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补并施治疗乙肝

 虚竹怀远 2023-01-07 发布于湖北

消补并施治疗乙肝

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乙肝系列(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当然肝穿活检则更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在肝炎罹病率中,甲肝比乙肝罹病率多,我们的资料也说明这一点。1986年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曾为某单位查体,在2400人群中,发现有肝肿大者138人,其中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者132人,这132人异常肝功又做了乙肝系列检测,其中则有19人呈阳性结果,约占异常肝功能的14.4%。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发现有症状、体征之外(有的无任何症状),肝功异常尤其是转氨酶以及蛋白的变化等应及时进一步做乙肝系列检查,以排除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约10%~15%可转归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恶化为严重肝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如何提高人体机体免疫状态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这是国内外学者非常注目的一个问题,有的学者应用干扰素、阿糖腺苷等抗病毒治疗,其疗效并不满意,该类药物常常于停药后有“反跳”现象及副作用。这些药物价格较贵,似乎在我国难以推广。因此,寻求中医中药之有效疗法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这些年来,我国以中医中药对乙肝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疗效不一,体会各异。我们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也进行了探索。在不同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疗效。为了抛砖引玉,仅就我们在治疗此病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以下认识。

一、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不是病毒作用于细胞所引起,而是通过各种抗原——引起抗体的机体免疫反应,持续性肝损伤为其重要原因。从中医角度来看,应是“毒邪”直中于血。《十四经发挥》指出:“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灵枢·本神篇》说:“肝藏血”,故肝为人身之“血海”。如“毒邪”入血,势必汇于肝。肝主疏泄,正如《格致余论》指出:“司疏泄者,肝也”,所谓疏泄,疏者即疏通之意,泄者则有发泄之谓。换句说话,肝脏的功能则有一通、一泄而使血气畅达。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而脾胃的升降开合,而又赖于肝气之疏泄畅达,分泌精汁。以保持胃之接纳,脾之运化的正常运转。此外,水液的代谢,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共同来完成,但三焦的气机又要靠肝之调节,疏通三脏之功能,以协调水液之代谢。正如《类经》上讲:“上焦不治,则水犯高源。中焦不治,则水流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畅,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所谓“气行则水亦行”。“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证论》),所以,《金匮钩玄》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也”。如邪毒入血,影响肝脏气机,横克脾胃,则症见胁痛、纳差、腹胀,进一步水湿停滞,湿又化热,因而可出现尿少、浮肿。湿郁化热而现黄疸,由于气滞、血瘀,而使肝大、舌绛、脉弦、蜘蛛痣等出现。久之由实转虚,脾胃气虚,肢体消瘦,步履坚难,肾不化水,形成腹水。水湿不去,反困脾阳,最后湿蒙清窍,神志不清,时昏时浊,乃至昏迷死亡。

二、辨证治疗

从以上病机来看,总的趋势是毒邪直中入血,损伤肝脏,则是由实变虚的一系列病理转变过程。因此,我们随时把握病机,详细辨证,遣方用药,方可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1.辨证要点

(1)胁痛:胁痛主要是毒邪入血至肝,影响气机升降失调,肝失疏泄,故于烦躁易怒的同时,则可出现胁痛,肝郁气滞为窜痛,气滞血瘀为刺痛,肝阴不足为隐痛。

(2)纳差(食欲不振):由于肝气失调,不能排泄精汁(胆汁)。另一方面肝气横逆克于脾胃,脾失健运,所谓“下源瘀阻,上源壅滞”,即可影响胃之接纳。

(3)恶心呕吐: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而中焦湿盛。胃气上逆,即可导致恶心、呕吐,尤其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活肝、慢迁肝,即易出现此证。

(4)腹胀:主要为脾运失职,胃失和降所致,多见于慢活肝,如肝木侮土,多为食即脾胀,如脾失健运则午后腹胀,夜间尤甚,如湿邪困脾则为持续腹胀。

(5)疲乏无力:由于脾运失职,筋脉失养所致,因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此症为脾虚辨证的重要依据。

(6)脾泻:如确系肝病引起的腹泻,则是脾虚所致,因脾虚则湿盛,故亦为脾虚标志之一。

(7)黄疸:如黄疸光亮,不论急、慢性乙型肝炎均为湿热蕴结所致。由于肝失疏泄,湿盛化热,常为湿热辨证之一。

(8)肝脾肿大和肝掌、蜘蛛痣:系毒邪阻滞气机,气滞血瘀所致。

(9)舌与脉:乙型肝炎一般多舌质绛色,甚至有瘀点,此为血瘀表现。脉象多弦或弦涩,但如正气已虚,则为虚脉。

2.治疗要点根据我们的体会,治疗乙型肝炎要以消补兼用为法。所谓“消”意在化其瘀滞,通其气血,清其毒邪,消其积聚,和其脏腑,以平为期;所谓“补”,有补其中气,补其肝血,补其肾阴,补其肾阳,以期阴平阳秘,脏腑调达,但又当注意者,消之太过,则损正气,应佐以补,惟补之应补之适时,补之得当,程钟龄说:“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又说:“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营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因此,我们治疗的总原则是根据辨证精神,寓消于补,寓补于消,按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约有以下几种类型。

(1)湿热蕴结型:肌肤发黄,黄色鲜明,目黄,胸腹痞闷,腹胀,右胁胀痛。恶心甚至呕吐,纳差乏力,小便深黄,或有恶寒、发热,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或滑数。治则:清利湿热,兼以健脾。方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茵陈30g,焦山栀9g,猪苓15g,车前子15g(包),云苓15g,白扁豆15g,炒苡仁15g,金钱草15g,虎杖9g。加减法:热重于湿者,如发热、口干、口苦、心中烦热,加大青叶12g,连翘12g,芦根20g;湿重于热者,如身体困重,胸脘满闷,泛恶不食,加苍术12g,川朴12g,佩兰12g,滑石15g,初起表热者,如恶寒发热显著,加柴胡12g,黄芩12g,青蒿12g,蒲公英15g。

(2)肝郁气滞型:胸胁胀痛,胸闷,嗳气,腹胀,或有低热,口苦,舌质红,苔白腻,脉象弦。治则:疏肝理气,兼以养阴。方用逍遥散加减:当归15g,炒白芍15g,柴胡10g,云苓12g,白术12g,薄荷9g,沙参15g,川楝子12g,五味子15g,紫草l5g。加减法:气郁化热者,如心烦易怒,鼻衄,口苦,脉弦数,加丹皮12g,栀子12g,板蓝根12g;气滞血瘀者,如肝区刺痛,舌质红绎,脉象弦涩,加元胡12g,郁金12g,片姜黄12g;郁热伤阴者,如手足烦热,低热尤甚,加青蒿12g,鳖甲9g,地骨皮15g。

(3)肝胃不和型:胃脘胀闷,腹胀纳差,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象弦细,治则:调和肝胃,兼以健脾益气。方用柴平饮加减:柴胡12g,黄芩9g,清半夏8g,党参9g,川朴15g,苍术12g,陈皮9g,枳壳9g,鸡内金9g。加减法:气虚者。如乏力明显,加黄芪15g,白术12g;血虚者,如头昏,面色不华,舌质淡,加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15g。

(4)肝肾阴虚型:肝区隐痛,腰酸腿软,女性月经不调,

男性性功能减退,面色灰暗,手足心发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治则:养肝血益肾阴。方用滋水清肝饮:熟地12g,山萸15g,山药12g,丹皮12g,云苓12g,泽泻9g,柴胡12g,栀子12g,当归12g,炒白芍12g,大枣4枚。加减法,肾阳虚者,如男性阳痿、早泄,女性腰痛、带多,加肉苁蓉l5g,巴戟天l5g;肾阴虚者,如腰酸,下肢沉重无力,夜间自觉低热,但体温不高,减栀子、柴胡,加五味子12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

(5)无症状型:此型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目黄,精神食纳均如常人,但经检查诊为乙肝者,舌苔、脉象亦无变化者。治则:益气利湿。方用茵芪饮子:茵陈20g,黄芪20g,紫草15g,甘草9g,五味子15g。

三、选择用药

除按以上中医辨证施治以外,还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下列中草药。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大黄,黄柏,虎杖,败酱草,五味子,何首乌,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半枝莲。降血清胆红素:茵陈,栀子,金钱草,大黄,虎杖,大青叶,丹参,红花,益母草。降酶:五味子,柴胡,连翘,败酱草,大青叶,黄芩,田基黄。增加血清蛋白:人参,大枣,白术,枸杞,灵芝,肉桂。软缩肝脾:丹参,鳖甲,三棱,莪术,牡蛎。调节免疫反应:黄芪,蜂乳,淫羊藿,桑寄生,鹿茸。

我们根据以上消补兼用法:于1987年5月~1988年5月共治乙型肝炎42例,疗程为3个月,经初步统计,还是有一定效果。其中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大不同程度回缩,肝功及乙肝系列检测大部分好转者23例,占54.74%;症状消除,肝脏于肋下已不能触及,肝功及乙肝系列检测已恢复正常者7例,占16.67%,好转加基本痊愈其总效率为71.43%。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