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作品:走进大围山里听自然乐音,好似梵音点点(外一篇)

 唐人文苑 2023-01-07 发布于云南

走进大围山里听自然乐音,好似梵音点点

作者:唐人

走进苗乡屏边大围山, 听一曲大山里的自然乐音,好似梵音点点,为心深种佛语。你说要去大围山走一遭,我说陪你一起走!

心无杂念,静静的走在林荫道上,倾听。一缕缕,大自然里乐音幻化成佛的梵音,轻轻飘洒。似天籁,如大围山里灵宝禅寺里的颂佛之音袅袅而来。淡淡默然,或静立,或沉思,站在古树的绿伞下,寻着,一缕仙山的菩提。

也许自己,从来都在寻觅,寻觅大自然里似曾相识的自然佛音,种在心里,在那一瞬间,山里的声音升腾成梵音点点,而后,便绽放,便盛开,似瑶池里一朵朵纯净的莲,淡淡,渺渺,似梦似幻洗浴着烦闷的心,踏着清风的足迹,行走在世外桃源的宁静里。

佛总说,渡,有缘之人。而如今与大围山相遇,怎会被大围山渡化。望着山中绿色的佛,冥想,是不是,多亲近自然就会离佛很近;是不是,融入自然的心经,自己就能悟出真谛?

轻轻叹息,原来,就算日日体验自然,时时耳听山中的梵音,也只是与山中之佛无缘之人。因为,佛,渡的只是佛说的放下,而惑了悟之人。而我,便是为了生活弃佛而奔波在喧嚣城市之人,尽受磨难之人。因此佛说,我尘缘未了,与绿色自然无缘。

静静的,静静的站在树丛中,仔细看:一棵树,叶快落了;一棵树,发新芽了。叶落叶生,本是一个自然现象的过程,新生嫩叶的,终归一天会会落叶。也便是一切安于自然的始末,无怪乎叹,也无怪乎悲,只要淡淡微笑就好。

你听,山风在颂,溪流在说,人世间,每粒尘,每朵花,一方土,一滴水,也便是一草一木,都带着佛性。每个人都有慧根,只是前世,谁欠了谁的债太多,今世,要你大围山洗却一切,来净化心灵!不然,大自然又怎会有那么多令人向往,和那么多在自然里消去烦尘。

每个人,一生都在生活的佛里飘泊,在生活的滚滚尘浪里,翻腾,沉浮。也许在瞬间的风生水起里,你看破了城市喧嚣的惊涛骇浪与沧桑,心底的渴望如自然水塘里那朵禅便如莲花般,静静绽放,许,到那一刻,便是佛说的回头是岸吧!人本有回归自然的欲念,可真正亲近自然者有几人?

一粒尘,一缕风,淡淡穿林而过;一个回旋落在了山林。那风回路转处,又回归到了林间。世间尘风本无主,笑看烟来风又往。静许之下,难道一切都如自然里的佛音所说,众生的归宿便是大自然?

轻轻摘下一片绿叶,舀起山间的溪水。让思绪随着自然里的佛说,随着禅音,浅浅地飘,飘到山林深处。空,便是此时的心。淡淡回望,尘世之风,静静掠过心楣。自然里的佛在说,在说什么?是颂了山风真经,还是身披绿衣,跪拜山林?

你便轻声颂清风去,我欲绿色森林走一遭。只因儿时在大山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犹如蓬莱仙山上,梵花已绽;莲花池里,莲花已是朵朵,我却只是赶来的路上,只因梦想与你相见。

对大围山的痴念,难道就是佛所说的执迷不悟?这便是佛所说的痴,癫,嗔?缘自心中动,佛自心中存。谁能看破这世俗的枉然,独游山中,手墨笔,一方素纸,一方石凳,潜心诗篇,便能修得真身?

而我也只是山村一介子,贪恋山林,只想携手最爱的人,几间瓦房,几缕炊烟,静静端坐。于林荫深处,与相爱之人晨看霞色,暮赏夕阳,雨下听曲,风过拨弦,煮茶弄酒,静守流年,简朗静时,安闲渡日。

淡淡一笑,一束光,以最后的身姿,从树丛投向眼前的山路。是夕阳西下,是一束自然里绿色的菩提之光。看,就透着几许浅浅的静明,放射出人与自然的平和。一粒尘,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落与树下。

尘世的每个人,谁又不是一粒尘埃?只是心无尘就好!可记得六祖惠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谁又能真正悟懂了六祖的禅语?

也许我们也只能在惠能法师这些似懂非懂的禅语中,学着,摒弃一切杂念,在懂得里慈悲,在世间的欲望中学着放下。用清淡的心,用简静的眸,淡淡远离尘世的浇漓,少一份执念,多一份禅心吧!

静静聆听,大围山里就是如此安静。是谁惹纤尘落红尘,谁弹尘埃落满身?谁跪佛前洗祛尘,谁拈佛音聆佛言?谁又长头膜拜,抚着心里的千盏莲灯明明灭灭,看,大围山自然佛殿的钟声又在绕耳;看,佛前的檀香又在萦萦罩目。

林风阵阵,又想惊醒山道上的人。我自尘世飘浮,你自幻影重生,抖落一身尘埃,怎么一个回身,又是尘土加身。

静静的思绪,静静的纷纷乱乱。一抹红,嫣然而绽。轻轻的回眸,轻轻的又望向远方。叹!世间总有太多的繁华,搅扰着不平静的心,也言浊世的浮躁和疲惫,远离,却仍然走不出俗世的况味。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世事多变幻,你能如佛所说不妄动?我亦不能。如是,只在山林里做三千清梦,在浮光掠影里,看路边一粒尘的飘飞,听一溪水的奔流,望一弯明月的清朗,尚好。

轻轻的浅笑,笑思绪的飘渺。如此数年,也便做一个山间的如水之梦吧。梦里,山里的花儿朵朵几度飞;梦里,有佛音悠长;梦里,是莲花池畔,静静行走到梵岛的清明。

谁诉真言在今生,莫不是寻来前世的,缕缕,红尘絮语,萦萦……

轻捻山色,淡品韵日,倾听流年的光影沉浮。如许清夜,如许凉意,淡淡扫过的黛眉,凝着不变的身姿,如许清淡,如许素颜,怎在大围山,独品纷繁?

静静的思绪,随景延展,随风飘荡。轻轻垂目,看到了丛林深处的那朵花。笑意清减,无言轻语,还好,可以在一剪清风下,几卷泛黄的书册里,半盏参满世俗的茶色里,静数无边的光阴。

淡淡的,还是有叹息满地。你看,大围山的风也学会了安静,少了闹意。我呢,牵着流年的手,做着安淡的自己,只简单快乐的笑着,在你耳边私语。

瞧,我已拥有了绿色山林之心,就算偶惹尘埃,也会守着纯净,看日落风清,寂静在自己的安暖里。所幸,有你,有你的遇见,陪我,走进大围山原始森林听一曲大自然的梵音点点……

又到一年春游时

(转载)2016-06-20 /唐人   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

初春的某一日,暖风掠过异乡的山野。原本落叶的树干上,不知何时竟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绚丽,嫩嫩的淡黄的树芽,满满的爬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味道,处处散发着清新的生命力。我如何能抵挡得住这春天的诱惑呢?又到一年踏青的时节了,放下枯燥烦闷的工作,准备全身心投入到苗乡屏边大自然的怀抱。

滇南苗岭、森林屏边大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踏青的好去处,春暖花开,大地解冻,燕鸟纷飞,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绿意的季节,好一幅美丽的春光十色图,别说你不想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路上,春意盎然,让人感动。看着通往苗乡森林屏边公路附近的山野,花草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契约的舒展那柔美的腰肢,不知是否将那飘忽的心事付与轻歌曼舞?于是,那千丝万缕的柔情,在动静之间,将新绿慢慢渲染。山间溪水潺潺,歌声悦耳,捧一捧山泉在手,弄湿了衣襟。

驱车走近苗岭森林屏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的翠绿,像用一块块翡翠镶嵌的地毯飘落苗乡,给大地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引得同行伙伴们的欢呼雀跃。扑鼻的绿色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嗅觉也莫名的贪婪起来。

一路繁花似锦来到森林屏边的大围山,只见绿色遍布,林涛荡漾,群鸟欢唱,拥有保存完好的生态湿地环境,不禁感叹真是是旅游度假、修身养性、度假天堂、游山玩水的绝佳去处。走在大围山的山路上,眺望远处群山,宛如世外桃源、蓬莱仙山,甚是美啊啊。“冬天远去,寒冷尽,千古难见风景。”此时此景,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顿时扫去心中烦闷之气。

风景优美,心情舒畅,这样的时光,只期盼在大围山的绿色里走的慢点,再慢点……难得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此感受如此的惬意。

随着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每天忙于在建设大军中奔命,压力也随之越大。原因有若干种,比如事业的不成功、家庭的繁琐、子女的叛逆、同事之间的漠不关心、钱财的紧缺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由于生活、事业、前程的诸多求不得,就造成了我们每日总是愁眉双锁,唉声叹气,感叹人生的不幸,老天对自己的不公。

常常在想,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活得轻松,而有的人却活得沉重?有人快乐,却有人痛苦?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则是拿得起,却放不下。所以,人只有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活得轻松而幸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事经验的人大多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是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对待,就非常不容易了。几经挫折,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胸襟和肚量。然而,得与失常常发生在一念之间。到底什么可以舍弃,什么必须争取?不同的人或许就有不同的选择吧。但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只有毅然舍弃那不必要的欲望,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一缕缕阳光透着枝叶射了下来,闭上双眼默默体会。感谢苗乡大围山带来的美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逢一年春游时,畅游容易,保持好心情不易,我们应且行且珍惜。

/唐人 图/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