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京杭大运河,隋炀帝还有一项世界壮举,让后人佩服不已

 综合历史 2023-01-07 发布于广东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因此也称为京杭大运河,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多代人的开凿下,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也就是如今的绍兴、宁波等地。
不说古代,就是以现代来说,亦是一项宏大工程。
到底有多宏伟,《汴河怀古二首》就说得很形象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但也因此消耗的人力物力之多,世所罕见,据说隋炀帝征用了三百多万民夫,耗时六年之久才得以竣工,期间不知多少人累死和饿死。
因为在古代背景里男人是家中主要劳动力,这也让百姓无力耕耘田地,以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
不过也像诗中所说,这是一项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壮举,此运河不仅地跨八个省,还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当然,隋唐大运河除了对历史有巨大贡献,如今更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可见隋炀帝虽无道,却极具魄力。
其实隋朝之所以如此迅速败亡,是隋炀帝在位期间不仅开凿了隋唐大运河,还整了另一项大工程,就是回洛仓。根据《隋书·食货志》的记载:
回洛仓建于大业初年,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在东都洛阳挖地窖。也就是说隋炀帝刚登基,就下令修建了这个粮仓。
之后隋炀帝又下令,洛州以及天下诸州富商大贾,都得迁来洛阳,因为巨量财富以及数万商人涌入这个城市,让洛阳成了当时全国性的商业城市,也因此让回洛仓积累了大量粮食。
题外话,也正因为隋炀帝无限制的滥用民力,大搞建筑工程,不仅耗尽了国库多年积累,还劳民伤财,失了民心,到了隋炀帝执政中期,便各地义军四起。
回洛仓位于河南洛阳市小李村,是隋炀帝专门为国家而建设的粮仓,不过当时主要给洛阳皇室供应粮食。
根据史料,回洛仓建成后,称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可见仓内堆积的粮食之巨,按理来说国家应该很富足才对,然而事无绝对。
到了隋炀帝执政后期,仓府库储存的粮食与财物,几乎被隋炀帝消耗殆尽,史料说当时“百姓疲劳,府空竭”,这估计是隋炀帝频繁发动战争而导致的。
根据《隋书》是的记载:“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也就是说隋朝国库空虚,给不出军饷钱粮,便公器私用,将回洛仓的财物都预支出去了,但最后却没能力归还,最终把国家拖垮。
回到正题,2004年回洛仓被发现后,开始了保护性挖掘,但专家没想到,用了足足8年时间才完成挖掘,到了2013年,此时的回洛仓城已经整个“浮”了出来。
根据专家的勘察,得出的数据是,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仓城里都是内径10米,外径17米,深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约有700座,可谓是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根据计算,每个仓窖可以储存约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以储粮3.55亿斤,并且专家还表示,回洛仓不仅储量惊人,保存粮食的技术同样高明,让人钦佩不已。
根据元朝农学家王祯所写的《农书》,让我们得以知道回洛仓的粮食储存方法:“夫穴地为窖,小可数斛,大至数百斛,先令柴棘,烧投其土焦躁,然后周以糠,稳贮粟于内。”
当初匠人先是挖好仓窖,然后在仓底和仓壁上再铺上厚厚的棘草,用木棍压实,再点燃仓窑里的棘草,以此去除仓壁内湿气,使仓窑壁、底的土质形成板结。
这就相当于有了一层混凝土,并起到阻断虫害、潮气的作用后,再抹上一层青膏泥,起到进一步密封的效果,此法能防止外面雨水的渗漏。
并且根据回洛仓的位置,不仅地理位置干燥,而且此地土层较厚,即使下雨也不用担心渗水问题。
加上此地离漕运点最近,便于快速周转粮草,即使城池被围,回洛仓位于后方,只要不丢失,就能长期固守,可见先辈们考虑得极为周全。
可惜这么好的粮仓,在隋亡后便弃用了,并随着时间渐渐被遗忘,直到如今才重见天日。
2014年,在卡塔尔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回洛仓以“中国大运河”核心组成部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算维护了古代劳动先辈的智慧结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