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过程中,有些阶段特别喜欢重复做某些事情,比如反复看某一集动画片,反复看一本绘本等等。孩子反复做同一件事,儿童心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常同行为期",这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多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理解这个心理现象,家长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就会认为孩子的行为有问题,最后失去耐心,进而打断或者斥责孩子的行为,这样一来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重复就是学习方法之一,从不懂到略懂,到熟悉,到学会,再到应用,这就是重复给于成长的加持。 重复做一件事,还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心,能够一遍又一遍去读同一本绘本,也表现出孩子对这本书的喜爱,在这个过程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向导,正是因为孩子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才会重复的去阅读绘本,而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探索和思考能力。首先,家长要区分孩子的常同行为,是否符合正常的生活习惯,如果有不利的动作,比如是否刻板,有无伤害自身或他人的动作,出现不利于孩子发展的现象,家长要及时介入,引导孩子改变这种行为。 其次,如果在重复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正面的反馈,比如阅读绘本时,能够发现不一样的内容,找到大人都没留意的细节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爱探索的表现,家长应该积极支持。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耐心,面对孩子重复要求读同一本书籍,家长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引导阅读,用耐心与爱心陪伴孩子,做到高质量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