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三)及解析
2023-01-07 | 阅:  转:  |  分享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分馏 B. 干冰升华 C. 汽油挥发 D. 光合作用

正确的实验步骤对实验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下列对“先”与“后”的叙述不正确的(改编)(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B. 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时,先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后通过澄清石灰水 C. 研究淀粉在人体内消化途径的过程中,淀粉先在口腔和舌的咀嚼搅拌作用后被小肠消化 D. 检验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时,在含有淀粉糊的试管中,先加入唾液,后加入稀盐酸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硫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稀盐酸 B.   冰水混合物 C.   食用醋 D.   液化石油气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 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放热的化学反应 C. 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向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另取一个小烧杯乙,加入适量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甲、乙两个小烧杯(如图)。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下列的(  )

A. 甲烧杯中出现大量沉淀 B. 乙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 C. 甲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 D. 乙烧杯中冒出大量气泡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④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硒是非金属元素 B. 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除去CO2中的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B. 用酒精做燃料,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C.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 CO2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观察的方法鉴别黄金和黄铜 B.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好多爱心人士献爱心无偿捐赠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次氯酸钠(NaClO)制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1 D. +5

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下列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就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B. 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C. 氧化反应就是反应物中有氧气的反应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B.物质的构成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氯化钠的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 ?C.化学与生活 ?D.决定因素 把煤做成蜂窝状--使煤充分的燃烧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A. A B. B C. C D. D

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3Ba↑+Ba(AlO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B. 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1)请你写出一种石油产品的名称______。 (2)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______的统称,广泛用于尖端技术领域。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在氧化镧中镧的化合价是+3,则氧化镧的化学式是______(镧的元素符号是La)。 (3)石油和稀土都是重要的______(填“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稀土储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但我们也要合理开采它们。

额温枪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图是额温枪及所用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含有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2)电池内部有一根碳棒,主要利用其 ______性。 (3)写出锌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疫情期间要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______操作。 (5)疫情期间要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有氯气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 ???????????; (2)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 (3)有铝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 ???????????; (4)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复分解反应: ???????????.

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人体缺钙会得______病;有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镁组成的混合物50g,测得其中含氧元素48%,则该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其中的铁锁经常会生锈. (1)铁锁在哪种情况下使用易生锈? (2)黄铜制成的锁芯不易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3)锁芯因生锈转动不灵活,可向其中加何种物质使其润滑?

石油资源紧张曾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事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据2001年5月23日的《扬子晚报》报道,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CO2、H2O,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______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变浑浊,C瓶的石灰水不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 (4)装置③的作用是 ______ .装置①中所盛的是 ______ 溶液,作有是 ______ . (5)装置④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 ______ ,它可以确证产生是 ______ . (6)尾气应如何处理? ______ (7)若乙醇燃烧产生CO、CO2、H2O的总质量是27.6g,其中H2O占10.8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为 ______ g,产物中CO为 ______ g. (8)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的.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较多的是 ______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某矿泉水瓶标签标示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g/100mL)如下:钙≥400、钾≥3…这里的钙、钾是指______(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环保活性炭包能除去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其原因是______。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5)我们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 (6)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其原因是______。 (7)铝锅比铁锅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a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把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g.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 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流进试管炸裂试管,故正确; B、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时,先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证明有水,后通过澄清石灰水,故正确; C、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最终要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错误; D、检验PH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时,在含有淀粉糊的试管中,先加入唾液,后加入稀盐酸,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检验物质存在时,首先先检验水解答; C、根据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最终要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解答; D、根据检验PH对唾液淀粉酶的方法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一定要注意。

3.【答案】A

【解析】解:A、氨气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答案】B

【解析】解:A、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为混合物,故A错误; B、冰水混合物中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故为纯净物,故B正确; C、食用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故为混合物,故C错误; D、液化石油气含有丙烷、丁烷等多种物质,故为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就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则是混合物. 本题要求学生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5.【答案】C

【解析】解:A、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并使之沉降,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说法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水吸收太阳光热使太阳能转化热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B说法错误; C、化学式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故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C说法正确; D、活性炭主要吸附颜色和异味,没有消毒的作用,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明矾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解答; C、根据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属于基础题,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正确解题。

6.【答案】C

【解析】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甲烧杯的酚酞溶液中,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A、甲烧杯中不会出现沉淀,A错误; B、甲烧杯中溶液变红,乙烧杯中溶液不变红,B错误; C、甲烧杯溶液变红,C正确; D、乙烧杯中没有气泡,D错误; 故选:C。 根据分子基本性质分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明确分子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故对; 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错; 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对; ④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故对. 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可以据此分析; 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 ④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金属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据此解答.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其应用原则,学会处理实际问题.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又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硒元素的质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34=2+8+x+6,解得x=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除去CO2中的CO,不可采用点燃的方法,因为无法点燃,错误; B、用酒精做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 C、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可防止CO中毒,故C错误; D、CO2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制取; 故选:D。 根据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 了解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0.【答案】C

【解析】解:A、黄金和黄铜均为金黄色固体,用用观察的方法不能鉴别黄金和黄铜,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根据黄金和黄铜均为金黄色固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C

【解析】解: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0 解得x=+1 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本题结合生活中常用物质,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化学式及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会借助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决新问题。

12.【答案】D

【解析】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碳酸钙等都含氧元素,但都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强调“参加反应”,故B错误; C、根据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可能为氧气,可能为含氧化合物,故C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分析即可; C、根据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进行判断; D、物质是否为单质,首先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在纯净物中若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答案】C

【解析】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泄漏应该关闭气阀、严禁烟火;进入地窖时为防止地窖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人的损害,一般先做灯火实验,由于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如果灯火熄灭,则不能进入地窖,故A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氯化钠的柆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故B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故C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C。 A、依据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方法判断以及依据二氧化碳不能够给呼吸且能灭火分析灯火实验。 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C、依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促进燃烧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的概念、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因素解答。 本考点综合性比较强,做题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概念、化合价的原则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磁铁能吸引铁、铬等金属,铝不能被磁铁吸引,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物Ba(AlO2)2是由钡、铝、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铝是单质,故铝元素的化合价为0;Ba(AlO2)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答案】汽油? 金属? La2O3? 不可再生

【解析】解:(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 (2)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之美誉,广泛用于尖端技术领域。 在氧化镧中镧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显-2价,则氧化镧的化学式是La2O3。 (3)石油和稀土都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 (1)汽油; (2)金属;La2O3; (3)不可再生。 (1)根据石油加工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稀土的范畴,氧化镧中镧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解答。 (3)从资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资源的分类、石油加工的产物、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塑料和橡胶? 导电? Zn+CuSO4=Cu+ZnSO4? 过滤? NaHCO3? +1

【解析】解:(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塑料外壳、橡胶胶功能设置键中含有有机合成材料; (2)碳棒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表示锌和铜活泼性强弱,可以用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 (4)疫情期间要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5)反应物中有1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所以X是NaHCO3;在HClO中,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故答案为:(1)塑料和橡胶; (2)导电; (3)Zn+CuSO4=Cu+ZnSO4; (4)过滤; (5)NaHCO3;+1。 (1)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 (3)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4)根据疫情期间要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进行分析;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以及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合理即可);2Al+3CuSO4=Al2(SO4)3+3Cu;FeCl3+3NaOH=Fe(OH)3↓+3NaCl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1)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合理即可). (3)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3CuSO4=Al2(SO4)3+3Cu(合理即可). (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NaOH=Fe(OH)3↓+3NaCl(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2)(合理即可);(3)2Al+3CuSO4=Al2(SO4)3+3Cu(合理即可);(4)FeCl3+3NaOH=Fe(OH)3↓+3NaCl(合理即可).

18.【答案】佝偻(或骨质疏松);22

【解析】解: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镁组成的混合物50g,测得其中含氧元素48%,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0g×48%=24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且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故24g氧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故填:佝偻(或骨质疏松);?22。 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9.【答案】解:(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或雨淋时容易生锈.故填:雨淋(或在潮湿的空气中,或接触酸碱盐的溶液等). (2)黄铜是铜的合金,不易生锈.故填:黄铜是铜的合金; (3)锁芯因生锈转动不灵活,可向其中加入铅笔芯粉末(或植物油或汽油或润滑油或石墨粉)使其润滑而转动灵活.故填:注入铅笔芯粉末(或石墨粉、植物油、汽油等).

【解析】(1)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镀其他金属等,使其余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3)铅笔芯中的石墨具有润滑作用.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可以判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根据石墨的性质可以确定石墨的一些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

20.【答案】C2H5OH+3O22CO2+3H2O? ④②③①? 验证CO2存在?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验证混合气体中的CO2是否已被除尽? 将CO氧化成CO2?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Ca(OH)2]? 检验由CO与CuO反应所生成的CO2,从而确证有CO气体? 无水硫酸铜(或CuSO4)? H2O(或水)? 点燃(或:燃烧、收集)? 9.2g? 1.4? 甲烷

【解析】解:(1)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6)①装置④所盛的是无水硫酸铜(或CuSO4),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吸水后呈蓝色.故如果装置④所盛的药品变成蓝色,则说明乙醇燃烧产物有H2O; ②装置②中,气体通过A瓶时,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如果A中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乙醇燃烧产物有CO2;如果乙醇燃烧产物有CO2,且在A瓶中没有反应完,则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可与B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样,就可以除去CO2;如果二氧化碳过B瓶没有被除尽,则通过C瓶时,还会有沉淀生成.故C瓶的作用是验证混合气体中的CO2是否已被除尽; ③此时,乙醇燃烧产物中的CO、CO2、H2O就只剩下CO了.在把剩余气体通过装置③,因为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出Cu; ④装置①的瓶中是澄清的石灰水,让气体继续通过装置①,如果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乙醇燃烧产物有CO(因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u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⑤最后气体如有剩余,则是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可燃烧),故可以点燃去除,也可收集作为燃料. (7)设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为x, C2H5OH~~~3H2O 46?????? ?? 54 x?????????? 10.8g ∴46:54=x:10.8g,解之得:x=9.2g; 所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和为27.6g-10.8g=16.8g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可得 9.2g××100%=y××100%+(16.8g-y)××100% y=1.4g.即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8)根据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得: 乙醇质量:二氧化碳质量=46:88, 甲烷质量:二氧化碳质量=16:44, 由此可以看出,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较多的是甲烷. 故答案为:(1)C2H5OH+3O22CO2+3H2O. (2)④②③①. (3)验证CO2存在;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验证混合气体中的CO2是否已被除尽. (4)将CO氧化成CO2;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Ca(OH)2];检验由CO与CuO反应所生成的CO2,从而确证有CO气体.(5)无水硫酸铜(或CuSO4);H2O(或水). (6)点燃(或:燃烧、收集). (7)9.2g;1.4g. (8)甲烷. (1)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2)解这类题时首先要考虑这些物质有无直接的检验方法.如,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等.当需要检验一氧化碳时,一定要先除净(要检验)二氧化碳,然后再通过灼热氧化铜.最后用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 (3)根据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21.【答案】元素?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隔绝空气? 乳化功能? CO难溶于水? 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解析】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这里的钙、钾是指组成元素;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应使用碳素墨水笔,是因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5)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6)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7)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因此铝锅比铁锅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故答案为:(1)元素;?(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4)隔绝空气;(5)乳化功能;??(6)CO难溶于水;(7)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3)根据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5)根据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分析; (6)根据一氧化碳的水溶性分析; (7)根据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分析。 本题属于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2.【答案】长颈漏斗? AC或AD?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KMnO4K2MnO4+MnO2+O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便于得到纯净的气体

【解析】解:(1)a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C或D收集;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装置D收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把导管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便于得到纯净的气体。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AC或AD;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 (3)BD;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便于得到纯净的气体。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3.【答案】0.2

【解析】解:(1)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为0.2?g. 故填:0.2. (2)设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 x=6.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再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