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二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预习导学案
2023-01-07 | 阅:  转:  |  分享 
  
第七章 力第1节 力自主探究学点一:什么是力1.生活举例(1)运动员举起杠铃: 对 施加了  力。?(2)压路机压路: 对 施加了  力。?
(3)人提水桶: 对 施加了  力。?(4)人推桌子: 对 施加了  力。?2.分析归纳(1)力是 对  的作用。?(2)产生力必
须有 个物体。?(3)施加力的物体叫  ,受到力的物体叫   。?3.自主学习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
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4.体验1N的大小: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 N。5.补
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 N;一个质量是40 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 N
等。学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1)用力捏橡皮泥,力使橡皮泥  。?(2)用力压弹簧,力使弹簧  。?(3)
用力拉弓箭,力使弓箭  。?2.演示实验(1)一个小铁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一个磁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2)让小铁球从斜面
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3)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的运动路径的一侧放一个磁体,
观察小铁球运动的变化情况。3.现象分析(1)小铁球受力,由静止开始运动。(2)小铁球受力,运动速度变快。(3)小铁球受力,运动方向
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4.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学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探究力的
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2)向右拉弹簧时弹簧伸长,向左压
弹簧时弹簧压缩,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3)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
关。?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3.自主学习:在物理学中
通常用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幅图中,  越大,
线段应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学点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手拍击桌子,手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力,此力
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2.如图所示,两个放有磁体的小车松手后会后退,小车A上的磁体对小车B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排斥力,同时小
车B上的磁体对小车A施加一个向左的排斥力。3.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该同学会往后退,说明该同学对墙施力时,墙也
对其施加一个力。4.归纳总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
变的是( )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
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3.在冬奥会滑雪比赛中,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
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境,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4.如
图所示,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而变得流动起来,这说明力可以  ,同时发现小车已经向右运动了,原因是      ;类似的装置可
应用在一些交通工具上,请你举出一个例子: 。?5.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境,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6.
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1)通过比较图甲和
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 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  法。
?第2节 弹力自主探究学点一:弹力活动1:用手压弹簧活动2:用力弯曲细竹棒活动3:用手挤压吹起来的气球用手对弹簧、细竹棒、气球、弹
力球、橡皮泥小球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手有什么感觉。外形极其相似的弹力球和橡皮泥小球形状的改变有何不同?拓展实
验:如图所示,用手挤压扁平瓶子同一横截面的不同部位,以细线标记处为基准点,发现细管中的液面在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可以判断
瓶子发生了形变。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发生  ,不受力时  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物体在受力时发生  ,形变后  的
性质叫做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4.弹力产生的条件:(1)  ;(2) 。?5.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
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 ,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学点二: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自学要求:(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的特点;(4)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归纳总结: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由刻度盘、  、   、   、吊环构成。?2.单位:单位标识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上方是  。?3.量程: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 
 。?4.最小刻度:从0到1N之间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 。?学点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分组实验:(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看
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要调零。(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 N、10 N,观察弹簧测力计长度的变化,感受
1 N、5 N、10 N的力。注意事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2)如果使用前弹簧测力计的指
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刻度线上。(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
摩擦。归纳总结:1.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  ,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 超出这个范围。?2.认清弹簧测力
计上的  ,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准确读出测量值。?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4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  ,不可用太大的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课堂检测1.
有一弹簧测力计,当挂钩上没有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0.2N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挂钩,读数为4 N,则手
拉弹簧的力为( )A.4.2NB.4NC.3.8ND.无法判断2.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
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3.某
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挂钩,将物体挂在吊环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为( )A.大于5NB.等于5N
C.小于5ND.以上都有可能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弹簧、
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弹簧长10cm,用1N
的力拉弹簧时弹簧长11 cm,用5 N的力拉它,弹簧的长度为( )A.10cmB.15cmC.50cmD.55cm6.用20N的力
能够提起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成年羊B.一只猫C.一只雏鸡D.两只鸡蛋7.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A
.刻度尺B.弹簧测力计C.天平D.温度计8.如果一个弹簧测力计指针没有正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0.1N处,那么使用这个弹簧测力计
测一个力的大小,示数为3.4N,这个力的实际大小是( )A.3.5NB.3.4NC.3.3ND.无法确定9.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测量范围就是它的量程B.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原因是弹簧的长度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
比C.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是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的原因D.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工具,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水平方向上的
力10.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现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第3节 重力自主探究学点一:重力思考
讨论:(1)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
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哪一个?(2)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到重力的实例,并说明其作用。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
什么样?归纳总结:1.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的施力物
体是  ,重力的受力物体是  。?学点二:重力的大小提出问题:(1)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2)
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们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实验设计:(1)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2)注意观察什么,记录哪些物理量?(3)
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质量m/kg重力G/N(4)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得
到的图象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2.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
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3.g取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  。?学点三:重力的方向活动
:用一细线把钩码悬挂起来,观察钩码静止时细线的方向是怎样的?问题: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应用:在
细线下系一个重物就做成铅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竖直,利用的是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若把铅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
架上的O点,如图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铅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垂直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归纳总结:1.重力的方向 。?2.
用一根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细线下垂的方向跟 的方向一致,这样的线叫做   。?3.铅垂线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2)  ;?(3)  。?学点四:重心想一想: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什么位置?找一找:你知道
这些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吗?议一议:如何确定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呢?提出问题:什么是重力
的三要素?如何画重力的示意图?归纳总结:1.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  。?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
的  。?3.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  ,也可以在   。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4.在画物体的受力
图时,重力的作用点画在 上。?学点五:重力的由来活动:用一根细线系住一块橡皮,抓住细线的一端用力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剪断
细线,橡皮还能继续这样运动下去吗?思考: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没有细线,拉住月球的力是什么力呢?归纳总结: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而产生的,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万有引力)。?2.重力与吸引力是两个 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力只是吸
引力的一部分。?3.万有引力的方向总是指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   。?课堂检测1.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A.一个
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叫做重心 D.重力的单位是千克3.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
地球,再也回不来C.物体将失去质量 D.人喝水时,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4.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
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的是(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C.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5.关于重力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质量都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就是质量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都是不变的6.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  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测量的示数为 kg,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示数与在地球上测量的示数相比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g取9.8N/kg)?7.一座限重为50000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5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kg。(g取10N/kg)?8.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的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88.2N。(g取9.8N/kg)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献花(0)
+1
(本文系红色亚细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