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人物访谈|返乡创业能活下来吗?

 安啦亲子阅读 2023-01-06 发布于广东

互联网上有一句很触动人的句子: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

在我所在的小城,从70、80年代开始,就有着南下漂泊打拼的习惯,我的父辈年轻可以说就是媒体说的农民工一代,如今大部分都告老还乡,在家乡生。

80后,90后是外出劳动力的主力,如今80后依然迈向40而不惑的阶段,能留住城市的就留下来了,在城市与家乡奔波也是不可避免的缩影,返乡创业也是一条出路。

那么返乡创业能能活下来吗?

01

乡村的状况

返乡创业,这个可能是一个好听的名词,也许更多的是无奈,当大城市容纳不下斗志减半的灵魂后,返乡看似出路,却也是没有把握的抉择。

每次春节回老家过年,都关注一下家乡的变化,目所能及的是,以农耕为主的乡村,如今基本上没有人会种地种田了,都是年纪比较大还在田地里奋斗,很多良田都荒废无人种植,国家耕地红线为18亿亩,到我们这边,看到家乡的实况,其他地方是什么状况呢?

再一个就是林地,周边村的林地基本上都被承包了出去,大片大片的树林被砍伐掉,以前青山绿水,如今看上去光秃秃一片,乡村种植,都是跟风,种的大多是油茶、橙子,橘子等经济作物,而这些作物没有3-5年的发展,影子都看见。

乡村旅游开发,那必须得有得天独厚景点资源,在我们县城,一部分乡镇有着天然得优势,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强县,这些在景点区域内乡村自然得到了政府的重点关注,开通新的路线,修葺开发古村落,打造人造景点,所有资源都倾向这些地方。

没有资源,只能自力更生。

02

返乡创业现状

我所在的县城,最近几年,借着珠三角实体经济向内陆发展的趋势,招商引资了很多制造业,第一批大多为东莞等制造城市的制造工业,政府单独打造了一个生产鞋类玩具等产品的工业园,为这个城市的民营企业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

最近几年陆续有很多新能源企业也落地在新的开发区,工业布局不再限于传统的制造业,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趋势最火热的还是房地产企业,一个县城到处都是新楼盘和在开发的工地,房价从2/3千开始发展到7/8千一个平方,政府热衷于造新城,省去了拆迁的困难,新区规划可谓超级大,从老城区最热闹的街道,到最远的新城楼盘,开车都快半个小时了,有着时间,都可以回村里一趟了,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知道能够持续多久。

以上是整个县城的企业发展,而乡镇的发展,更多是个人为主的个体创业者。

如前面提到的,承包林地的承包商,基本上是重资本,一块林地,大多承包年限去到20-30年,包括清理林地,购买树苗,人工,管理等等,前期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3-5年之内是看不到任何收入,除了付出还是付出,唯一可能说是收入的,可能就是国家的一些补助。

03 

那些实实在在呆在乡村创业的人

我有个堂哥,70年,在广东闯了多年后,回到了老家,在老家做起了养殖鸡鸭的生意,规模不大,基本生就是提供给村里,或者集市上。

就是这样的生意,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困境,比如防治问题,有好几次,鸡鸭遇到瘟情,基本上是大批大批的死亡,至于有没有保险,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是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另外一个就是,鸡鸭的市场行情不稳定,很多时候,忙碌的一季节,到头来,市场行情非常的低,你能想到5、6块钱一斤的鸭子,这个如何盈利呢?

乡村小规模养殖,风险大,市场不稳定是返乡养殖创业者面临的大问题。

当然也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在春节期间,遇到过称得上乡镇企业家的能手,同样是做养殖,但走的路线一般人还真做不来。

第一,与国内养殖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大企业提供育苗,并且包回收,源头有有保障,销售不担心。

第二,投资规模大,几个月就能出产一批产品,一年下来可是实现3-4批,流转高,比种植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三,全程自动化管理,国内一流的养殖技术服务,有企业定时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在乡镇办企业,在人际打点上需要更多的付出,没有齐全的手续,想要安安心心的做好企业,难度非常的大,养殖企业一个环保手续,就很多人,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和魄力,在乡镇创办企业,可谓是难上加难。

最后:

振兴乡村是国家层面的规划,而每一个乡村都有着不一样的环境,如何吸引更多的创业者返乡创业,是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为个人,有没有一个好的创业思路,以及能否承担起风险,是考验返乡创业的一个大难题。

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关注【安啦君】,并把我设置为你的星标用户,这样你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推送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