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靖边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1-07 发布于山东

       靖边县因有明代靖边卫而得名,靖边卫取“绥靖边远”之意为名。

       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县域属上郡。 汉时,县域置上郡奢延县。西汉时,隶属朔方剌史部;东汉时改属并州剌史部。三国西晋时县境为羌胡所据。东晋、十六国时,县境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所据。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后秦刘勃勃拥兵自立,占据上郡,建大夏国,并于义熙九至十四年(413年~418年)在今县境北部筑都统万城(今红墩涧乡白城子)。南北朝时,北魏于始光四年(427年)灭掉大夏,于神四年(431年)建立统万镇,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岩绿县,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置夏州,县域分属化政郡、阐熙郡,其西部属山鹿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年)东部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杨桥畔),属弘化郡辖。隋开皇元年(581年),撤弘化郡复设夏州,开皇三年(583年),改夏州为朔方郡,撤山鹿县,辖地并入长泽县。县域分属朔方郡长泽、岩绿、宁朔县。恭帝义宁元年( 617年),梁师都在夏州建立梁国,县域属梁。唐武德二年( 619年)宁朔县归唐。武德六年(623年),在宁朔置南夏州。贞观二年(628年),消灭梁师都,复改弘化郡为夏州,撤南夏州与宁朔县,并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贞观五年(631年)复设宁朔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开元四年(716年)再设,九年(721年)再撤。不久又设。五代十国时废道建置。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袭唐建置,县境属夏州朔方、宁朔、长泽3县。宋时,县域为北宋、西夏反复争夺之地,初属宋,后长期分属西夏夏州、龙州、洪州、宥州。元时,县域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靖边卫,是年又设靖边道。明成化三年(1467年),设靖边营。清康熙元年(1662年),撤靖边道,原所辖营、堡统归榆林道管辖,同时设靖边所。雍正九年(1731年),置靖边县,隶属榆林府。乾隆八年(1743年),本县改属延安府管辖。

       1950~1968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分区专员公署。1968~1979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靖边县隶属榆林市至今。

      统万城遗址大夏国国都,建成于公元418年,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它虽不见当年的刀光剑影,也不闻羌笛胡笙,但历经千年风雨的城墙,支离破碎的瓦砾,仍然诉说着当年的辉煌。登高望远,发思古之幽情,收沧桑于眼底,让游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古长城遗址万里长城蜿蜒曲折,时隐时现,高高耸立在千沟万壑之上。革命旧居靖边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64个日夜,中共著名的“小河前委扩大会议”就是在小河召开的,这些旧居依然保存完好。镇靖古城——镇靖距靖边县城张家畔8公里,镇靖堡城最初为唐夏州节度使李佑所筑,镇靖城又名乌延城,唐长安至夏州的通道经城而过。上世纪30年代,镇靖曾是靖边县城所在地,现留有古长城、中山台、北城门等遗址。

折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