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夜读】 黑龙江总社 《趣谈“鹿邑”》 作者:刘霞 主播:冯英新

 远方诗歌传媒 2023-01-06 发布于江苏

作者:刘霞    

主播:冯英新 

编辑:李波(木子迦勒)


  趣谈“鹿邑”  

文/刘霞

  昨天一个朋友调侃我:“大作家,如今你已是半个鹿邑人了,你的一篇《话说柘城》得到了柘城人的称赞,为什么不来谈谈鹿邑呢?”朋友的无意激起了我的写作欲望。当即回府,磨笔砚墨,一篇《趣谈鹿邑》细细与读者道来!

  今日鹿邑,原名“苦县”“苦”原名“相”因为“相县虚荒”,人们生活痛苦,后名“苦”,秦代置名“苦县”。苦县城在涡水之阳,是老子的故乡。老子,楚涡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尊称太上老君。著有千年不朽之巨著《道德经》,被称为道教始祖,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话说老君奉玉帝旨令,在凡间助周天子延续江山二百年并创建道教,传播教化民众,传授孔子辩证看待事物,将鸿篇巨著《道德经》遗留人间,供英才贤士研学,凡夫俗子开窍。玉帝闻禀大喜,赏赶山神鞭一根,加封与太白金星一起辅佐在其左右。

自从老君奉命返回天庭,周天子无心再管理天下,任凭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苦县(鹿邑前身)归陈又归宋,再归鲁,后归楚,百十年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又逢持续干旱,河枯溪断,赤地焦土,庄稼颗粒无收。民生怨道,苦不堪言,呼救声直达上天,惊动了玉帝,连忙命老君速速处理。家乡有难,老君心急如焚,跨上青牛降临人间,看到家乡风沙弥漫,一片萧条,无半点生机,老君深感愧疚,急令青牛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开挖一条主河道来。青牛得令,一声大吼,展开牛角,俯首向前,呼呼生风,犁地般翻开焦土,形成又深又阔的河道,忽然青牛吼叫,迟迟不前,老君纳闷,细细观看,却见两座大山横在眼前。他连忙拿出玉帝赏赐的赶山神鞭,朝着大山用力一挥,大山不见了踪迹,唯余碎石遗落地面。据说那两座大山被老君赶到了数百里之外,就是现在的太行,王屋二山。没了大山挡道,青牛很快竣工。老君看着眼前干枯的河道,拿起酒葫芦,向河道倒去,说来也怪,那河道瞬间有泉眼般清水涌动,汩汩直冒,半个时辰,坑满河平。因为这水是老君的酒变的,所以河水沁人心脾,芳甜醇香。百姓感恩老君送水,就把这条飘香的大河称为“送河”,寓意是老君送来的河水,百姓用此河水酿酒,酒香扑鼻,因此那酒又叫送河酒(据说是宋河酒的前身)。

老君完成任务,又唤来坐骑青牛,交代它一番,正在此时,青牛看到一群梅花鹿在此走过,就摇身一变,变成一只梅花鹿尾随其后,青牛暗查,得知是龙王失职造成河道干枯,土地龟裂,忙报于老君并奏于玉帝,玉帝闻奏,龙颜大怒,定要斩杀龙王,老君心慈,连忙求情,免龙王一死。玉帝责令龙王戴罪立功,龙王不敢怠慢,亲自司职苦县,做苦县的县太爷,从此,苦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再说老龙王司职苦县后,又得知老君的坐骑青牛变成梅花鹿尚在苦县,奉命力保苦县百姓,于是把苦县改名为“鸣鹿”也就是今天的鹿邑。因为鹿邑有老君和青牛的护佑,又加上龙王亲自司职,鹿邑从此水草丰美,绿树成荫,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后人有话又说:“能坐镇鹿邑城的人,乃真人物也!”所以凡是坐镇鹿邑的县太爷,到此上任之前,先去拜祭老君一番,希望能保佑自己即位之时,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1938年农历五月,侵华日军从安徽亳州向西进军,行至到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日军不了解城里的守备情况,就在离城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拿起望远镜,瞭望鹿邑县城,发现两个高大的建筑。这两个建筑,左边是城墙的角楼,右边是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老君台。日军误以为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令架起迫击炮开始攻击,第一炮击中了左侧的那个角楼,就这一发炮弹就把整个角楼炸得粉碎,巨响之后是日军的一阵欢呼声,欢呼过后,日军又掉转炮口,对准右侧那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一炮打了出去,没听到爆炸声,两炮打了出去,还是没有动静,一连打了十二发都没爆炸。这时的指挥官气急败坏,自己操起炮筒,对着老君台又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炮弹发射出去后,结果又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指挥官惊呆了,整个日军惊呆了,个个吓得呆若木鸡,仓惶而逃!

     后来,人们在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发现炮弹十二发,又在老君像前的神龛上找到一发炮弹,总共十三发,一发都没炸!令人不解的是日军的同类炮弹在其他地方很有威力,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不为所伤!所以有后人称:“鹿邑有老君,日军吓断筋”的说法!

     鹿邑人杰地灵,如今已是“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远方传媒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