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山泉水(二十三):北甘池泉群

 北京的骑士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位于北甘池村的胜泉

房山区长沟镇位于北京西南,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泉乡,有众多的泉水。镇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地形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这里依山傍水,水资源十分丰富,南北泉水河蜿蜒曲折,形成水系。特别是发源于西北山脚下的长沟母亲河——北泉水河,贯穿全境。一万多泉眼常年喷流不断,涌流不息,年流量近2000万立方米,自古无断流,无溺水,当地百姓称为“神泉”。

图片
图片

胜泉附近的凉亭

一万多的泉眼太多,我们重点介绍位于北甘池村的泉群。北甘池泉是一个大方池,长大概有30多米,宽有10多米。里面有众多泉眼在冒水,偶尔还能看到从泉底冒出一串水泡。有的泉眼拱动着沙子,仿佛在跳舞一般。整个泉水呈淡绿色,池水有1米多深,里面有很多水藻,偶尔也能见到小鱼在藻间穿梭,这个泉池叫胜泉。

图片
图片

北甘池泉是一个大方池

在泉池东北角还有玉涌泉,旁边还有突泉,泉池泉水比较大,可能得益于今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水位上涨了。北甘池泉群为北泉水河的源头之一,自古有比目鱼故乡之说,泉水长年喷流不断,涌流不息,一年四季恒温16度,整个北甘池泉群每日可流水量达5万多立方米,年流量近2000万立方米。泉水含有比较丰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其中的偏硅酸、锶、溴、碘、硒、锂、钼、硼、锌等含量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锶和溴的含量远高于一般地下水的含量,已接近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图片
图片

玉涌泉和突泉

整个泉池水往南流,形成了小河,这就是北泉水河,也是郦道元《水经注》里的甘河!对于这一大区域的繁杂水文情况,先贤郦道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鸣泽渚”的水乡盛景。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胜泉源头上溯,凡岩间石缝,均有水溢出,这一带几乎是泽国水乡,可想当年水势之旺盛了。如今,沧海变桑田,当年盛景不复存在。在这处大区域内多少条古河枯竭而没,而唯有胜泉不减当年之“涌”,仍以永不疲倦的身躯,延伸着她的无私奉献。

图片

这里还种有水稻

图片

上古时期的鸣泽渚(图片来源:新浪有识之士的博客)

北甘池泉池西曾有一座“胜泉寺”,又称“将军庙”,毁于文革期间,现已荡然无存。目前只剩下了一座胜泉桥和一座凉亭。

图片
图片

胜泉桥

为什么这里会出露这么多的泉水?地质调查报告以专业的语言这样论述:“本区雾迷山组岩溶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其由高处向低处运移的过程中,由于北面、东面受洪水庄组页岩的阻隔、西面又受北西走向的煌斑岩脉的阻挡,其地下水的总体流向应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的,而在东南部又有高庄岩体的侵入,在地下起到阻水的作用,从而促使岩溶裂隙水在山前地形比较低洼的地方排泄成泉。由于页岩、岩脉未受断裂破坏,雾迷山组岩溶裂隙水周边的封闭条件比较好,大面积分布的岩溶裂隙水汇聚,相对集中地排泄,从而形成了流量大、而且动态比较稳定甘池泉群。

图片
图片

泉水的大致成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