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大蒜“退母”?“退母”对蒜株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如何应对

 云语禅心 2023-01-06 发布于湖北

今天正式进入十一月份了,不少大蒜种植区在重阳前后种植的越冬大蒜,大多长到了四至五叶期;不过,有不少蒜农反映,刚刚长到四至五叶期的蒜株,开始出现了部分蒜苗干尖黄叶现象;特别是一些大蒜种植经验不足的蒜农,看到成片黄叶干尖的大蒜,非常担心自己辛苦种植的大蒜,是不是遭受了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四处咨询和求助,希望得到帮助和解决。

文章图片1

其实,对于大蒜种植经验不足的种植户,遇到四至五叶期的大蒜发生干尖黄叶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因为四至五叶期大蒜出现干尖黄叶,只要不是土壤因素,重茬因素、水肥因素、环境因素导致的,大多是由蒜株“退亩”因素造成的;蒜株“退母”是大蒜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每一株蒜苗都会遇到;只不过,每一粒蒜母贮存的营养物质多寡不同,每一株蒜苗生长发育程度不同,“退母”所形成的生理反应内容和程度也各有不同;那么,什么是蒜株“退母”呢?蒜株“退母”对大蒜正常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如何应对蒜株“退母”形成的干尖黄叶现象呢?听我一一说来。

文章图片2

什么是蒜株“退母”?

大蒜“退母”,是指大蒜幼苗生长的营养供给由异养转向自养的一个过程;所谓异养,是指植物根系不能立即制造和摄取有机物,必须摄取母体或其它现成的有机质来维系生长;自养是相对于异养来说的,自养的植物根系可以自主独立汲取土壤中的营养,不需借助母体营养就能生存和生长;而大蒜就是一种异养型植物,大蒜播种后,靠蒜母中贮藏的营养维系大蒜发芽、出苗、和幼苗期生长。

文章图片3

但蒜母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大蒜长到4至5叶期时,也就是大蒜播种后约35天至40天左右时,蒜母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已经被大蒜幼苗生长消耗殆尽;当大蒜幼苗在母体中汲取不到用于生长的充足营养物质的时候,蒜株需要依靠自身根系开始从土壤中自我汲取养分,才能延续正常生长和发育;蒜母在这个阶段已经不具备较大的存在意义了,逐渐开始与蒜株分离并化腐为泥,以另一种伟大方式陪伴子株成长;我们把大蒜幼苗从母体汲取营养转向根系自我吸收营养的这个时期,称为大蒜“退母期”。

文章图片4

“退母”对大蒜正常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大蒜“退母”,就像一个母乳喂养的孩子,由于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质量和需求数量越来越大,靠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孩子日益长大对营养物质的基本需求;这个时期,需要提供辅食,帮助孩子建立健全自我汲取营养和消化能力的器官构造功能;但是孩子在添加辅食阶段,由于消化器官和汲取营养的身体构造功能不是很强健,所以常常表现出营养断层或营养不适等不良反应,比如食欲不振,面黄肌瘦,体重下降或者滋生疾患等。

文章图片5

“退母期”的蒜株也一样,由于汲取营养的方式需要从母体向根系转变;但“退母”期的蒜株,根系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根基并非健壮,根群也不发达;这个阶段,蒜株根系尝试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并不能完全维系幼苗基本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蒜株在这个阶段,常常出现营养供应不足,或营养断层等青黄不接的现象;植株也常表现出1至4叶尖端枯黄,叶片失绿干尖,株黄叶瘦,生长缓慢等现象;而且“退母”期的蒜株,也极易感染疫病,霜霉病和灰霉病等病害。

文章图片6

如何应对大蒜“退母”形成的生理干尖黄叶现象?

虽然“退母”是大蒜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大蒜“退母”所形成的干尖黄叶和生长发育不良现象,会随着幼苗根系健壮和吸收功能健全逐渐恢复并自我消失;但大蒜“退母”毕竟是大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性障碍,这种生理性障碍除了会影响蒜株正常生长发育,还会造成蒜株坑性能力变弱;比如此期易受到病虫害侵袭,不利于蒜株长到安全越冬的抗寒株型。

文章图片7

为了将大蒜“退母”所形成的生理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尽早恢复大蒜长势,尽力将大蒜幼苗培育成利于抗寒越冬的强壮株型,科学干预“退母”期的大蒜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那么,如何应对和干预“退母”期的蒜苗呢?根据多年实践,我们建议对“退母”期蒜株采取追施速效水溶肥、根外喷施叶面肥、全田撒施草木灰等管理措施,增强“退母”蒜株根系吸收能力,辅助提高根外吸收行为,提高“退母”蒜株抗性能力,降低“退母”蒜株遭受病虫害侵袭风险;大蒜“退母”期,只要做好这三事,大蒜幼苗才能长成越冬能力强的健壮株型,来年才能返青早长势旺。

文章图片8

一,追施速效水溶肥

所谓水溶肥,是指可完全溶于水的,含有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各种腐殖酸的复合型肥料;水溶肥是一种快速肥料,一般具有速效性,可溶性,直效性,无残渣等优点;施肥方式可以以水带肥,可以实现一体化水肥供给,肥效和吸收率也优于固态肥料,可满足作物营养断层需肥、快速生长需肥、和高产需肥需求等。

文章图片9

特别是“退母”期的蒜株,营养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水溶肥可以全面覆盖蒜株所有根系,可以被大蒜幼苗根系直接吸收和利用;肥源利用率可达到70%至80%,这几乎是固态肥料的一倍左右;肥效可在短时间内满足大蒜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肥需求,可迅速弥补蒜母营养物质骤减对蒜株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可有效缓解大蒜生理性黄叶干尖现象。

种植户可到当地农资经销部门购买大蒜专用水溶肥,然后按照说明剂量,或者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水溶肥;我们也可自制水溶肥,比如在大蒜“退母”前一周内,每亩使用10公斤的尿素加15公斤的硫酸钾,兑水30公斤,等肥料充分溶解后随浇水一起冲施到蒜株根部;也可每亩使用5倍发酵人粪尿500公斤,配以10公斤的尿素溶液浇灌蒜株。

文章图片10

二,喷施叶面肥

对于已经发生“退母”生理性干尖黄叶现象的蒜株,可以采用根外喷施叶面肥形式加以缓解,促使蒜株尽快恢复墨绿本色,促使蒜株尽快恢复长势,促使蒜苗冬前达到适宜安全越冬的强健株型;所谓叶面肥,它是水溶肥的另外一种施入形式,可以起到对植物吸收营养的有益补充;叶面肥可以通过叶的基本结构,让养分快速进入植物体内,在植株体内形成大面积的营养元素,来弥补根系汲取养分的不足,可以迅速缓解植物缺肥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

文章图片11

特别是“退母”期的蒜株,根外使用叶面肥后,能够有力促进蒜株体内各种生理进程的扩展,可显著提升大蒜叶片的光合转化能力,可提升蒜株体内各种酶的活性,能够促进蒜株体内有机质的合成速度,转化量的增加、以及传输效应;可促使“退母”蒜株快速褪去干尖黄叶症状,恢复蒜叶本色;这个时期,我们可以每亩使用0.2%至0.3%的磷酸二氢钾50克配以0.3%的尿素水,兑水20公斤叶面喷施“退母”期蒜叶;或者结合促壮苗抗寒越冬,每亩使用0.2%的磷酸二氢钾100克+8%的胺鲜脂10克+25克的多肽酶菌剂,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

文章图片12

三,撒施草木灰

也许有不少人会发出疑问,在大蒜长到四至五叶期,再撒施草木灰有何用?其实,在大蒜“退母”期撒施草木灰,用意非常重要;而且,大蒜“退母”撒施草木灰,也是民间有经验的蒜农,防治蒜蛆的传统做法;草木灰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种物质,它是植物燃烧后留下的灰迹;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凡是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草木灰在农业生产应用方面非常广泛,在民间享有“万能肥”之称;草木灰除了能为作物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物质之外,它还具有促进作物生根,改善作物品质,保暖保墒和抑菌灭虫的功效和作用。

文章图片13

在大蒜“退母”期撒施草木灰,就是借助草木灰的抑菌灭虫功效,降低和控制蒜蛆的发生率;蒜蛆是危害大蒜的主要地下虫害之一,蒜蛆幼虫会蛀入大蒜假茎和鳞茎中,除了蛀食大蒜假茎和鳞茎中的营养器官之外,它还会携带病菌病毒,造成蒜株枯黄,引发鳞茎腐烂,甚至会直接导致大蒜大面积枯萎;在蒜株“退母”期,与子株脱粒的蒜母会在潮湿环境下发生腐烂现象;而蒜母腐烂发出的臭味会引诱大量蝇虫前来产卵;当蒜田里发现有大量蝇虫飞舞的时候,这是蝇虫在寻找产卵载体的征兆。

文章图片14

而且,在大蒜“退母”期,由于蒜株吸收营养形式的转换,蒜苗抗性能力下降,极易遭受蒜蛆虫卵,从大蒜假茎基部土壤缝隙侵入,为大蒜遭受蒜蛆侵害埋下隐患;这个时期,如果在清晨露水未干的时间段,使用草木灰撒施在蒜田,草木灰可以落入大蒜假茎基部周围土壤缝隙中,草木灰的抑菌灭虫功能,可以阻止蝇虫寻找到产卵的载体和路径;所以说,大蒜“退母”期,蒜田撒施草木灰,是抑制大蒜滋生根蛆非常有效的土法妙招;实践证明,“退母”期蒜田洒灰,蒜蛆发生率会大大降低,有些田块甚至会杜绝滋生蒜蛆。

文章图片15

概述

民间曾有俗语说:“大蒜退母如断奶,苗瘦叶黄又干尖”;“退母”是大蒜幼苗生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是蒜株营养汲取行为从异养转向自养的一个过程,常常表现出蒜株生长缓慢,一至四叶,叶尖干枯,叶片发黄,抗性能力下降;如果在大蒜“退母”期,增施速效水溶肥,根外施用叶面肥,蒜田撒施草木灰;就可以迅速改善大蒜“退母”反应出来的干尖黄叶现象,可促使蒜株快速恢复长势,长成适宜安全越冬的强壮株型;而且,蒜株“退母”,做到以上这三点,来年大蒜返青早,长势旺。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