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人物】原副司令员文克孝...

 文氏家族 2023-01-07 发布于湖南

中华文氏宗亲网

www.wxzqw.cn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铸剑为犁  屯垦戍边

       文克孝,汉族,甘肃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人。1931年3月28日生。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副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在革命工作期间,一直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育人培地富场的指导思想,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增加农场的积累,提高职工收入。1983年在兵团任职期间,提出并实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五个一”工程,使兵团粮食总产量由103.65万吨增加到145.65万吨,棉花总产量由8.27万吨增加到23 63万吨。撰写的《关于农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思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文被《中国农业发展文库》收录;所著《浅谈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建设的几个问题》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书收录。

《瀚海情缘》节摘

       ......

      文克孝早晨起床后,一如既往地进行晨跑。他从团部出发,向西跑到西大桥,再折向南跑至九连,又从九连折向东,沿铁路线跑回良种连的试验地后,向北返回团部。他边跑边看地里的庄稼长势情况。

  快到小楼跟前时,看到场子里停着一辆吉普车。想,是不是师里来人了。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陈司令员的车。开车的人是小车班的彭班长,“文革”前就在机关给陈实副参谋长开专车,是文克孝的老熟人了。彭班长说:“司令员是从过来的,要在你们团里看一看,因为你不在,他就一个人去看了。

  文克孝急忙去食堂安排饭,徐班长说:“陈司令员已经安排好了。

  等了少许,陈司令员转回来了,开玩笑说:“文克孝,你好大的胆子,本司令员来了,连个照面也不打,你究竟躲藏到哪儿去了?

  文克孝说:“你来之前也不给我通报一下,老是搞突然袭击,那谁能想得到呢?不过,这也是您陈司令员惯用的手法。”他话音刚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陈司令员说:“今天的早餐我已替你安排好,大家还是先垫垫肚子吧,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在吃早饭的时候,文克孝简要地把143团的情况作了汇报。

  吃过早饭,文克孝领着陈司令员看了团部职工“自建公助”的庭院,二营几个连队沿南丰产渠打的水井,还有一分场三连马敬忠的羊群,十一连罗班长的养禽场,卡子湾拦洪坝上的引洪闸等。

  陈司令员看后高兴地说,想不到你到143团来还干了不少的好事,但是,你们的管理还是很粗放的,必须提倡精耕细作。他突然想起那次给文克孝的谈话。说:“你那次要我向军区要二营六连的土地,我对你说,在新疆工作,要尊重自治区和军区领导,要你们派技术员去帮助军区后勤部把地种好,你们落实得怎么样?

  文克孝同志详细地汇报说:“143团与军区后勤部农场的关系一直是不错的,我没有来143团工作之前,团里一直派技术人员去帮助指导,自你安排以后,我们就更加注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请司令员放心吧,我们一定搞好与军区后勤农场的关系。

  陈司令员说:“这就对了,再不要去争那块地了。

  1983年6月12日的早晨,文克孝同志一边跑步,一边听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电台广播了新组建的党委成员名单和兵团领导成员名单。经中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批准,兵团党委成员由10人组成。阳焕生、陈实、赵予征、文克孝、曹国琴、谢高忠、曾继富、夏尔西别克、刘丙正、毛乃舜。书记为阳焕生、陈实、赵予征,副书记为文克孝、曹国琴。兵团领导为:司令员陈实,第一副司令员谢高忠,副司令员为曾继富、夏尔西别克·司的克、毛乃舜、王寿臣、林涌一、文克孝;政委阳焕生,副政委:赵予征、刘丙正、曹国琴;参谋长:曾继富(兼);政治部主任:赵干卿。

  听到这条消息,文克孝同志的心猛地为之一震,这是文克孝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事。1981年12月口头宣布的石河子农工商企业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的任职命令,一直没有见到,哪敢想到兵团任党委副书记、兵团副司令员之职呢?再说,去兵团任职,应该事先打个招呼,哪怕多少透点风声也行。可事到如今,竟然一无所知,要不是今天听广播,还蒙在鼓里呢。可是这消息真的来得太突然了。

  文克孝回到团部,一些听到广播的同志前来祝贺。说:“政委,你升任兵团副司令员了,还不赶快请客?

  文克孝同志却严肃地说:“到兵团当副司令员,没有任何人给我说过,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世上重名重姓的人多着呢,可不敢乱讲啊!

  文克孝同志还一如既往地履行他的政委职责(1983年3月,143团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薛承欧同志担任团长,文克孝同志改任政委)但大伙叫团长叫惯了,一时也敢不过来,所以,还是叫他团长。

  6月20日,春耕生产检查团到143团检查春耕生产情况,文克孝率机关各部门领导到十九连的地头迎接。

  检查团的同志一下车就喊:“文副司令员,你不到兵团上任,还赖在143团干啥?

  文克孝说:“没有接到命令,这可不能胡说啊!大家还是随我去检查工作吧。”他领着大家有选择地看了看棉花、玉米等大秋作物的条田,也看了即将成熟的麦田,看了管理比较好的,也看了管理比较差的,给检查团一个真实的印象。

  大约是6月25日前后,一些好心的同志劝文克孝,说:“老文,广播已经播出十几天了,外面传的也很厉害,说你就是要当兵团副司令员,广播上说的那个文克孝就是你,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还是到乌鲁木齐去一趟,亲自问问吧。

  在周围同志的督促下,当天夜里文克孝给阳焕生同志打了个电话,说:“阳政委,我是143团的文克孝,我想问个问题,可以吗?“阳说:”什么问题?”文克孝说:“广播上说的兵团新任命的副书记、副司令员是我吗?

  阳政委肯定地回答说:“当然是你,怎么是别人呢?我让组织部门早就通知你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给你通知。

  文克孝接着问:“那我现在怎么办呢?

  阳政委说:“你把团里的工作交接一下,带上组织介绍信和行政介绍信来兵团报到吧!

  文克孝就按照阳政委的指示,带着组织介绍信和行政介绍信来兵团报到了。工资关系仍保留在143团,粮食关系在145团,家还住在145团。所以,有些机关干部说:“文副司令员是个实习副司令员,他的户口、工资关系都没有转来,还在团里放着呢,机关上发奖金也没有他的份。”文克孝静等着发放回团场作自己应该做的事。

  1984年4月的一天,谢高忠副司令员问文克孝说:“老文,你怎么不把家搬过来呀?”文克孝如实地向谢高忠副司令员说明了情况,谢副司令员听后,立即安排劳资的同志去石河子办理这件事,把他的家属罗荣芳同志安排到管理局工作,同时,把文克孝的工资关系和粮户关系分别从143团和145团转到了兵团机关。

  1984年5月1日,文克孝正式把家安在兵团机关的11栋宿舍楼里。文克孝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做着党交给他的一切工作,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履行的神圣职责。


精彩分享

中华文氏宗亲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