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90年,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以及全家人处死。李善长为保性命,拿出免死铁券。可朱元璋却说:“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你可看清了?”

 四季视野 2023-01-07 发布于北京

1390年,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以及全家人处死。李善长为保性命,拿出免死铁券。可朱元璋却说:“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你可看清了?”

此时的李善长为了保全全家,拿出朱元璋曾经赏赐的免死铁券。可最后,他还是被斩杀,难道是朱元璋出尔反尔吗?

李善长是开国功臣,更位列六公之首,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与信任。朱元璋不仅封李善长为韩国公,还与他做了儿女亲家。


身居高位的李善长慢慢变得骄纵蛮横,还排挤那些跟自己有着不同政治意见的人。李善长这样放肆,但朱元璋念在他是开国功臣,不愿责备。

可能正是朱元璋所释放的这些错误信号,让李善长更加嚣张。到了洪武10年,李善长推举的胡惟庸做了宰相,而他更是专断跋扈,许多事件他不禀报朱元璋,就自行处理了。

胡惟庸的做法,让朱元璋气愤不已,于是决定铲除胡惟庸。胡惟庸也感知到了这份危险的信号,联络大臣,准备谋反。

而胡惟庸最先想到的联盟大臣便是李善长,不过李善长并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自己老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胡惟庸只好又找到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两人达成联盟。只是起事失败,朱元璋因为念及与李善长的情谊,便没有处死李存义,而只是将他流放了。

朱元璋原本想着自己给李存义开了大恩,李善长定会来宫中叩谢,到那时,自己再敲打敲打他,以后让他收敛一些就是了。可李善长并没有来谢恩,这让朱元璋很是生气。

后来朱元璋卧病不起,朝中诸臣都来探望,唯独李善长没来,甚至连驸马也没来。李善长如此不将朱元璋放在眼里,有点过分了。

此时李善长又上奏,请求朱元璋释放自己一个犯了罪的亲戚。其实这本是小事,但朱元璋因为记恨李善长,便驳回了他的请求,可李善长却三番四次地上书,这让朱元璋对他的这个亲戚愈发感兴趣了。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亲戚进行了提审,那亲戚受不了重刑,便将胡惟庸联络李善长谋反之事告知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大怒,没想到李善长居然也有不轨之心。虽然他最终没有同意谋反,但他在知道胡惟庸的心思后,居然不告知自己,这同谋反又有何分别?

于是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以及全家人处死。李善长为保性命,拿出免死铁券。可朱元璋却说:“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你可看清了?”

他仔细一看,原来这免死金牌上除了刻有“免死”二字之外,还刻有“除谋反大逆”。李善长一见这五个字,便知自己无力回天,只能赴死。

李善长不得善终,其实完全是他自己作的。他本是开国功臣,功劳甚伟,但他不知进退,自大狂妄,这才给自己掘了坟墓。
 
而开国功臣汤和与李善长就有很大不同,他从不居功自傲,并且还故意塑造自己贪图安乐的形象,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1388年,汤和准备告老还乡,还向朱元璋讨要20位美女当作赏赐。
 
听了这话,朱元璋可乐了,不过朱元璋考虑到汤和的身体原因,最终答应给他十名美女。汤和心满意足,叩拜谢恩。就这样,汤和带着这10名女子回了家,每日与她们寻欢作乐,引得百姓都对汤和议论纷纷。
 
汤和的儿子见汤和如此荒唐,很是不解,问汤和为何要这样做,搞得汤家在外颜面尽失,自己也因为父亲的荒唐行为而抬不起头。
 
面对儿子的误解,汤和也没有解释,还是同美女夜夜笙歌。过了一段时日,朱元璋派太监前去查看,当时的汤和醉得不省人事,且衣衫不整。
 
太监又将十位美女带走一一查验后,发现汤和果真与美女们都相好了。朱元璋得知后,这才放下心来。
 
躲过了朱元璋的猜忌,汤和才向儿子说出了自己的道理。
 
明朝的开国功臣,大多都被杀了,他们有的是因自己行为失当而被杀,有的是因皇帝的猜忌被杀。
 
汤和如此做,就是为了给朱元璋造成一个假象,让朱元璋认为他是一个贪图享乐,荒淫无度的人,这样的人定是没有什么大的抱负,就算有,也不可能成事的。
 
正是因为汤和深谙伴君之道,明白天子的猜忌是可以杀人的,所以他才以自污来让朱元璋对自己放下戒心,最终他们汤家才得以善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