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漾濞彝族火把节(论文)

 漾濞彜乡文学园 2023-01-07 发布于云南

浅议漾濞彝族火把节(论文)
文/左学政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良宵盛会喜空前。”这是“彝族狂欢夜”之称的漾濞彝族火把节的真实写照。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中最为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传说“火把节”起源于“星回节”,与彝族十月太阳历息息相关,源于彝族人民对火的原始崇拜,承载着祈求驱除虫害,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望。火把节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感情的功能,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现就漾濞彝族火把节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火把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漾濞彝族支系及分布情况
  漾濞彝族自治县四镇五乡,六十五个村民委员会,一个社区,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有彝、汉、白、回等13个民族,201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6067人,其中:乡村人口72412人,城镇人口33655人。按性别分:男性55298人,女性50769人。按民族分:汉族33920人、彝族52318人、白族11692人,其他少数民族8137人。总人口中彝族人口52318人占总人口的49.9%,九个乡镇均有彝族分布,65个村民委员会中有彝族分布的62个,全县1076个自然村中有彝族的614个,占57%,纯为彝族居住的村437个,占自然村总村数的40.61。彝族人口占60%以上的3个乡:富恒乡、鸡街乡,瓦厂乡。65个村民委员会中彝族人口占60以上的有33个村民委员会。
  彝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漾濞是以彝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县,漾濞彝族是漾濞境内居住历史最悠久的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漾濞彝族人民和各兄弟民族一起以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开拓和推动了漾濞地区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为漾濞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漾濞彝族共有三个支系,人数最多的是喇鲁(云南书面记作腊罗),其次是聂苏、诺苏。
  喇鲁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自称“腊罗巴”或“腊罗泼”他称“土族”或“土家”,(la lo),毕摩经中称“喇鲁”,“喇”是虎,“鲁”是龙。这支彝族定居历史悠久,属唐代南诏族属乌蛮的后裔。唐代,在哀牢山脉和大理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主集团,史称六诏,在六诏中,蒙舍诏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势力最强,蒙嶲诏地盘最大,势力仅次于蒙舍诏。六诏的族属除越析诏为么些蛮,(今纳西族的先民)外,其余五诏均为乌蛮,也就是今天的彝族。唐开元二十五年,(737)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以乌蛮为主的联合白蛮(今白族的先民)为统治阶级的南诏国家政权,次年皮罗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历史上,今县境南部彝区大部和中部彝区大部久属巍山,所以形成这部分地区居住的彝族腊罗支系为“乌蛮部落”后裔的格局。通称黑彝。今南部瓦厂、鸡街等地区是漾濞开发最早的地区,口碑资料相传,这些地区的左、常、杨、习、马等姓彝族,原来居住在漾濞江东岸的蒙化,南诏政权被南诏清平官郑买嗣颠覆后,才迁至漾濞江西。他们开发了漾濞江西岸的漾濞广大地区,其中的左姓彝族历史上是蒙化府世袭土官的左氏家族的后裔,今平坡、顺濞等地区的彝族,主要有熊、罗、蒙、杨、茶等姓,也是土著民族。该支系主要分布在龙潭、瓦厂、鸡街、顺濞、富恒、太平、平坡七个乡镇,其他乡镇间有分布。六诏时蒙嶲诏,后来的样备诏诏址就在今蒙光村,漾濞的蒙姓彝族、部分其它姓的彝族都是蒙嶲诏(样备诏)的后裔,都属于喇咯支系彝族,在漾濞境内,喇鲁支系彝族分布最广,人数最多。
  聂苏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西北部地区,自称“佬武族”“罗武族”或“聂苏”,该支彝族属“南诏乌蛮三十七部”中的“罗婺部”古老民族,他们最早居住在楚雄的武定地区,于明代迁入漾濞境内居住,主要聚居在富恒乡的罗里密村(罗里密、洒高密、董家村)白荞村(支打拉、平地、庄房、铁匠房)、和漾江镇的抱河岭村(立本、何家、上村、下村、箭杆)、荨麻箐村(恩龙、荨麻箐)、阿家村等地区。墓志记载漾江抱河岭村的何姓彝族也是明代进入的,他们先在箭里柏邑场定居,然后其中一支于万历年间迁到上村,以后发展成上下两村。苍山西镇也有少数居住。该支系属于黑彝。
  诺苏支系居住在漾江镇抱河岭村的雀山村民小组,人数很少,自称“诺苏泼”他称“白彝”又因他们居住地的原因,兄弟民族习惯上称他们为“后山彝族”,“雀山彝族”或“阿老友”。这支彝族原居住在四川凉山地区,清代迁徙到丽江居住,1969年和1974年其中的陆、胡二姓迁移到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后山)游牧,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
  火把节是漾濞彝族三个支系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阵地,而且是我们彝族自治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古老、神奇而又充满热情的火把节赋予了新的内容,祈祷粮食丰收、生活安康、民族团结的盛大节日。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高举吉祥的火把,传承千年彝风,弘扬民族精魂,彰显时代风采,谱写了团结发展、繁荣和谐漾濞的新篇章。
  二、关于火把节的传说
  有关火把节的传说很多,各地传说不一,总的体现就是彝族对火的崇拜,这里举例一二。
  传说之一:在彝族毕摩经中有记载,从前有个混世恶魔,作使彝族聚居地区居无宁日,在水深火热中煎敖。这时,我们彝族祖先中有个英雄,名叫阿务,他神通广大,力大无比,专为族人打报不平,族人都很喜欢他。他得知有个“细么”在残害族人,就只身去制服这个恶魔。经过上百回合的较量之后,“细么”敌不过阿务的功力败逃,阿务紧追其后,从喜马拉雅山到珠穆朗玛峰,从太行山到苍山,最后“细么”无路可逃,钻进苍山一个山洞,这个山洞一头通往苍山东坡的三塔寺,一头通往苍山西坡的漾濞石门关。阿务把恶魔“细么”困在山洞中不许出来残害人类,恶魔“细么”再三央求,一年让他出来几次透透气,最后阿务答应他,一年在东坡出去一个白天,西坡出去一个夜晚,并规定他东坡出去的日子为每年的三月十九日,西坡出来的日子为每年的六月二十五日。到了三月十九日,阿务到东坡发动人们在洞口附近举办物资交换会,人们抬起犁耙家私去交易,“细么”准备出来,探头一看,苍山脚下人山人海,并抬有奇形怪状的“武器”,唱唱跳跳,好不威风,只好龟缩在洞里,饲机在六月二十五日晚在西坡出来。
  到了六月二十五日晚,阿务又在西坡组织族人点起松明火把载歌载舞,耍起大刀,细么准备出来,探头一看,满山遍野松明火把,把山林房屋照得通红,男女舞起大刀狂欢乱跳,细么又不敢出来。从此,“细么”再也没有机会出来祸害人间,永远地困在了苍山洞里,族人因没有恶魔的残害,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日子,火把节也就这样世代延续下来了。
  传说之二:故事始于唐初,云南境内洱海周边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分别为蒙舍诏、邓赕诏、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六诏中,势力最强的便是位于云南最南部的蒙舍诏,蒙舍诏诏主皮逻阁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一直有统一六诏一举称王的决心。邓赕诏诏主是一个深受唐朝文化熏陶的君子,善良懦弱,其他四诏诏主皆为粗鲁莽汉。
  邓赕诏主的妻子柏洁夫人美丽善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在唐乐方面甚是出众,是六诏中最具才华的女子,她和邓赕诏主男才女貌十分的般配,一直令其他五诏的诏主艳羡不已,皮逻阁早已对她垂涎三尺,但碍于六诏统一大计,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六月二十五日,蒙舍诏主以祭祀祖先为名,邀请其他五诏主到大理赴宴,宴席就摆在他新盖的松明楼里。柏洁夫人得知,极力劝阻丈夫前去赴宴。丈夫不敢不去,临行时柏洁夫人只好将一只铁镯头戴在丈夫的手腕上。正当人们在松明楼里饮酒作乐、欢歌狂舞的时候,蒙舍诏主借故下楼,并用火将请来的客人通通烧死在松明楼里。
  柏洁夫人得知消息,心如刀绞,立即叫人们点起火把,连夜赶赴大理营救丈夫。当她赶到时,松明楼已变成一堆灰烬。她不顾一切地用手挖刨,十个手指都刨得血淋淋的,终于发现了一具手上戴着铁镯头的尸体,断定这就是自己的丈夫,放声大哭。而其他几位夫人们则无法辨认那些烧焦的尸骨,只得胡乱收拾几根残骨回去安葬。蒙舍诏主得知柏洁夫人如此聪明贤慧,下令把她找来,强迫她和自己成亲。柏洁夫人以为丈夫守孝为由,假意应承了皮逻阁逼婚。
  回到邓赕诏后,她日夜操练兵马,囤积粮草,修筑工事,誓与蒙舍诏决一死战。当皮逻阁发觉中了缓兵之计,怒火中烧,立刻兵临邓赕。柏洁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军民同仇敌忾,蒙舍兵尸横遍野,邓赕城仍久攻不克。最后由于蒙舍兵发现邓赕城供水的瓦管,断了水源,终因弹尽粮绝,都城最后沦陷,柏洁夫人被俘。
  皮逻阁一见夫人,却又被她的美丽和英勇折伏,禁不住怒气全消,恳求夫人非嫁他不可。夫人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在海边设祭坛,祭奠松明楼亡灵;二是皮逻阁必须披麻戴孝;三是迎娶之日必须乘船走水路(暗示水火不能相容)。皮逻阁一一应允。八月初八这天,在绕海祭奠之时,柏洁夫人跳海自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了这段令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
  人们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便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星回节”这天,家家户户燃烧火把,染红指甲。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就成了现在的“火把节”。
  传说之三: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传说之四: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三、漾濞彝族火把节现状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作为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中节日表现形式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目前,漾濞彝族的火把节大致分为三种组织形式:一是以漾濞县城为中心区域,政府投入资金、由彝学学会组织承办;二是以各乡镇为中心区域,由各单位自筹资金或村民自办;三是以各旅游景点为中心区域,由旅游公司开发为旅游项目自办。
  (一)三个支系火把节的现状
  火把分大火把和小火把。漾濞三个支系的火把,拉鲁支系和罗武支系大同小异,两个支系都有竖大火把的习俗,一个自然村一般要竖一把大火把。大火把一般三米六高,顶端有彩纸装饰,有纸扎升斗一个,意为年年粮食满仓,火把的外表也用彩纸彩布装饰,还要挂上水果、饵块粑粑之类,意为一年到头富足有余。竖火把也有潜规则,村里哪家生了儿子,这年的火把就由哪家竖,生姑娘的要凑拢一些糖果、粑粑之类。在大火把点火之前,由毕摩祭火,祈求保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去病除灾、福寿安康。之后是点火仪式,由村里的长者首先点火,之后大人小孩在火把周围打歌跳舞,直跳到火把全部烧完熄灭为止。小火把各家各户都要扎,在火把节前夕,要在山上找些朽木舂成松香(粉末),火把节之际,入夜,人人点燃小火把,抓一把松香向明火撒去,“轰”的一声,一团火焰飞起。姑娘小伙追着人们撒火把,向你祝福,你被撒到了,你来年就是有好运了。有的还在村寨中、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点燃火把,驱虫祛邪。蛇马拉鲁巴在晚上田边地角点火时,大人走在前举着火把,小孩在后面敲盆子或锅盖,大人小孩高声吆喝:“哇--呜!”追赶潜伏在庄稼地边的飞禽走兽。回家后,当家人扫地,一边扫一边说:“第一扫,扫有病有痛;第二扫,扫打架吵架;第三扫,扫没吃没穿……出出出!”说完关门把垃圾送到大门外。当家人回来站在台阶上,双手举着一个大麻袋喊:“漾江把住路,啊克度爬芝麻卡,东南西北粮,前后左右财,来来来,都进口袋来!”说完,作十分用力状,口袋抬在肩膀上,弓腰负重,步履蹒跚,爬到楼上,把口袋里象征装满粮食和钱财等东西倒在仓库中,反复三次。有条件的进行赛马、射弩、上刀山、下火海等民族体育活动。
  聂苏支系罗武在火把节期间,组织“路路啧”打歌,路路啧打歌属纯舞蹈式,只跳不唱,无伴奏,动作复杂,舞步欢快有力,节奏强烈,有一步二步及前二步后两步单双牡丹、洗脸脚步麻、黄鼠狼挖蜂子、瞎子看梅花、赶马调等30多个动作,均为民间喜事时聚众欢跳。还会组织一些彝族爬刀杆、射弩、荡秋千、摔跤、骑马等活动项目。很引人注目。聂苏人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吹奏锁呐,通宵达旦欢乐已与其它民族同融,乡村文艺队遍布各村民小组。吹树叶也是当地民间一绝,艺人随手采一片树叶即可吹奏歌曲。总之整个火把节之夜是热闹非凡,无与伦比。
  诺苏支系彝族跟以上两个支系过火把节有所不同,诺苏彝族的火把节是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至26日,他们不竖大火把。期间,彝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张罗着过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外出的家人,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在火把节开始前赶回家中,和家人亲友团聚。
  按照民族习俗,各家各户过节杀猪宰羊,都要从辈份最高的一家开始,亲朋好友相互帮忙,一家一家轮流着进行,直到宰杀结束。飘香的餐桌上,满满都是孝老爱亲的传承。
  傍晚时分,家人给孩子们递上点燃的小火把,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举着小火把,开始绕着各家的房子转圈。点着小火把绕房转圈是当地彝族过火把节最特别的祈福仪式,必须从第一天晚上绕三圈,到第二天晚上绕两圈,再到第三天晚上绕完最后一圈,连续绕三天六圈才算完成。
  火把点燃在房子旁边转,过去是为了驱魔、赶虫,是他们的一种祈福方式。再是农历六、七月份,是庄稼开花的季节,虫子多,族人们以前都是住在深山老林里,野兽经常出没,晚上点火把在房子旁边转,那些虫子烧死了,猛兽看见满山遍野的火光也就不敢来残害人间,一代代就这样传了下来。
  (二)漾濞火把节举办形式
  1.政府主导,由民间学会承办。
  火把节是漾濞彝族的岁时性节日,因彝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漾濞火把节民俗活动内容丰富、灿烂多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漾濞彝族聚居地区的火把节普遍得以完整地传承,保留和沿袭着传统的民俗活动,群众参与面较广,现在过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以传统的彝族民间习俗为主的各项活动为主要内容。
  火把节作为漾濞彝族自治县的法定节日正式列入《漾濞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决定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火把节放假三天。在《漾濞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漾濞彝族火把节为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自此,漾濞彝族最富有民族特色、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就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时间。在县城,其主办者是县委政府,参与者是广大群众。主要形式有打歌、唱调、祭火、点火等,还举办民俗体育比赛,民族民间文艺调演,彝族刺绣比赛、文化科技展览等活动。
  但就整个漾濞来说,彝汉杂居地区的火把节因群众参与面逐步减小,节日习俗随之逐渐淡化,特别是居住城市及郊区的彝族群众传统的节日习俗观念日趋淡忘,大部分仍以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承办的火把节活动为主。
  2.政府引导、由村委会或村民主办。
  漾濞世居民族以彝族为主,分布在全乡各村,其他民族散居其中。境内以使用彝语为主,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操彝语东部方言,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男女老少均用彝语进行交流,境内其他民族也多数可用彝语进行交流。
  漾濞彝族火把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会走路的小孩就能参加一些简单的祭祀活动,男孩子十岁左右就能作为乐队、打歌队、大刀队等组织成员参加祭祀活动。队伍中的骨干则由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毕摩及制作民族乐器、大刀的匠人、表演大刀舞、吹鼓吹、吹笛子、吹芦笙的民间艺人等组成,他们平时都分布在各个村寨中。他们中的左志红、习正文、胡阿莲等毕摩传承人不仅在本地参加火把节祭火,还曾多次参加省、州、县组织的民族民间艺人表演活动及省、州彝区火把节祭火活动。漾濞鸡街拉鲁巴彝族打歌、大刀舞、富恒罗武彝族的“路路啧”是火把节文艺表演的主打节目。
  漾濞彝族现在过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动内容是传统火把节祭祀活动和彝族打歌,打歌中彝族大刀舞是火把节时的压轴节目,没有大刀舞就好像缺点什么。大刀舞传承人吉用伟是大理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于以鸡街乡为中心的各彝族村寨,寓意着用大刀劈除邪恶,祈求幸福平安,表演时气势恢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漾濞远近闻名的传统民族舞蹈。
  大刀舞通常与打歌同场表演,一般舞刀者在场坝中央,彝族同胞围成一圈。开跳前,由一人用竹笛吹出引子,大伙随笛声舞起来,舞刀者在中间起舞,起领舞作用。
  传统的大刀舞由男性表演,后逐渐有女性舞刀者出现,且从传统的单刀舞发展到群刀舞,老百姓参与度越来越高。和漾濞核桃一样,他成了漾濞的一张名片。2011年,漾濞大刀舞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漾濞专场大刀舞表演,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些年,为保护传承好大刀舞这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漾濞县每年举办6期传承培训班,组织大刀舞“高手”进校园,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学习彝族大刀舞,确保优秀文化的传承沿袭,不至于出现文化断层。同时,在重要节庆场合,组织大刀舞队伍登台展演,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喜爱和参与传承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是罗武支系的歌舞“路路啧”,此舞高亢、有力,特别是在2015年整编修改后,更加显现出彝族特有的风格。
  其次是富恒罗武彝族的“噜噜则”打歌在场上引人注目,随着“嘿尼美”“火格佐”“嘁嘁垮”“噔楞楞”“那吗嘿”“啊啧啧”“呜呜舍”,伴着整齐的彝族口语,漾濞县富恒乡成群的彝族男女围成圈跳...特别是2015年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改编,伴随着新编音乐和毕摩鼓的敲打声中,路路啧的步伐更娇健、雄壮,更能够体现彝族的粗犷、豪放,路路啧已经跳出县门,到省州有关场合去表演。
  3.旅游企业主导,由旅游经济实体承办。
  漾濞石门关的主要旅游项目是以“天天火把节、日日烤全羊”为主题,打造以漾濞彝族火把节各种民俗文化为主的节庆旅游项目。漾濞石门关是县内仅有的四A级景区,在景区内,以彝人部落和毕摩广场为中心,面向游客,在火把节期间举行一系列火把节活动。包括毕摩祭祀、点火把、跳脚、全羊席等等。逐步延升,只要来石门关旅游观光的游客,每天都能体验到火把节的气氛,旅游景点的火把节习俗正逐渐异化,当地群众与外地游客的参与面逐步加大,旅游景区以游客数目的多少,来自主持组织各类火把节活动,群众或游客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过火把节”,这样传统火把节习俗观念中的神圣性消失殆尽,商业性、娱乐性与表演性日渐突出。这样招揽客人,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他一些房地产企业,也趁火把节期间自己主办一些火把节活动,来宣传自己的业务,以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彝族火把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利于火把节保护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火把节文化传承,取得一定成效。
  1.传承场域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场域是指举办传统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特定空间。火把节期间有其特定的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域:各彝族村寨用于各种祭祀活动的指定山神树、山神庙、土主庙、火把山等社会场所,彝族家庭都有的祖灵堂、家堂、灶基等,在每年农历6月25日前后就成为传承火把节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场域。
  这些特定的传承场域可能延续了几千年,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它们作为文化传承场域的功能逐渐在消退,有的因其功能的丧失甚至从生活中消失,其承载的文化也就渐渐淡化甚至化为乌有。传统的民间文化传承场域,在传统生活中随着生产方式的逐渐变迁,虽然也在慢慢的自我更新,但其自我更新机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就需要不光要保护传统的文化传承场地,还要构建新的传统文化传承场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展火把节弹、唱、跳和火把节习俗及各项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的传习活动,建议在县城和彝族集中聚居的乡镇,建立火把广场、毕摩广场,在场地内设置固定的电子火把设施和毕摩祭火的祭台,并通过这些场所组织开展每年的火把节活动。
  2.传承方式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是以实践记忆和自然习俗得为传承方式。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传承体现的是民间传承的集体性,在节日期间全体参与节庆活动,对传承本民族历史、保存和增强本民族的历史记忆,进而建立与活动相关的社会文化制度,从而使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活动场景中得到重构和传承。
  彝族火把节文化历史悠久,长期自发的存在于全体彝族群众之中。各种祭祀活动融合到了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或广泛地表现在生活中,或隐藏在特定的特殊情境中。彝族火把节文化的传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小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各种祭祀活动的熏陶,五、六岁就参加祭牛、祭龙等祭祀活动,结婚后的妇女就要学会叫魂、哭丧;男孩子十岁左右就开始参加每年的祭火活动,学习乐器伴奏、制作节日用具、参与各项活动等,少数积极性较高的中青年人还与彝族老毕摩、老艺人学习主持祭祀活动及相关的各种技艺。正是这种“祖传父教”式的世代相传,才使得彝族火把节文化能较为完整的保存至今。但是在现代社会复杂的环境中,仅仅是业缘传承、地缘传承、家族传承等传统的民间传承方式以不足以将这些传统文化完整的传承下来。为了更好的传承火把节文化,就要有新的传承方式来补充传统传承方式的不足,如学校教育传承等方式。近年来,漾濞积极推进邀请当地知名彝族毕摩、民歌演唱和弹唱能手、彝族刺绣、民间体育能手大刀王等传承人进校园进行技艺展示、技艺传授等活动,在中小学校进行普及和传承。这使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走出了新路子。
  3.传承主体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传承的传承主体(传者、受者)是生活在某一地域或社区的群体及个人,是一种由不同地区的民众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那么它的拥有主体应该是该地区的民众。传统节日文化在民众的生活当中得以传承,传者与受者界限模糊,身份常在节日场景中互换,但是传承主体是民众,这一点毋庸置疑。在现实生活中,原本应该由民众掌握的节日文化,现在只由少部分人掌握。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民众,让更多的人参与传承,漾濞应由文化部门牵头成立火把节彝族毕摩协会、彝族打歌协会、彝族服饰协会、彝族饮食文化协会和民族民间体育协会。通过协会举办各种培训班、展览会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参与和保护火把节文化的人更多,从而培养更多的年轻人。以农历6月24至27日举办火把节活动为契机,在漾濞县城及各乡(镇)举办业余骨干培训班,集中本地青年进行弹、唱、跳和火把节习俗及各项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骨干人员的培训,并聘请县内知名毕摩和弹、唱、跳艺人及有关传承人传授技艺。
  4.传承内容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包含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大层面多种要素。构成传统节日文化生命环链的要素有机地存活于群体的共同生活方式之中,并且还在不断的传承,甚至创新。每年火把节期间,漾濞的各个彝族集聚地都举行不同形式的节日庆典,举行以火把节习俗、歌乐舞、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刺绣、民族体育等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活动。对漾濞彝族火把节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资料调查、普查工作,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档案库。建立火把节展示中心:展示漾濞彝族火把节歌舞、大刀、服饰、刺绣、饮食、农耕、祭祀等文化。
  五、火把节文化现代传承的困境
  当今,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式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机。虽然在彝族社会各界对火把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有着很深的认识,但火把节的民间传承仍面临困境,值得我们关注。
  1.民间火把节观念及习俗淡化。彝族火把节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特点。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火把节活动一方面扩大了漾濞彝族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也促使火把节的传统节日民俗加速其商业化、都市化变迁,使其传统文化色彩迅速削弱。
  彝族是古老的山地民族,其节日习俗是由单一的祭祀活动逐步演化而来,最终成为包含原始祭祖、农事耕作、娱乐交友、商贸往来等各种内容的一整套民俗活动,并因聚居地的分散呈现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特点。但是,许许多多的民间火把节习俗现在在部分彝族聚居地区渐渐丧失了原本的传统文化。例如以前彝族过火把节,各地都有听长者讲述民族历史、祭祀、吟唱古歌、打歌等的习俗,在节日中传授或挖掘彝族文化知识,而现在,部分彝族群众过火把节只是以丰富饮食的形式庆贺一下就算过节了。
  2.节庆内容的固化和流失。由政府主办火把节,使得原本有着丰富多样习俗的火把节传统趋于雷同化。火把节活动的城市化随着漾濞成为火把节节庆活动中心而渐渐在人们心中固化,民族性的节庆“彝族的火把节”也变成了区域性的节庆“漾濞的火把节”。现在,传统的节日习俗在城市近郊的彝族村寨已经不容易看到了。虽然部分地方还跳“大刀舞”“路路啧”,但许多蕴含独特彝族风情、具有彝族原生态文化的节日文化都在生活中渐渐消失。
  3.民间传承人濒临断代。目前仍然存活的民间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其后代子孙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意子承父业、女承母业。虽然各级主管部门制定一些保护传承人的政策,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承人青黄不接的状况。有个毕摩谈到自己当上毕摩的经历时说:前任毕摩是他的父亲,而他自己原本在外地打工,为了回来照顾生病的父亲,而放弃了外面的工作机会,回家后跟父亲学习毕摩经,父亲去世后子承父业才当上毕摩。而祖传的毕摩经却因父亲过世,很多都失传了。他的孩子现在正上初中,学习任务很重,虽然孩子对毕摩文化很感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学习,只能在休息日的时候做一些了解。
  4.节日民间组织者弱化或消失。组织实施民间传承方式的各类机构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而失去活力甚至是消失,从而导致民间传承方式的消亡。如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强有力的组织者宗族组织、行业组织等的弱化或消失,使得民间文化活动无法展开,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式也就自然失去了依托。
  5.保护政策整体性考虑不够。主要表现为突出火把节中某一项目,使这一项目脱离了整个节日文化的整体环境,如漾濞火把节的“打歌”,本是漾濞彝族火把节期间娱乐活动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在漾濞所有节日庆典活动中都有“打歌”的影子,在漾濞提及火把节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打歌”,长此以往,“打歌”渐渐便成为火把节的符号,在人们对火把节的认知中代替了整体的火把节文化。
  六、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是适应了自然环境、传统习俗而得以传承下来的,是彝族文化的集中反映。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火把节的意识、节日的文化氛围都日渐淡漠。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传统火把节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赋予火把节新的内涵和形式。针对传统火把节的传承规律和当下的处境,提出如下建议。
  1.推动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整合。充分认识火把节民间传承方式在传承火把节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作用,根据民间传承方式的特点,保护和利用民间传承方式,使其积极发挥作用。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与之相伴相随的文化传承方式也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保护传统民间传承方式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创新,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将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体系的保护与创新相结合。既要发挥尚有活力的传统传承机制的作用,又要根据时代特点,建立新的传承机制,并将新旧机制有机融合,建立当代民间传承机制系统,实现民间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优势互补。
  2.注重传统节日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作为节日文化中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不能脱离于民间节日文化的整体之外,保护民间传承方式生存的文化生态,推动民间文化活动的继承发展。使传统节日文化回归原本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得到整体保护。将“火把节”还给民间、还给母语、还给教育。只有将火把节还给老百姓,还给母语,还给教育,火把节才会有永久性的根基和活力,才会有不断凝聚和焕新彝族母语文化发展、转型和变异中的内在的精神核心和内在动力,使这一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获得生生不息的文化历史生命源泉。
  3.整合政府、民间、商家、学者等不同层面的力量。引导民间火把节观念及习俗的发展与创新,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在生活场景中通过实践记忆,在地缘、业缘、亲缘关系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承方式在火把节节日文化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火把节文化传承中集体性、表演性、口头性、娱乐性等特点的充分发挥,可以更有效地传播火把节的节日文化。在现今社会转型期过程中,传统传承方式的运行机制几近消亡,传统传承人后继无人,传统传习的组织机构难以为继,传统传承方式被现代传承方式所挤压,失去生存空间,现代传承方式成为提供大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因此,重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场域,使传统节日文化整体回归生活场景,改变创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方式,加强完善民间传承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县内外有关“火把节”资料文献搜集整理,挖掘出彝族火把节的独特价值,加强县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与利用。
  4、加强“火把节”民俗内容的挖掘和开发,比如民间文艺、服饰文化、工艺品、建筑技艺、普及读物、餐饮文化等领域的建设与利用。就漾濞县而言,很好的将火把节及其文化形式、文化智慧、文化精神融入到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
  5、“火把节”信仰的根基不能动摇,在任何形式的研究与开发中,信仰是根基和起点,“火把节”的实质是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以及万物有灵的精神文化创造体系和传承方式,毕摩信仰必须贯穿始终,强化人文精神内容,而不是强化后期附会上去,带有浓厚的经济目的的游戏成分。
  6、既然火把节已经成为当代彝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和文化象征,县内彝区要围绕“火把节”这一民族整体的文化遗产和族群记忆,围绕母语文明的延续,母语文化的现代传承、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目标,努力促进相互交流、加强沟通,整体复兴,提升文化自信、民族自觉,让彝族人民真正拥有文化传承的权利、义务,责任和使命,享受着祖先的文化,传承着祖先的文明,勇于创新,不断创造,成为对国家、对人类有独特贡献的,有文化尊严的共和国公民。
  7、火把节的传统做法,扎大小火把要耗费很多的松林树木,这样,一是对保护生态无益,二是污染环境。为此建议在县城或者在彝族聚居地区建立统一的火把广场和毕摩祭火祭台,设计固定的大火把或电子火把,毕摩祭台上的取火点也设计成电子取火点,这样每年可以节省很多柴火、松明,对保护森林、保护生态、净化环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8、借助彝族火把节这个平台,大力挖掘和弘扬彝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比如:漾濞彝族舞蹈(打歌、大刀舞、噜噜则)、彝族手工(刺绣、缝纫、编制)、彝族美食(油粉、卷粉、淹生)、彝族服饰(拉鲁巴传统服饰、打歌服饰、罗武服饰、诺苏服饰)、彝族声乐(打歌调、山歌调、耕地调、哭调、叫魂掉、哄娃娃调),彝族器乐(笛子、芦笙、三弦、二胡、口弦、叶子、唢呐)等等可以在火把节点火仪式上展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先进文化传入迅速,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也难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冲击,我们不着意在适当的场合对这些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势必造成彝族文化消亡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利用火把节有万人参与的这个平台上展示我们彝族的这些历史文化,使之发扬光大,为我们彝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总之,火把节是我们彝族人民的重大节日,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传承着火把节的历史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火把节的优良文化内涵,摒弃一些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落后的作法,把火把节传统真正还给广大彝族民众。


(作者左学政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