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氏家史上的第一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文氏家史上的第一

       第一位文姓

      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约前1087年—前1043年),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周王朝,追封其父亲姬昌之谥号为“文”,史称周文王。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因此,文祈便是文姓的得姓始祖,他的后裔占今天文姓的绝大部份。

        第一位名医

        战国时期,宋国国都商丘有一位名医名叫文挚,洞明医术。时值齐王患病,派人请文挚到齐国诊治。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太子不解地问为什么。文挚回答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治好。激怒了大王,我一定会被杀死。"太子听了再三恳求他为王治病。文挚只好答应,但故意不守信誉,三次失约,让齐王心中已甚感恼怒。又在看病时,文挚鞋也不脱,就直接上到齐王的床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齐王的病情如何。齐王气得不理他。文挚再用更重的言辞再次激怒齐王,齐王暴怒,气得跳了起来,病却因此治愈。齐王怒气难消,命人用鼎生烹文挚,虽然王后、太子力保,仍没有幸免。医者仁心,视死如归,文挚的医术与故事在《吕氏春秋》《列子》二书之中均有记载。

(文种献计伐吴)

       第一位谋略家

       文种,字少禽,楚国郢(今江陵西北)人,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9),越被吴击败,困守会稽(今浙江绍兴),文种献“伐吴九术”于越王勾践,到吴贿赂太宰嚭,得免亡国。勾践归国后,授以种国政,君臣刻苦图强,卧薪尝胆,终于灭亡强敌吴国。公元前472年,勾践听信谗言,召见文种,勾践说:“七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四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文种死后,葬于绍兴市府山东北坡,后称“种山”。

       第一位校长

       文翁(前187~前110) ,名党,字仲翁,庐江舒人,西汉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招下县子弟入学,入学者免除徭役,以成绩优良者补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文翁创办的文翁石室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被誉为公学始祖。

       第一位藏书家

       据《西京杂记》记载,文不识,西汉时,东海(今山东费县一带)人,其家富裕而多有藏书。当时有学者名叫匡衡,字稚圭,勤学善学,要求为文不识作佣工,而不求其它任何报酬,文不识问匡衡何故,匡衡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深受感动,便让匡衡读其所藏之书,后来匡衡成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

(文翁石室讲学)

        第一位将军

        文齐,字子奇,梓潼县人,生卒年不详,西汉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年-5年),文齐出任京师长安城门校尉,再为益州太守,垦荒造地,练兵养马,百姓安居,群夷畏服。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文齐坚决抵制,拒不归从。公孙述以拘捕他的妻子相威胁,并许诺封他为公侯,他仍坚辞不应。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文齐遣使者致意,深得光武帝的嘉许,官拜镇远将军,封为成义侯。

       第一位宰相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拜平章军国重事。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北宋,宰相的官衔沿用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知枢密院事(或枢密使)主兵,称为“二府”或“两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实际担任宰相者。

       第一位状元

       科举制,是在中国历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中的颇具影响的一种,始于隋代,撤销于清代。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自辽代辽太宗时开始,为巩固以汉人为主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统治,实行科举制度,从中选拔官员。文充,籍贯、字号、生卒年均不详,为辽道宗大安六年(1090)庚午科状元。此后,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又有文允中,四川成都人,元代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左榜进士第一人。文震孟,于明代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进士第一人。以上为文氏家族历史上的四状元。

       第一位武状元

       武科举是科举制中冠以“武”事的一个特殊的门类。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这就是武状元。文焕,生卒、字号、籍贯均不详,是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武举第一人,文焕武试成绩是弓步射一石一斗,马射八斗,策对优。对于文焕的生平事迹,从现有的史料看,很难知其详情。目前,仅能从《宋会要辑稿补编》的记载中,了解到他夺得武状元后,曾经担任了两使职官。

(文康所著小说《儿女英雄传》)

       第一位才女

       文俶(1595-1634),字端容,吴(今江苏苏州)人,明画家。明代画家文从简女,文徵明玄孙女,嫁赵灵均,与丈夫一同隐居。擅花卉,长于写生,多画幽花异卉、小虫怪蝶,能曲肖物情,颇得生趣。作品笔墨细秀,风格娟丽,深得时人赏识。"吴中闺秀工丹青者,三百年来推文俶为独绝云。"有《花卉》册、《萱石图》等传世。

        第一位小说家

        文康  清满洲镶红旗人,费莫氏,字铁仙,号燕北闲人。祖父勒保曾授军机大臣。道光三年至五年,文康以资为理藩院郎中,咸丰元年至三年,曾任徽州知府。道光间迁驻藏大臣,以疾未赴。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以至于家中物品变卖殆尽。文康当时独居一室,仅有笔墨相伴,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便以警教式的理想化的笔触,撰写完成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原书53回,今存41回,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讲述的是安学海父子仕途生活,描绘了整个社会特别是官场的腐败,黑暗。它一问世,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有人甚至称其为“一时杰作”,影响之大,自不待言。

(欢迎指正或增补,文四海整理)

特别推荐

中华文氏宗亲网

网址:www.wxzqw.cn

公众号:wxzqw8

扬正气|传家风|铸族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