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没有天敌,不会得癌症,却为何没有一头大象能活到自然老死?

 科学知更鸟 2023-01-06 发布于河南

大象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它是陆地上现存体型最大的动物。大象的体型庞大,最重可达8吨,又因为它是食草动物,所以为了维持巨大的能量消耗,它必须不停地进食。地球上一天24小时,大象进食的时间长达16小时。大象每天需要消耗300斤食物,150升水。

大象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天敌,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在自然界中,即使刚刚出生的小象都堪称庞然大物。母象的怀孕周期长达22个月,是人类孕期的两倍还多。小象刚生出来的时候就有差不多100斤重,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食肉动物都只能对其望洋兴叹。

另一方面,大象是一种群居动物,家庭观念很强,它们不仅拥有庞大的身躯,还有着聪明的头脑。小象从一出生开始,就被父母和哥哥姐姐严密地保护起来。象群不管是外出觅食还是喝水、睡觉,它们都会把刚出生的小象围在中间。

等到小象长大以后,变成了大象,那么不管是老虎、狮子,还是鳄鱼、犀牛等猛兽,它们都不敢对大象存非分之想。

可以说,在大象出现的几千万年间,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真正的天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人类。)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象有一个令人类羡慕不已的特质——大象不会得癌症!

上世纪七十年代,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理查德·皮托指出,尽管从理论上来讲动物活得越久,体型越大,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它就越有可能得癌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癌症的发生率跟动物的寿命、体型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名为P53的基因,它能够修复DNA突变,抑制癌症发生,所以也被称为抑癌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43.7KDa的蛋白质,但因蛋白条带出现在Marker所示53KDa处,故命名为P53。

在人类体内,P53基因只有一份,一旦它出现问题,人类就很容易患上癌症。而在大象体内,P53基因却有20份,即便其中几个出现了问题,其他拷贝也能够正常工作。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大象患上癌症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从实际情况来看,还从来没有大象得过癌症。

由于没有天敌,也不会得癌症,所以大象的平均寿命很长,几乎和现代人类差不多。在野生环境中,大象平均能活到60到80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大象的寿命能达到100岁。

奇怪的是,大象的寿命这么长,却从来没有一头大象能活到自然老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象的致命缺陷在于它的牙齿。我们这里所说的“牙齿”,并不是指大象长长的象牙,而是指它嘴里的臼齿。

跟人类一样,大象在一生当中也会经历乳牙脱落再长出新牙的过程。大象在刚出生时就携带四颗臼齿乳牙,等到它两岁左右的时候,这四颗臼齿乳牙就会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臼齿。

与人类不同的是,大象新长出的臼齿过几年还会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臼齿。在大象的一生中,一共要长出六套臼齿。大象的第六套臼齿会在它30岁左右时长出来,这套臼齿会陪伴它走完生命的下半场。

大象的前五套臼齿的末端表面都比较圆滑,也比较平整,但是第六套臼齿的末端却很尖锐。在长出第六套臼齿以后,大象如果长期咀嚼坚硬的食物,比如树皮、坚果和荆棘等,它的臼齿就会磨损得很快。

等到第六套臼齿磨损殆尽的时候,大象再也不能咀嚼食物,这时它就会被活活饿死。所以,在自然界中,大象的身体还远未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却经常会因为臼齿磨光而被饿死。

大象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有着很强的预知能力。当它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时,就会悄悄地离开象群,独自前往一个孤独的地方等待丧钟的敲起。这个“孤独的地方”,通常被人们称为“大象墓地”。

大象死亡以后,很快就会被豺、狼、虎、豹、兀鹰、鬣狗等食肉动物分食,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这大概就是自然界的轮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