山县小榄公社近年来农、工、副业全面发展,1980年社员平均收入达320元,收入万元以上的社员户达一千户。

文章图片7

孙志成摄

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和烈士家属代表500多人,1981年3月29日上午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隆重举行大会,纪念烈士殉难70周年。

文章图片8

陈学思摄

广东省人民广播电台建成立体声广播系统,自1981年4月份开播以来,颇受听众欢迎。

文章图片9

农场职工用剑麻编织的太阳帽 1981年 刘玉生摄

文章图片10

东方红农场绳厂

广东东方红农场是我国最大的剑麻生产基地,其剑麻纤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已建立起剑麻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体系。

文章图片11

建设中的罗湖小区 1981年 潘家珉摄

文章图片12

正在兴建的蛇口工业区一角

文章图片13

沙河工业区的光明电子厂

深圳经济特区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至5月份止,特区与外商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已达600多个。

文章图片14

1981年 杨绍明摄

蛇口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负责投资和经营的一个出口加工区,整个工业区基础工程已完成,与外商合作引进了14个项目,建成投产和正在兴建的工厂有10家。

文章图片15

1981年 潘家珉摄

著名的甘蔗产地新会县荷塘公社,1980年种植甘蔗6500亩,有50%亩产超过10吨,平均亩产7吨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图为公社书记黄康(右一)和社员、技术员一起研究营养杯育苗情况。

文章图片16

1981年 潘家珉摄

广东省蚕茧获得大丰收,创建国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占全省蚕丝产量近一半的顺德县各社队社员正在收获蚕茧。

文章图片17

1981年 杨震河摄

中山县翠亨村孙中山故居陈列馆经过整修,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开放。

文章图片18

1981年 黄鉴秋摄

广东乐器厂工人、党员陈锦农主制的一把红棉牌高级小提琴,1980年11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荣获音色金质奖。

文章图片19

1981年 刘玉生摄

1971年,南雄县梅岭公社梅关大队的30多位姑娘走上梅岭,办起梅关大队三八林场,经过8个冬春的艰苦奋斗,在荒无人烟的梅岭樟树窝一带种植杉树林5500多亩,已有1800多亩杉树成材,并开始采伐。1979年,这个林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文章图片20

1981年 陈学思摄

驰名港澳的广州传统名菜“太爷鸡”,五十年代后中断经营,1980年7月这一传统名菜重新面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