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筑门上的奥秘|门槛、铺首、门环

 yzsr273 2023-01-06 发布于山西



中国古建中的门,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还是建筑等级的象征之一。上期我们了解了古建筑的门、门墩、门钉,今天来了解古建筑中的门槛、铺首、门环。

01

中国古建筑|门槛

门槛,一般是指门下的横木。凡古建筑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门槛跟墙体门窗一样是古建筑中的组成部分,不承载任何力的作用。古时门槛,高度与膝相齐,通常固定在大门的地坪之上,作用很多,意义非凡。

  
“门槛是怎么来的?《礼记》有言:“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是做臣子的进入君主的门户时,应该从门中央所竖的一根短木旁侧身而过,不要用脚踩在门槛(阈)上。

  
门槛,一般称为地栿,跟墙体门窗一样是古建筑中的组成部分,不承载任何力的作用。如果是木质的,称为木地栿。如果是石头的,称为石地栿。

  
在古代,家家户户都是木门,地面也大都不平整,所以门的底部与地面无法完全密合,随着时间推移,木门渐渐腐朽,地面变得坑洼,门缝也会越来越大。然后门槛应运而生,不仅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合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木门不被刮坏。

  
门槛如果是石头的,称为石地栿。石头地栿不承载任何拉力、侧力、承重力等等作用,它就是门脚下的一块石头,作用就是把“屋里屋外”这个区域分开。这种门槛造价十分便宜,一般出现在古代或者近代的老百姓家里。

  

  

  

  
门槛明确的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同时,门槛既可挡风防尘,又可把各类爬虫拒之门外,因而实用价值很大,对阻挡外部不利因素及防止财气外泄均有一定作用,对住宅风水颇具重要性。综合来说,门槛具有保护门、有聚气、聚财、挡阴气、辟邪的作用。

02

中国古建筑|铺首、门环

门环,在中国绵延了数千年,是集实用、装饰和门第等级为一体的一种古建筑构件,因而成为中国古建“门文化”中的一部分。门环,俗称响器,是安装在房屋大门上的拉手,并供叩门之用,中国门环也常被称为铺首或门钹,但严格说来铺首和门钹只是门环不同形式的底座。

  
门环的造型上能够折射出宅主的身份和地位,是中国门文化中最能体现礼制建筑等级的装饰符号之一。

  
在古代,统治阶层对不同官阶官员门扉上的铺首门环有着非常明确的等级规定。《明史》中提到:“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

  

  

  

  

  

  
民宅不能使用兽面衔环,而是使用底盘为圆形、方形、六边形、菊花形或梅花形,中央为圆形凸起的铺首,再配以金属挂件的门环。

  

  

  

  

  

  

  
铺首、门环可以说是大门的守护神,它是的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的光影。无声地守护着大门,守护着这座房子,守护着一个家。轻叩门环,时光为我们轻轻打开那厚重的历史之门,走进那尘封的岁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